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主題目錄 |

 

勇士何竟撲倒!

 

  列王紀上第十九章

那個值得紀念的大會在暴風雨中結束了,王和先知也回到耶斯列。他們大概是最先將這消息帶回來的人。以利亞去一個簡陋的居所裏避雨吃飯;而亞哈則回到王宮,耶洗別正在那裏等候著他。王后整天在猜想迦密山上的情形。她深望她的祭司能得勝;當她看到密雲蔽空的時候,她就把這個人人歡迎的天氣改變歸功於巴力,以為是它聽了祈求而施行的大作為。當這對王室夫婦在內宮見面的時候,大概會有下面這樣的對話:

「今天的情形怎樣?不用說,一定很好吧!大雨已經先把你的好消息告訴我了。」

「我沒有什麼可使你高興的話。」

「什麼!難道出了岔子嗎?」

「發生了最壞的事情。」

「這是什麼意思?我的那些祭司呢?」

「你再也看不見他們了。」

「再也看不見他們!到底是什麼意思?快告訴我!」

「他們都死了!這個時候恐怕他們的屍體已經漂出海了。」

「誰有膽子作這事?難道他們不自衛嗎?你沒有舉手幫助他們嗎?他們怎樣死的?以利亞到那裏去了?百姓造反了嗎?」

於是,「亞哈將以利亞一切所行的,和他殺巴力先知的事都告訴耶洗別。」

耶洗別聽了大發雷霆。她好像一隻被奪去幼獅的母獅。亞哈天性好色、貪戀物質享受;只要他自己有吃有喝,馬騾受到照顧,他就滿足了。他不明白眾人為什麼那樣熱心宗教的事。按他的見解,神和巴力兩者是不相上下的。他的口號是「今朝有酒今朝醉」。但耶洗別卻不是那樣。她對付事情之堅決態度,正與亞哈之漠不關心相反。她是非常狡猾、專橫、奸詐的,她也一心使亞哈變得和她一樣。

耶洗別感到這危機帶來極緊迫的一刻。她的政策和她的憤怒使她必須立即探取行動。她若准許這一全國性的復興擴展下去,則她多年辛苦經營的一切都將化為烏有。她必須反擊,立即反擊; 為要反擊得有效,最好就是針對那天事件的主要人物下手!所以當夜她就差人冒著暴風雨去對以利亞說,「明日約在這時候,我若不使你的性命像那些人的性命一樣,願神明重重的降罰與我。」這句話暴露了那個女人的無能。雖然以利亞是在她勢力所及的範圍內,但她卻不敢殺他;她只得忍住怒氣,只施以威嚇。她的意圖是將他趕出國去,而自己可以自由地重新整理他所造成的破壞。

現在正是最需要以利亞出面的時機。拆毀的工作已經開始了;百姓決心要作一番徹底改革。局勢已改變了,正開始轉向神,極需要他出來指導,以使百姓忠於他們的選擇,完成重建的工作。我們從他以前的表現看,會以為他接到耶洗別捎來的信息時,一定能夠沉著對付,滿有信心地將它交托給神,確信神會把他藏在他帳幕的隱密處,以躲避敵人的怒氣,並保護他免於口舌的爭鬧。他確實能保持尊嚴的沉靜,或像屈梭多模(Chrysostom)在同樣情形之下那樣回答優多克修皇后(Empress Eudoxia)說,「去告訴她,除罪之外,我什麼都不怕。」但他卻沒有這樣作,聖經作者說,「以利亞見這光景,就起來逃命。」

「起來逃命!」他同僕人趁著黑夜,冒著暴風雨,飛快他越過撒瑪利亞山地,本著遊牧民族的本能,一直跑到猶大地的極南端;在那裏,巴勒斯丁牧場已經荒涼得與亞拉伯的沙漠連成一片了。他在遠離耶洗別所掌管的國境、到達別是巴之前,絲毫不敢放慢腳步。別是巴這個城市是環繞盟誓的井而建造的——數世紀前,亞伯拉罕曾在此處栽了一棵垂楊柳樹,並求告過耶和華的名。以利亞到那裏本來已安全了,但他卻仍覺得不能在那裏停留。他的心靈似乎完全陷於恐慌中了。他甚至變得連僕人也不能帶著同行,所以就將他留在別是巴,獨自走進西乃山西南的荒野沙漠去。

