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瑪拉和以琳
哥林多前書十11
「他們遭遇這些事,都要作為鑒戒」(林前十11)。
以色列百姓如今所涉足的西乃半島——以後四十年將成為受磨煉的大學校,是世界上最荒蕪、貧瘠、遼闊的曠野之一。其中山巒迭起交錯,綿延不絕,一直延伸到半島南端。在紅海和這群山嶺之間,是一片砂礫平原。極處是幾條紫色花崗石山道,盤曲蜿蜒,伸入錯綜複雜的山丘中。以色列民出埃及、過紅海,抵達這片荒漠的最初幾個星期,就是在這片砂洲平原度過。
在這片乾燥、荒蕪的曠野中,只有少得屈指可數的綠洲。以色列民一離開海邊,就不得不驅散牛群、羊群,讓它們四出去尋水草吃。所有的民眾則聚集成群,跟隨摩西,在雲柱、火柱的引導下,向迦南地邁進。
對他們而言,此番變化是多麼大啊!從此不再有埃及的弦歌雅樂、熱鬧的節慶祭典、歌舞昇華的市景、隆重盛大的宮廷活勤、耀武揚威的軍隊演習。再也看不見尼羅河兩岸迤邐不絕的肥沃綠洲,嘗不到翠綠肥碩的青菜、瓜果、韭菜、蔥蒜。環顧四周,也不再是巍峨聳立的金字塔、人面獅身像、宮殿廟宇;取而代之的,是無邊的靜寂、乾旱的荒漠、氣勢逼人的山嶺。
雖然一切經驗都是那麼陌生、變幻莫測,然而永恆的雲柱始終引導他們徐徐前進。這一幕景象實在是人生的寫照。所以保羅說:「他們遭遇這些事,都要作為鑒戒」(林前十11)。
一、摩西的勇氣與信心。摩西熟知沙漠的地理環境,也曉得只要他們往北走,很快就可以抵達非利士地。到了那裏,就不愁找不到飲水和食物了。但是「非利士地的道路雖近,神卻不領他們從那裏走……」(出十三17)。所以「摩西領以色列人從紅海往前行,到了書珥的曠野」(出十五22)。他也別無選擇,因為雲柱朝那方向移動。顯而易見的,那是神的旨意。雖然如此,貿然領兩百萬群眾走進曠野,仍需無比的信心和勇氣。
我們每個人都需要曠野的經驗。遠離俗世塵囂,置身在荒茫空曠的野地,我們的心胸才會寬廣,視野也變開闊,覺悟俗務世事的虛浮微末。同時也在曠野中,學習直接、完全地仰望神,而非如在文明中浸染過久的人,與神的關係,都是二手的經驗。就好像以色列人,離開埃及的奢華靡爛、腐化人心的享受逸樂,單純拾取神按日供應的嗎哪,汲飲磐石汩流而出的清泉。在孤絕、困苦中,磨煉剛強堅實的氣魄。忍耐、曠達、信心、朝聖者的精神,這些氣質都是曠野的產物。
因此摩西率領以色列人走曠野的艱難道路,不是沒有道理的。此舉也充分顯示摩西對神的信心,毅然背向非利士的快捷方式,邁步向沙漠的中心走去。
二、信心的考驗。「在曠野走了三天,找不著水」(出十五22)。第一天的行程無疑的十分令人沮喪——迎面襲來的狂風飛沙叫人睜不開眼睛。白石灰岩反射烈日的強光眩目刺眼。一路風塵僕僕,沒有涼蔭、綠樹及水泉。隨身皮袋所裝的水也變溫熱,不再清涼止渴。
第二天的經驗仍然令人喪氣。紅海已遠拋在後面,環目所見依然是枯黃、乾旱、了無綠意和生氣的沙漠。好不容易挨到天黑,紮營露宿,大家心裏免不了嘀咕抱怨,撫揉著疲憊的雙腳,望著即將告罄的水袋,對明日的遭遇充滿焦慮。
第三日清晨,摩西也許費了好些功夫給眾人打氣,再三保證水源就在不遠,大家才勉強上路。在烈日當空、黃沙漠漠下,眾人舉步維艱,不時抬眼凝望單調的水準線,冀望能瞥見一絲棕櫚樹
