返回首頁 | 返回本主題目錄 |

 

12、雅各的遺矚

 

  創世記四十七2731

雅各和兒子們住在歌珊地,那裏牧草肥沃,牲畜健壯,繁殖眾多,奠立了往後富裕興隆的基業。「他們在那裏置了產業,並且生育甚多。」十七年的歲月就在安逸平順中過去。雅各的體力一日不如一日,雖然在約瑟的孝心及照顧下,他的心情十分愉悅,同時深以兒子的成就而欣慰不已。顯然約瑟是這將殘生命的支柱,難怪在他垂死之前,他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召喚約瑟到床前。聖經是一本生命之書,多半的扉頁都在記載英雄的事蹟而非死前的光景。然而在此,聖經費了好些篇幅詳細描寫雅各臨終的情景,其中必含有值得深思的精義。讓我們接著就來探討一下。

一、約瑟第一次的探望。「以色列的死期臨近了。」(原文為「時辰近了,以色列必須死。」)「必須」表示死是不能改變的,無可避免的。當死神那冰冷碩長的手落到一個人的肩頭,不管他多麼戀棧塵世,也得撒手依隨。雅各的歲數已比常人多出一倍,儘管他一生遭遇艱難困厄,歷盡喪亡之痛,他就像枝頭的碩果,一直未為死亡的手抅及,但這情況不能維持長久。他衰敗的體力顯示緊繃的生命之弦將斷。他必須死。

他的死如遮蔽未來的雲層裏的一條裂縫,讓他們隱約瞥見它的真實與美麗。在約瑟順從雅各的召喚,侍立床榻,聆聽老父的遺言時,我們能猜測閃現在他心頭的一些意念。

新約聖經最崇高的經文之一,就宣告:「基督已經把死廢去,借著福音將不能壞的生命彰顯出來。」這話發人深省。但我們不可誤以為福音揭示了前所未知的真理。早在基督降世,掌握復活生命之鑰以前,人們就懷抱著永生的盼望;福音只是投光於往昔半隱半藏的,如同旭日光華使籠罩在灰暗微曦中的景物輪廓更加鮮明。基督拉開了窗簾,讓晨光透進,騷動沉睡之人的眼瞼。

關於這點,在舊約聖經裏不乏證據。但以理書以簡淺的文字闡釋復活得享永生或忍受無盡羞辱的真理。傳道書以警戒世人末後必有審判作結語。約伯記曾被稱為「不朽之詩」,至少約伯知道「救贖主活著,末了必站立在地上。我這皮肉滅絕之後,我必在肉體之外得見神」(伯十九2526)。詩篇裏描述猶太人緊緊抓住永生盼望的例子更是屢見不鮮。「你必不將我的靈魂撇在陰間,也不叫你的聖者見朽壞」(詩十六1011)。也正是基於對死後有永生的信念與盼望,這三位安葬在麥比拉古墳的始祖生前過著敬畏神的生活。

他們為何以客旅寄居者的身分,流浪出入應許之地?他們為何不以沒有地上的產業為憾?為何亞伯拉罕和以撒,雅各均住在帳篷,過著遷徙流離的生活,而不像羅得,定居在所多瑪或蛾摩拉的城鎮?為何亞伯拉罕對赫人說,「我在你們中間是外人,是寄居的」?為何雅各站在高傲的法老王面前,自稱是「寄居在世的」?答案可在希伯來書第十一章的偉人錄裏找到:「他們都羡慕一個更美的家鄉,就是在天上的。」他們是那麼專心致意地追尋,以至無法定居于迦南地的任何產業。他們拒絕在世佔有多於七尺之軀的葬身地,顯示他們是多麼迫切地在追求更遙遠的歸身之地。

起初,他們無疑地也以為迦南就是應許的美地。但是他們在等候了年復一年之後,仍然求之不得。於是他們觀察,等候,思索神的旨意。漸漸的,時間的迷霧開始化散,在迷茫中他們看見一個更美的家鄉,而流奶與密之地其實只是其不完美的縮影。他們在異象中所看見的,不是人手所造的城鎮,而是神所建造,神為愛他的人所預備的一座根基堅固、有著碧玉牆、珍珠門的聖城。這個更美的天城就遙遙在望。他們在世過著寄居的日子,就見證著其信心的真實與肯定。

對於這座天城的信念——後來聖奧古斯丁在北非就寫了這方面的著作,堅固了許多聖徒的信心——使他們的生命活潑,充滿盼望;使他們臨死勇而不懼。「這些人都是存著信心死的,並沒有得著所應許的,卻從遠處望見,且歡喜迎接。」修訂版聖經譯作:「他們遠遠就招呼,」就像流浪者遙見家鄉,興奮地向它招手歡呼一樣。這些疲倦的天路客,是懷抱著何等熱切的盼望與期待,在遙望著天家啊!臨終前的雅各,在給子孫勸勉祝福的中間,突然呐喊道,「耶和華啊,我向來等候你的救恩」。這盼望使他面對死亡而無憾恨。