在烈日之下,他拖著沉重的腳步走了很長的時間;他的腳走出了水泡;在那裏沒有烏鴉,沒有基立,沒有撒勒法,也沒有人的同情和幫助;就是神自己也似乎不與他同在了。最後他那強健的身體終於被疲倦和痛苦戰勝,他就倒在一棵小羅藤樹稀疏的樹蔭下求死,說,「耶和華阿,罷了;求你取我的性命,因為我不勝於我的列祖。讓我現在就死在這裏罷。」

如果以利亞堅持他的立場——住在至高者的隱密處,藏在全能者的蔭下——他可能已經拯救了他的國家;他的百姓也許不至被擄而分散在各地。七千個秘密門徒可能放膽從他們隱藏的地方出來,公開表白他們的信仰;他們也可能組成一個忠誠的核心,以耶和華代替巴力的地位。是的,他自己的人格也可以免去許多歷代以來所不能除去、到如今仍然存在的污點,這污點隱含著羞辱和悲傷。以利亞自從走錯了那一步以後,再也無法恢復他對以色列國的影響力。他失去了一個永不再來的機會。雖然神仍以慈愛的心恩待他如孩子,但他再也不敢回到他輕率放棄的那個僕人地位了。這是我們都當嚴謹思考的事情!如果我們片刻任己意妄行,就可能作出粉碎我們影響力的事情,而永遠將我們放在另一個地位上,那與我們繼續忠心所能得著的地位是完全不同的。作為兒女,我們可能得到赦免;但作為僕人,我們將永不能複職,也不能再像從前那樣被信任。

有一點值得注意,就是聖經中的聖徒常在我們期望他們能站得住的地方失敗了。亞伯拉罕是信心之父,但當他下到埃及時,他卻失去了信心,而對法老說出關於他妻子的謊言。摩西是最謙卑的人,但他卻不能進迦南地,因他說了不當說的話。約翰是一個最有愛心的使徒,但在應該容忍的時候,他竟想要叫天降下火來。同樣地,人都以為以利亞沒有一般人的弱點,但他卻顯出自己的確「與我們是一樣性情的人」(雅五17)。

蘇格蘭有一座山嶺,從其頂端可以俯覽山下整個愛丁堡市,這些位於山頂的古堡在歷史上只被侵佔過一次。它被侵佔的經過是這樣的:該堡的防衛者認為山的一邊是難以接近、萬攻不克的峭壁,所以就不在那裏放哨。於是,在一個濃霧的清晨,有一小隊敵人爬上峭坡,使守軍遭受意外的襲擊而投降了。

這對我們不也是一個警告嗎?有些人自誇不會犯某些惡習,說,「我不會對這事或那事投降。我不致犯這樣的罪。這一點乃是我能夠拒抗的。」務要當心!——那可能是靈魂的大敵人所採取的詭計,要使你裏面產生錯誤的安全感,這樣他就可以向你以為堅不可摧,而不加防備的地方進攻,一舉擊敗你。

此處再度證明了聖經的真實性。假若聖經只不過是人所寫的一部書,那麼作者一定不願把其中一個主要人物的失敗描寫出來。人有時批評聖經的描寫不一致。但這豈不是它的光榮嗎?它是面鏡子,可以照出人的本性來,使我們知道人裏面是什麼;使我們人人都不致於絕望;並使我們推想神若能用這樣普通的泥土造成他最喜愛的器皿,他也能用他最無知、最劣等的兒女,造出那樣的器皿來。這樣一來,若不是從以利亞那樣悲慘的情景中,顯出了一線安慰之光嗎?倘若沒有這一回事,我們一定會以為他是一個高高在上的模範,遠非我們所能及,我們只能用景仰英雄的眼光去看他了。但現在我們看到他躺在羅騰樹下求死,顯出他比我們當中很多人還要軟弱,我們就感到他也不過是一個人,只是因著他的信心,和神的恩典纔能成為神重要的器皿。我們若有同樣的信心,也可以支取同樣的恩典,使我們卑微的生命變得高貴。

現在我們來看造成此嚴重失敗的幾個原因:

一、他過度消耗體力和精神。請設想他自從離開撒勒法的安靜居所之後,所遭受到的一連串壓力。迦密山上長時間的緊張、屠殺祭司、迫切禱告、在亞哈車前跑了十八英里、緊接著的急速逃命,幾無片刻的休息,結果使他筋疲力竭了。現在極度的緊張鬆弛下來,結果引起極痛苦的反應;這就是他顯出難以形容的消沉之原因。

