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主題目錄 |

 

3、長大了

 

  希伯來書十一24

「摩西因著信,長大了就不肯稱為法老女兒之子」(來十一24)。

事情的演變完全照約基別的信心所期待的。埃及公主在一群婢女陪下,到河邊沐浴。她很快就發現蘆荻叢中的蒲草箱,吩咐婢女取來。在眾目注視下,把蓋子輕輕掀開,呈現在眼前的,是一張可愛的小臉蛋兒。孩子置身在陌生環境,看不見母親那熟悉的慈容,圍繞他的是好幾張奇怪的面孔,不禁哇哇大哭起來。眾人的心都被觸動了。

聰明的公主立刻猜到這孩子的來路。附近成排的希伯來農舍、嬰兒的長相和膚色,母親不可能遣棄吃奶的孩子,父王最近頒的殘酷法令——這一切線索都指向一個結論:「這是希伯來人的一個孩子。」正不知如何處置這棄嬰時,在遠處屏息觀看的米利暗突然現身了,提議替公主找一個奶媽來照顧嬰兒。法老的女兒很滿意這個解決辦法。不久,孩子的母親來到公主面前,從她手中接過她的寶貝。在緊抱愛子那一霎時的欣喜快慰之情,是無法抑制掩飾的。那份真情流露的母愛能逃過公主銳利的眼睛嗎?秘密是否被識破,故事並沒有告訴我們。但我們可以想像當約基別抱著孩子返家時心中何等狂喜雀躍。只要有法老女兒這聲吩咐:「你把這孩子抱去,為我奶他,」孩子的性命就保全了。更何況公主還許諾要付給她豐厚的工價,這筆錢足夠維持全家的溫飽了。神的恩典確實豐豐富富,遠超過人所求所想的。

孩子在寒微的農舍住了多久,我們無從得知,也許住到他四、五歲的年紀。無論如何,時間必然長到足夠讓一個孩子瞭解同胞的苦難;學習自古流傳的神聖傳統(以至於後來他能以簡潔又雄渾的筆觸寫出創世記);也領受獨真神的慈愛,作為一生的支柱和能力之源。公主後來延聘祭司、哲學家、博士多方栽培他,固然使他的智識、技能都精進增長,但他從小在父母濡染之下所受的影響卻是根深蒂固,無法抹滅的。這段記載對現代的母親是何等的激勵。兒女是神賜的產業,應當從小就悉心教誨,使他們走上正道。這責任是無法旁貸他人的,除非萬不得已。

最後公主終於來領回她所撿得的孩子。長大的摩西容貌越發俊美。孩子的生母在分離的一刻必然傷心欲絕。在給了最後一聲叮囑、最後一次的禱告、最後一個親吻之後,家人悵然地看著他隱沒在森嚴的皇宮大門之後。母親把他帶到法老女兒跟前,摩西正式成為公主的兒子!當時在摩西母親的心中有多少的好奇、感觸和憧憬啊!但在這一切複雜的感受中,信心漫過一切,她深信將孩子從水拯救出來的神,必保守他在滿布邪惡、試探的埃及宮中仍潔身自愛。

當時的埃及如史學家希羅多德(Herodotus)筆下所形容的,是多麼繁榮富庶!尼羅河從遠處沖刷下來的沃壤,成為栽種玉米的良田。豐實的穀倉足以供應全世界的需要。尼羅河兩岸是鱗次櫛比的城市、村莊、宏偉的殿堂廟宇,象徵著光榮盛世的文明。壯碩的人面獅身像和高達百呎的金字塔聳立在一望無垠的黃漠中。七百萬的人口簇擁在這條傍水的綠洲帶上。雖然多半的群眾是窮困、無知的小民;那些上層階級,特別是祭司們,卻享受著奢華舒適的物質生活。

這一切福祉都傾注於摩西的杯中。摩西生長在宮庭中,被視同法老王的孫子,地位尊貴。他的車騎走在宮外的街道上,夾道的百姓都要屈膝高呼:「萬歲!」如果他想到尼羅河上徜徉,必然有金碧渾的遊艇為他豫備好,在悠揚的樂聲中暢旖旎的水上風光。貴為太子,他幾乎想要甚麼就能擁有甚麼。埃及的無盡財富就在他手邊,可隨心取用。

