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呼召的反應
創世記二十四58
讓你的想像溯回三千八百年前。柔和的斜暉洒在幼發拉底河灌溉成的肥沃牧原上,照亮了點綴著牛群、羊群、屋舍和村庄的整片景觀,以其特有的斑斕為小城哈蘭鑲上了金邊。這哈蘭城是百年前他拉從吾珥北來歇腳時創立的,歇腳之 后,決心不再往前行;那時,他拉尚為么儿的去世傷痛,便以他的名為這新的聚落命名。此后,房舍陸續起造,外圍也筑了一圈東方型式的城牆。后來,他拉死了,原先的游牧行伍在神的命令下再次出發,穿越沙漠,前往未知的應許地。只有家中的一支一一亞伯拉罕的兄弟拿鶴這房一一繼續留住原處,由拿鶴的儿子彼土利當家。本章所要敘述的事件發生時,彼土利的妻子還活 著,他們有個儿子名叫拉班,女儿名叫利百加,正值豆蔻年華。
在眼前這片牧原景觀中,我們的注意力落在少女利百加身上。他年少的歲月都在這古城里用過。雖然身為族長的女儿,他卻未染上今天許多家世良好的女子慣有的嬌慵、散漫,他勤于勞動:腌制肉食,放牧牛羊,就像日后他的侄女拉結在同地所作的一樣;他把水瓶摸在肩上的姿勢更是优雅動人。小城里所有人他都叫得出名來,也听人提過那些在他出生前便橫越沙漠往遠方去的親人。許多年了,他們音訊全無。他從未臆想過世界有多廣大,他所住的小城在地球的那個角落。即使在最狂放的夢中,也未曾想像會在這小城以外的地方終其一生。他步履輕巧,儀態窈窕,心思純洁,親切又大方,如圣經告訴我們的,他容貌極其俊美一一這么年輕的女子怎么也想不到如神所命定的,不久自己就要被帶离宁靜的家園,栖身在黃沙之外的遼闊世界。
一個特別的黃昏,有個外地人歇腳在城外的井旁。隨著他的是體體面面的一隊駱駝行伍,共有十匹,每匹駱駝滿載物品,一副風塵仆仆的神色。這隊行伍等候在那里,彷佛不知下一步該如何。領頭的那位也許是以利以謝,亞伯拉罕的老管家;此番他受主人之命前來,要完成一項嚴肅的任務。亞伯位罕這時已相當老邁了,儿子以撒年庚四十,老人家希望見到儿子娶得合宜的家室;雖然他從未怀疑神對他后裔的應許,卻渴望能親手擁抱孫子一一連接他和后代的第二環。于
是,他要求自己所信任的仆人立下一雙重的誓約:第一,不可為以撒娶附近迦南地中的女子為妻,而要往他的本地哈蘭去,從他的本族中為以撒娶妻。第二,決不可帶以撒回哈蘭去。這誓約的成立乃出于亞伯拉罕的信心:帶他离開本地本族的神必會差遣他的使者引領老仆人,助他達成任務。
天將晚,「眾女子出來打水的時候」,這位忠心的老管家帶隊抵達城外的并旁。他呼求耶和華,稱他為「我主人亞伯拉罕的神」,愿他施恩給主人,使自己能遇見「好机會」,順利完成任務。他的禱詞透露著何其美好的單純和信靠,正反映出那因著亞伯拉罕与神同行而彌漫別是巴井旁整片棚區的敬虔。今天,主人們若將雇人當作靈魂而非幫手看待,又順著他們對雇主特有的尊重,于朝夕相處間以身作則加以感化,恐怕佣人們的許多缺失都能避免。可悲啊!基督徒家中的佣人常覺得主人的信仰對他們并無吸引力,因為只是口里宣告,卻少身體力行。