的蹤跡。一再的失望使眾人的心情越發低落。眼看日頭就要平西了,摩西的承諾仍未得兌現。
終於,在一天的旅程就要結束時,在望眼欲穿下,他們總算看到遠處有幾株綠樹,眾人不禁雀躍振奮,欣喜若狂,一切的疲憊、怨懣、呻吟都拋諸腦後,大家的腳步都加快了,爭先恐後地向水源的方向奔去。好不容易沖到水旁,想啜飲一口甘泉,滋潤乾癟的唇舌。想不到那水卻苦不堪言。在大失所望之下,積壓在心的憤怒、不滿再也壓抑不住,眾人圍住摩西,厲聲質問道:「我們喝甚麼呢?」
紅海濱的凱歌歡唱,與如今的愁苦怨言是何等大的對比!起初的新鮮感也早被單調、疲乏的跋涉磨盡。曠野不是遊樂場,而是我們的學校、訓練中心、競技場,在這裏我們要受到嚴格的教育和精心安排的考驗,以備迎接未來的使命與挑戰。在曠野中必會遭遇瑪拉——失望、挫折、令人心碎的苦痛、理想落空、計畫生變。但這些也是神所容許的,將要熬煉試驗我們,使我們更合他的心意。
三、摩西的資源。「摩西呼求耶和華。」遭到眾口指責的摩西可能有下列這些反應:斥責以色列群眾的小信,威脅丟下領導職權,或頹喪灰心地枯坐不語。但是他都沒有這樣作,卻在遭誤解、批評、辱駡之下,轉而求告耶和華。這樣沉著篤定的信念,真是作神僕者的表率。
在每一池瑪拉苦水旁,都有一株樹,丟入水中,立時能使苦水變成甘甜。我們若太在意眼前的失望,往往就無心去尋求出路;一旦我們肯憑信心到神面前求助,就欣然發現它呈現在眼前。
這棵化苦水為甘甜的樹,正是主十字架的豫表,不僅意味人的救贖,更代表順服的心志,因為十字架正是主耶穌順從天父旨意的極致表現。他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絕望的苦楚無法使人甘之如飴,且化為生命的供應,除非人肯從頹喪中抬頭仰望十字架,由衷禱告說:「不要成就我的旨意,只要你的旨意成就。」
摩西每天都在學習不同的功課。從這些日新又新的體驗裏,神成為活生生的實體。他逐漸揣摩神的道路,神也讓他明白自己的心意。他更學會把帶領以色列百姓的重責交托給神。親愛的同工們!讓我們也學習把責任的重擔卸給神。我們的任務只是留心行在他的道路中,維持與神活潑的靈交,其餘的一切,神都會替我們承擔。
四、以琳。可幸的是,在人生當中,以琳比瑪拉還多,我們可在那裏安營。雖然我們不會長久羈留,卻可享受一段蒙福的好時光。那十二股水泉是多麼甜美,那七十棵棕樹交織成的涼蔭又是何等安恬。在人生的曠野中,不會沒有以琳。神要擦幹我們的眼淚,領我們到可安歇的水邊。偉大的神是值得我們稱頌的!
我們必須走遍沙漠,纔能欣見以琳。沙漠使以琳的水益發珍貴甜美。隆冬使早春的陽光益形璀燦。朋友們,切莫在瑪拉哀歎抱怨;向前進吧!以琳就在眼前了。在神裏面常存盼望,至終你要唱歌讚美他。
在瑪拉,摩西從神那裏得到可貴的啟示。神應許要在曠野醫治百姓,不將埃及的疾病加在他們身上。神不因人的罪而收回他的恩惠,卻在他們絕望時,給他們意外的驚喜。以琳的福樂是此應許的重申與保證。我們的神是何等奇妙的神!他將我們的仇敵投入海中,在沙漠中管教他的子民,容許瑪拉的失望臨到我們,又賜下以琳的意外驚喜。經過一番考驗,他要率領我們再一次昂首挺胸地長征!──
邁爾《聖經人物傳──摩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