青年時期的摩西可能被送到大學去受教育。這個學院設在太陽神廟附近,有「古埃及的牛津」之美稱。在那,他學習閱讀並書寫埃及的象形文字,讀數學、天文、化學等埃及人的專長。此外他還接受音樂薰陶,所以他後來能高唱得勝的凱歌,作曲紀念神眷顧選民的歷史。神在他年少時就給他充分的裝備訓練,以備晚年蒙神重用。司提反說:「摩西學了埃及人一切的學問」(徒七22)。雖然其中大半是虛浮無用的,但也有許多是十分有助益的,造就他成為能幹的領袖人才。

摩西除了是個學者——多年浸潤於文藝的薰陶中,博學多聞,文質彬彬;也是個政治家和英勇的軍人。司提反形容他:「說話行事都有能」。能言善道——是政治家的本錢;行事有

——是將領的風範。史家約夫(Josephus)說:在摩西年輕時,伊索匹亞人侵襲埃及,攻城掠地,連孟斐斯都岌岌可危。在情勢緊急之下,法老王求神,神諭曉示讓摩西統帥皇軍。摩西果然不負眾望,英勇善戰,收復失地,擊潰敵軍,並佔領他們的首都美羅耶(Meroe),帶著無數戰利品凱旋歸來。

如此年復一年,光陰荏苒,轉眼摩西已四十歲了。眼看全國的最高位非他莫屬了。而且他的生命之河似乎會長久繼續暢流,沿著一樣的河床,永不改道,而且是越來越寬敞亨通。

不過,潛伏在這一切之下,有另一思潮在他心中浮起,而且逐漸漫過其他一切。他無法忘記自己的親生父母是奴隸;在磚田服勞役、飽受工頭鞭笞的同胞是他的弟兄。他也不敢忘卻母親從小教他求告的那位神。在最歡愉的時刻,正暢飲屬成就的蜜酒時,他仍揮不去心中的負擔。自知不屬於周遭的一切榮華富貴,他隱約感覺自己的命運,與兒時常聽母親提及的神之應許息息相關。

這類的思緒常在他開朗的臉龐上投下陰影,令最瞭解他的人也大惑不解。他的養母將這陰鬱的情緒歸因於健康欠佳或情場的失意。朋友、同伴常挖苦他心不在焉的失態。隨從則竊議論主人的低落情緒,納悶到底是甚麼使他如此悶悶不樂。他無法泄心中的隱秘,直到有一天,模糊的意念變成堅定的決心。於是他委婉地向公主表明心跡,表示自己無法承擔他提拔的高位,也無法再曲意承歡作她的兒子,而必須回降到他低微的出身階層。

這個宣告,所獲得的反應也許是傷痛的淚水與氣憤的責備。這是摩西於心不忍的,因為養母養育之恩,使他終身無法回報。但溫情、婉言相勸、聲色俱厲的責備都無法改變他的心意。消息傳出,宮庭中必然引起莫大的騷動!人們議論紛紛,交頭接耳地揣測其前因後果!有些人懷疑他不過是一時賭氣;有些人則歸咎於他卑賤的奴隸血統作祟。人人替公主感到難過,憤慨摩西的忘恩負義。但沒有人體會摩西的純潔動機及堅毅的勇氣。這是出於神的動工,聖靈的激勵。

一、注意這艱難決定的高貴成分。

1)這是在摩西成熟的盛年時期所作的決定。少年人血氣方剛,很容易作衝動的決定。但摩西作這個決定時,卻不是這樣。當時的他閱歷已深,年屆不惑,看透人情世故。經過審慎的思考,知道作這個決定只有失沒有得,卻毅然決然走下寶座的臺階。

2)作這個決定時,正值以色列百姓命運最悲慘的時節。身為奴隸,飽受欺壓、鞭笞、歧視。茅舍代替皇宮;粗衣淡飯代替錦衣玉食;仇視侮蔑代替尊貴威嚴;窮困匱乏代替埃及的財富珍寶;無知低的同胞代替博學精英的環繞。但這一切對比都不能使他心志動搖。榮華富貴對他如天上浮雲。他毫不戀棧地低下頭,扛起,不管它是那麼沉重、粗糙。