我們「受造奇妙可畏」(詩一三九14),我們的內心對外面的環境特別敏感。有一句話很有道理:即使最微小的原因——如一個悶熱的房間、陰霾霾的天氣、缺少運動、蕭瑟的景觀——都會在快樂與憂鬱、相信與懷疑、勇敢與猶豫之間造成差異。所以很多求問宗教教師的人,倒不如去求問他們的醫生更好。讀者若有人感到自己失去了從前活潑的喜樂和愉快的信心時,在你認為是神隱藏了他的面,或是悲哀你自己退步了之前,你最好先問一問是否有任何生理或心理上的原因。若有的話,你不但不會受到責備,反倒會受到他愛心的同情,「因為他知道我們的本體,思念我們不過是塵土」(詩一○三14)。當我們想到我們這時代的快速步調和緊張時,我們就會希奇,我們當中並沒有太多人像以利亞那樣,在沙漠遭到難以忍受的沮喪。

二、他強烈地感到孤單。「只剩下我一個人。」有些人生來就是孤單的。那真是成為偉人的一大代價。在孤單的時候,除非人的心為著一種英勇的目的,或受到堅定不移的信仰所支持,否則它很容易動搖。孤單的陰影也曾籠罩過我們的主,那時他說:「看哪,時候將到,且是已經到了,你們要開散,各歸自己的地方去,留下我獨自一人;其實我不是獨自一人,因為有父與我同在」(約十六32)。如果我們的主曾遭受過孤單陰影的苦景,那麼以利亞在黑暗的時候感到畏縮也就沒有什麼希奇了。不錯,他當時可能有童僕為伴,但要記得,有的同伴並非知心的伴侶。我們有時置身于人群中,卻反而感到比在沙漠上更為孤單。我們不僅需要人的相伴,我們還需要人的心、人的同情、和人的愛。

三、他不看神而看環境。直到這個時候,以利亞一直都靠著他最偉大的信心而得到力量,因為他總是仰望著神。「因為他恒心忍耐,如同看見那不能看見的主」(來十一27)。神若佔據了人的整個視線,人的信心就被挑旺。但當耶洗別的威嚇臨到他時,聖經極富含義地說,「以利亞見這光景,就起來逃命。」以後,彼得曾在水面上行走,當時他只看主不看激浪。但他「因見風甚大,就害怕;將要沉下去,便喊著說,主阿,救我」(太十四30)。所以當以利亞總是注目看耶和華的時候,雖然敵人攻擊他,他也不懼怕。但當他看到自己的危險,開始思念自己的生命過於思念神的目的時,他就懼怕那些脆弱必死的人,並忘掉那創造他和創造天地的耶和華了。「以利亞見這光景,就起來逃命。」

我們不要看環境如何,雖然它在我們面前翻騰如紅海,在我們四周怒吼如狂風。對於一個心靈為神所佔有的人,一切環境、不可能作的事、難題,都算不了什麼。神的兒女啊!起身上到高山上,從那裏你將看見榮耀的應許之地;不要叫底下的人和事物局限了你的視野。

向神發命令是一大錯誤。當以利亞不想再活下去而向神求死時,他不懂得自己在說什麼。如果神真的聽了他的話,他就會在抑鬱中死去,絕對不會聽見微小的聲音,絕對不會創辦先知學校,或委派以利沙接替他的工,也絕對不會乘旋風升天。

神是多麼有憐憫,才不答應我們所有的禱告!他是多麼有恩慈,才這樣審查我們一切禱告的內在含義,然後才答復我們!我們以後將要看到,這就是他對待他那疲倦、心懷不平的僕人的態度。

有多少人曾說過,「罷了!」——被長期病痛所纏累的患者,人遇不淑的婦女,勞苦工作卻不見果效的基督工人,都會說:「罷了!讓我們回家去能。這擔子過於我所能擔。這功課太累了。學習的生活太乏味,我需要休假。我看再拖延下去是不會有什麼好處的。罷了!」

啊,愚蠢的孩子!如果神真的照著我們所求的去行,我們就不知道要損失多少了。以利亞如果現在就死去的話,他就會失去神在四十天后所要給他的那些難以計算的福分了;他若現在死去,只不過像一隻狗,就不會那樣威風、尊貴、蒙寵地進入天上敞開的門了。所以我們最好將一切都交托給智慧、慈愛的神。他希望我們回去,但除非我們學完了最後的功課,作完了最後的工作,否則他不會讓我們回去。所以我們要感謝他,因為當我們意志消沉,躺在地上說「罷了,讓我們死罷!」的時候,他拒絕聽從我們的願望。── 邁爾《聖經人物傳──以利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