生活中的每件事我們都有權向神傾訴。對數過我們頭發的神而言,再瑣細的事也不算微未。一天若不祈求神賜下「通達的道路」,這天便算白過。清晨或黃昏來到井旁時,且把當天的事務交托給神,相信他必引領。倘若平常如此,更何況那些對未來的道路具有決定性的日子?向神祈求兆頭并無不可,亦即懇求他藉著日常的境況指示他的心意,再以從他來的圣靈加以印證,使那已經鏤刻在我們良心上的感覺更加具體化。我們固然無權要求兆頭以便滿足病態的好奇心;卻可要求神以外在情況來指示他的心意。是圣洁和喜樂的靈引領這位敬虔的仆人向神提議:前來汲水的女子若有爽快、熱誠地回應他索水要求的,他便是神為主人的儿子所豫定的妻。事情就如他所提議的發生了,就像發生在一切似孩童般單純信靠神的人身上一一「話還沒說完」,答案就出現
了。
接著發生的事不必再細述了:獻上貴重的首飾當聘禮;老管家低頭敬拜神,承認神在答應禱告中所流露的慈愛;女子快跑回家;母親和哥哥望著華麗的禮物贊嘆;喘著气敘述意外的巧遇;拉班熟絡地前去迎接來客,一看滿載的駱駝隊,歡迎聲更加熱切;卸下駱駝,喂草料,拿水給來客和隨行的人洗腳,并擺出食物讓來客吃;來客不吃,要等把事情說明白、辦成后再吃;以赫的措詞訴說亞伯拉罕的昌大;敘述沿路神的帶領,指出利百加就是神所指定的;請求他的親人以慈愛和信實接受這件婚事;他們毫不猶豫地答應,老管家高興得俯伏在地敬拜神一—「看哪!」他們說:「利百加在你面前,可以將他帶去,照著耶和華所說的,給你主人的儿子為妻。」
當下,來客從行李中拿出金飾、銀飾,并衣服給俊美的利百加穿戴;他的母親和哥哥拉班也得了合意的寶物。然后,他和隨從們才「吃了、喝了、住了一夜」。第二天清晨,辭卻了善意的挽留,亞伯拉罕的管家立即動身回去,帶著利百加和他的乳母;利百加坐在駱駝上,全人里覆在少女的夢想和惊嘆中,家人祝福的聲音透過清晨馨香的空气回蕩在耳際:「我們的妹子啊!愿你作千万人的母,愿你的后裔得著仇敵的城門。」
且讓我們按下不表這個有圣靈和真理運作其間的故事;值得一提的是,在創世記中,這段敘述文體是最為華美、婉約、謐靜,充滿了使四海融為一家,使每個角落的人都受感動的自然筆触。現在,且讓我們進一步引申出兩三項教導,以闡明神的呼召,以及靈魂對其應有的反應。
—、給蒙神呼召之人的教導一讓禱告全面滲透我們的事工。這位老仆人像他的主人一樣,若未祈禱,就不往前一步。并非說他總是出聲禱告;當他站在井旁時,沒有人知道他在禱告。他也未任意指使神,而是把整件事交托給他,因他已向親愛的主人證實它是值得信賴的朋友。這差事的确艱難,种种情況似乎盡皆不利。一個年輕的女子肯离家跟他這位陌生人遠渡黃沙去嫁給素未謀面的人嗎?「這女子也許不愿同我离去!」即使他愿意,他的親人恐怕不愿意;但是,他禱告,再禱告,神便賜給他通達的道路,使他達成任務。
有時我們會被差遣去作一件不可能作成的事。從人的角度看,這項任務必然失敗,但信靠神的人他們的字典里沒有「失敗」這個字。默默禱告的馨香從他們的心中發出,上達神的面前。看來絕望當頭的事,反而能夠成功。基督的工人啊!開始任何事工時,無論是服事個人或教會,請務必禱告:「使我今日遇見好机會!」
我們也必須等候神的指示。亞伯拉罕的管家提出一項要求:若有女子是神為以撒所豫定的妻,他必須主動打水給駱駝喝。有些人或許認為這要求有點瑣碎,其實卻是對女子的性情最准确的考驗。它流露出一种出自內心的誠摯,超越傳統禮節的要求;又指出一种絕不高傲的個性。這种細微、不經心的行為豈非反映性情的指標?常常神的仆人之所以犯錯,是因為拯救靈魂的作法過于鹵莽;往往未曾活在神的旨意中,或尋求神的命令,也未等神開路,便冒然從事。須知我們并非總能了解那環繞著人心的庄嚴奧秘、那靈性可能淪落的深淵,以及感性如何厚厚蒙受塵俗和冷漠的遮蔽。只有神了解這一切;我們應當極盡智慧仰望、信靠,等候它開路讓我們得窺人心的堂奧。在這事上,神不會失信;我們祈求,他必垂听、應允。