3)當時罪中之樂對他具有極大的誘惑。如果說罪惡的事不能帶給人快樂,那是騙人的。禁果不僅悅目而且味美。眾人趨之若騖的寬敞大道總是綠草如茵,花香常漫。靡靡之音令人銷魂沉醉。若非如此,試探就對人沒有甚麼誘惑力了。逸樂最刺激的就是誘餌,在它面藏著看不見的毒,是人靈魂的仇敵設計的。摩西在皇宮中養尊處優,坐擁榮華富貴,享受各種聲色犬馬之娛,所結交的朋友不知節制貞潔為何物。然而摩西毅然棄絕這一切。

4)他是義無反顧、毫不保留地作了這個決定。別人也許會試圖保住高位,設法以變通的方式恩待被奴役的同胞;一方面拜埃及的偶像,一方面又向耶和華效忠。但摩西卻斷然棄舊有的安逸享受和榮華富貴。

你我生命中是否也有類似的關頭,需要作艱難的抉擇?我們必須毅然向悅目、迷人的事物死,能復活獲得真生命;像一粒麥子埋在地能結出子粒來;將心愛的以撒放在祭壇上,能成為神重用的器皿;轉離陽光璀燦的花園,踏上幽暗的仄徑;揚棄別人所攀附的,去追尋心中更高遠的理想;選擇客西馬尼及髑髏地,與憂傷的人為友;在異象的呼召下,撇棄財富、名望、成就、朋友,甘願作一個在大海中飄零的孤獨水手。凡曾有這類經歷的人,必能體會摩西作這抉擇是何等為難、不易。

二、導致他作此決定的思想。「摩西因著信……就不肯……。」信心仰望應許。對信心而言,應許等於成就;只要信心擁有應許,就認定所求的必定成就。雖然應許之物尚未賜下,它也覺得無關緊要;它有十全的把握,因為神已許諾,它就能在期待中豫先享受其恩福。信心能把豫見的應許與摸得著的事物放在同一天平上,因為據它判斷,前者與後者一般真實。摩西就是有信心的人。

他確信神給亞伯拉罕的應許:以色列百姓在寄居埃及四百年以後要出埃及。他知道期限將滿。他也滿心相信神給選民的應許——從他們之中有一真正的拯救者要興起——必成就,雖然彌賽亞的影像還是那麼模糊不清。他確信選民有光明的遠景,其榮耀使法老的光輝勳業都暗淡失色。他相信在埃及的國界之外,有更美好、更榮耀的報償為選民豫備。他更相信神必揀選一個人救以色列人出埃及。

如果只憑眼見行事,他永遠不會離開埃及的皇宮。但信心讓他看見當代人所看不見的。這遠見使他改道而行,作出令周遭的人大惑不解的決定。因為他憑信心看見眼所不能看見、耳朵未曾聽見、人心所不能想到的事物——榮耀的獎賞,勝過埃及一切美物——他能秉持鋼鐵般的意志,不顧公主的好言相勸、法老的威脅、埃及王宮的誘惑,欣然步上苦難、舍己、崎嶇的道路。

神的兒女啊,你若有勇氣舍己,背起十字架,神的應許就伸手可得了!派深子到應許之地去勘察,攀登陡峭的崖嶺,拿起望遠鏡往彼處看。看見那極重無比的榮耀遙遙在望,你就能看萬事為有損的,棄之如糞土。這樣的決定太困難了嗎?莫忘了基督也舍己受苦,留下佳美的的腳蹤。他已經體嘗過一切,知道每一步路的艱難。知道主也嘗受我們所經歷的一切,這豈不是莫大的安慰?

誰能估計這抉擇的後果呢?水泉從擊打的磐石流出;花朵從埋葬的種子綻放;精金從汙黑的礦石中提煉。因摩西肯丟棄萬事,離開埃及,一個自由的國家纔可能誕生。── 邁爾《聖經人物傳──摩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