注意,雅各並不以為來生只是一種存在狀態,而無任何使生命有意義的親情友誼。在這點上,他比時下許多基督徒的觀念正確多了。他說,「我將要歸到我列祖那裏。」這話並不表示他將安葬祖墳,因為關於這項身後事,他後來有詳細指示:「你們要將我葬在赫人以弗侖田間的洞裏,與我祖我父在一處。」不,他的意思乃是說:他要去的天城,乃是他祖先團聚的地方,是蒙揀選之聖徒,一切屬神之人安息的天家。年復一年,有越來越多的人聚集在那裏。等我們離開這世界,我們不是投身一個冰冷、淒涼、空寂的境界,沒有一點聲息,也沒有一張笑靨。不,我們將與所愛、所敬佩的人歡聚一堂,分享無盡的喜樂。

但是雅各把約瑟召喚到床前,並不只為表達心中的盼望,更要緊的是為叫約瑟承諾:在他死後,不將他埋葬在異域,而必須把他的屍骨運回迦南地的祖墳。十七年來,雅各見識了埃及壯麗的廟宇、碑坊、金字塔,享受約瑟的孝心及權柄所能預備的各種舒適及富裕,但沒有一樣美物能讓他忘懷迦南地那荒僻孤零的古墓。在那裏安葬著他的祖先亞伯拉罕和撒拉、以撒和利百加、利亞。

人性古今皆同。人真正的家鄉仍是所愛的親人歸土之處。不管我們浪跡天涯海角,我們魂牽夢繫的仍是那個地方。因此,有不少戰士,在遠方的疆土為國捐軀,遺囑總是將他的骨灰帶回故鄉,與世世代代的族人安葬在一起。雅各要求子孫將他的遺體歸葬麥比拉的祖墳,是人之常情。

但也不只是人之常情。雅各是個有信心的人。他知道神曾向他的先祖亞伯拉罕許諾:迦南地將是他子孫的產業。他曉得迦南而非埃及將是他族人定居之所。他們不會長久地住在異域的,雖然歌珊的土地是多麼肥美,那裏的百姓又是多麼的友善。終有一天號角要響,召喚他們卷起鋪蓋回故鄉。那時他可不願被遺留在埃及的孤墳野塚裏。不,不成。如果以色列人要離開埃及,他必須比他們先走一步。如果他們將定居於應許之地,他得充當先軀。

「我若在你眼前蒙恩,請你把手放在我大腿底下,用慈愛和誠實待我。請你不要將我葬在埃及。我與我祖我父同睡的時候,你要將我帶出埃及,葬在他們所葬的地方。」哪個作兒女的忍心拒絕這樣的懇求?善良溫柔的約瑟毫不遲疑地就承諾說,「我必遵著你的命而行。」可是老人不以這個承諾為滿足,堅持說,「你要向我起誓。」「約瑟就向他起了誓。於是以色列在床榻前敬拜神。」這是約瑟第一次被召喚到父親床榻前的情形。

二、約瑟第二次的探望。消息傳到埃及宰相的耳中,說他父親病重,極想見他。約瑟不敢躭延,立刻帶著兩個孩子瑪拿西和以法蓮去見父親。無疑的,他猜測父親這次的病恐怕甚嚴重,也許是最後一次見面了。

到了父親的住處,老邁的雅各似乎十分虛弱,閉目不動地躺在床上。由於年老體衰,他的兩眼昏花,已經不能辨識周遭的人是誰。但是當他聽說約瑟來了,立刻精神一振,勉強支撐起身子,坐在床沿。

雖然他的身體衰老,他的記憶力卻未見衰退。他追憶起神曾在迦南地的路斯向他顯現。他仿佛又睡臥在天梯底下,夢見天使在梯間上下,而耶和華則站在梯子上,應許他的後裔將多如塵沙,同時要將迦南地賜給他的後裔。這段深刻的經歷,是歲月無法抹滅的。雖然他的歲數已經相當的老邁,神在他年輕時所賜下的應許,仍回蕩在他心中。神的應許永不落空。他的後裔必承受迦南地的產業,雖然他們現在與之相隔甚遠。在雅各追憶往事時,他也想起侍立床邊的約瑟有兩個兒子。他立刻宣佈他想將他們收養為己有。「你在埃及他所生的以法蓮和瑪拿西這兩個兒子是我的,正如流便和西緬是我的一樣。」透過這道收養的手續,顯然約瑟的名未列到十二支派之內,但他實際是在迦南地圖上,佔有兩分土地,因為以法蓮和瑪拿西從此是他的代表。

說到這裏,雅各的思路再次游離開來。他又隱約瞥見往日走在伯利恒附近山路的那一幕。就在離那小村落不遠處,他的愛妻在難產中離他而去。他永遠忘不了那生離死別的一刻。如今在垂死之際,他仍念念不忘他安葬拉結的地方:「我就把她葬在以法他的路上。」

當老人再次從哀痛的沉思中醒覺,第一眼注意到的就是眼前的兩個少年。

「這是難?」以色列問。

「這是神在這裏賜給我的兒子」約瑟回答說。

「領他們到我跟前,我要給他們祝福。」以色列說。

於是兩個少年趨近床榻。雅各以顫抖的手臂無力他擁抱兩個孫兒的軀體,慈藹地親吻他倆的額頭。再次的,往日痛苦的回憶又被勾起。那個創傷不亞于喪失愛妻的哀傷深刻。他向約瑟重提往日,有好幾年,他以為永遠見不到愛子的面了,想不到,信實的神雖叫人等候,卻不叫人失望,終要賜下祝福。

約瑟領兩個兒子到父親面前接受祝福。長子瑪拿西對著雅各的右手,次子以法蓮對著他的左手。但雅各卻深具遠見,交叉兩手給兩個孫子祝福,右手放在次子頭上,左手放在長子頭上。如此一來,顛倒了長幼的順序,變成年幼的居優先地位。約瑟雖提醒父親,並試著把手還原過來,讓長子得更多的祝福。老人卻十分清楚他所作的乃是出於神的旨意,連忙解釋說,「我知道,我兒,我知道,他也必成為一族,也必昌大,只是他的兄弟將來比他還大,他兄弟的後裔要成為多族。」

這樣的安排絕非出於武斷,因為以法蓮的性格及其後裔的成就,必然超乎哥哥瑪拿西之上。舊約聖經不乏幼子出類拔萃的例子,例如:雅各、摩西、基甸、大衛。出身名門豪族固然會獲得一些暫時的福祉,但更好的是靠自己的手打天下,並蒙全能之神賜福。神不是以人的眼光來判斷人。他會使年幼的居首,假使他具備非凡的氣度。他也會使長子屈居末位,如果他的品格卑下。所以在前的可能在後,在後的可能在前。

當雅各交叉著手給兩個孫兒祝福時,他以無比感恩的心提及「救贖我脫離一切患難的那使者。」而且在語法的安排上,與「一生牧養我直到今日的神」並列。由此我們相信他所指的,就是舊約常提到的「耶和華的使者」,也就是三位一體的第二位,在他取了人的形像之前,他常以神的使者身分向人顯現。

我們也有一位守護的使者,就是主耶穌基督。他救我們脫離一切患難,特別是罪惡。既然早在他受難、複話、升天之前,他就已開始部署其拯救的工作,那麼如今他坐在神的右邊,豈不能為我們成就更大的救恩嗎!凡為衣食憂慮愁煩的人,應當聆聽這位垂死老人的見證。神牧養他一生達一百四十七年,當然他也不會忘卻你的需要。

在這次父子晤面結束之前,還有一事須提的,就是多年以前,由於兒子肇的事端,與迦南地的原始居民結怨,在自衛之下,雅各不得不用武力奪得一塊地。這塊地他特別賜給約瑟。

但願天下的幼子讀到這裏,也能立定心願,在父母有生之年不令他們擔憂,反而是他們引以為傲的支柱。這樣父母才死而無憾。臨終的祝福勝過金銀遺產。得著這樣的祝福,為子女者將來也不會感到遺憾。

三、約瑟第三也即最後一次探望。——約瑟後來又來到父親的床榻前,這是第三次也是最後一次的訣別。但這次是和眾兄弟們一起圍繞父親跟前,聆聽父親的遺訓。雅各以先知般的透視力,一個個評判他的兒子,對他們的過去提綱挈領地下結語,同時也對他們的未來,有預言性的暗示。

這一幕令人聯想到末後審判的情景。到時每個人將聽見大法官公佈其一生的事蹟,接受公平的判決。

但是在預言愛子約瑟的未來時,這位耆宿以無比溫柔慈藹的語調,滔滔不絕,如詩如歌地傾吐祝福之辭。顯示他自己的心弦深深被觸動。這就好像是他的天鵝之歌,由靈魂深處發出的最後一段音樂,由神而來之靈感最後迸釋的火花。由這段祝福詞,我們瞥見他的靈命何等深湛,耐心、毅力何等磅礴,祝福的恩澤何等長遠。而這些都是長年的苦難、試煉慢慢錘練出來的。

在簡短評述便雅憫之後,這位年高德劭的耆老收腳躺回床榻,平靜地呼出最後一口氣,就歸到列祖那裏去了。這位飽經試煉,堅韌的靈魂離開世間,躍升到更高更美的境界,在神面前有更深、無窮盡的服事,享受更崇高的靈交。神稱自己為「雅各的神」,因他不是死人的神,而是活人的神。

約瑟伏在父親的面上哀哭,以他溫熱的雙唇親著亡父冰冷的臉頰。之後,他吩咐醫生用香料熏父親的遺體。並照父親的遺囑,將父親歸葬迦南地。── 邁爾《聖經人物傳──約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