讓我們多多贊美主。老管家說起他主人來,真是滔滔不絕!他沒有一句話提到自己,或以任何方式自詡,乃是專心致意地陳述身在遠方的主人的成就。這豈不也是使徒們的特色?他們傳揚主耶穌,不傳揚自己;他們的講論有如透明的無色玻璃,單單讓基督的榮耀穿透。噢!我們是如何在推銷自己,以致人們离去時所贊許的,無非是我們。讓我們的自己從講論的主題中消失吧!當我們的舉止彰顯出基督性情的美麗時,我們的信息應為:「耶和華神已經大大賜福了基督,我們的主,又賜給他那超乎万名之上的名;使他從死里复活,叫他在天上坐在自己的右邊,遠超過一切執政的,掌權的,和一切有名的。他配得權能、富足、能力、尊貴、榮耀和祝福。」倘若你的話語獲得喝采,務必將一切榮耀歸給話語的源頭一一一神。
二、關于呼召的本身。在這故事中,一位朴素的女子蒙召嫁給地上一位富有、高貴的貴族子弟。呼召的臨到与他的价值、財富、或美貌無關,乃因亞伯拉罕心中的意愿和擬議。同樣的呼召要臨到每個听見福音的人。在穹蒼深處,偉大的父神居住在其中,他有一個儿子、是他獨生的愛子。他立意在人類中揀選多人出來,組成一個教會,永久許配給他的愛子為妻。這樣的呼召臨到你,非因你配、或富有、美麗;乃是它心意的策划。它多么希望你能甘心舍棄一切所眷戀的;這便是他的信息:「女子阿!你要听、要想、要側耳而听,不要記念你的民,和你的父家,王就羡慕你的美貌,因為他是你的主,你當敬拜他」(詩四十五10一11)
罪人哪!倘若你遵從了這呼召,便要失去自己的名,而換上他的名;穿戴上他的華美寶飾;分享他的富足;与他同坐在寶座上;一切全是你的。你愿与這人同行嗎?愿离棄一切,成為基督的人嗎?愿將心獻給肉眼看不見的愛人,永遠屬于他嗎?來吧!讓為耶穌求親的圣靈(像亞伯拉罕的仆人為以撒求親一樣)護送你,帶領你到耶穌那里。
三、如何面對這呼召?我們必須為它豫備居所。「進來吧!蒙福的主,為什么站在外面呢?我已經備好了房子和寢室。」主回答說:「客房在那里呢?」客棧沒有房間讓基督容身,但我們必須在心中為它豫備居所;至少我們必須愿意讓他為自己豫備居所。
我們必須作見證。「女子跑回去,照著這些話告訴他母親和他家里的人。」一旦你听見呼召,接受了應許的寶飾作為基業的憑据,就須回家告訴親朋,訴說神為你成就的大事。
切勿因循苟且,接受肉體和血气的慫恿。人情和處境都有可能耽延我們動身走天路。這是撒但的詭計,為要破坏我們和基督間永遠的結合。絕對不容耽擱或延期。當被問:「你愿与這人同去嗎?」務必立刻回答:「我去!」
旅途漫長又勞累;但一路上女子的心深受忠仆的描述鼓舞著。他那一篇篇有關未來的家以及自己將与之結漓的那位男子的故事排遣了長途跋涉的無聊。這男子,「雖然沒有見過他,卻是愛他;雖不得看見,卻因他就有說不出來的喜樂。」是的,他已經愛上他了,切切盼望与他見面。
見面發生在日暮時分。以撒出來在田間默想,心中隱隱悼念著母親,一面企盼他的新娘到來。當他舉目往牧野一看,哇!駱駝回來了。兩顆年輕的心靈已交溶在一起了。多么令人雀躍的初見啊!利百加忘掉了旅途上所有的艱辛和遠离親朋的愴然。這豈不是那最美時辰的寫照?當滿有恩典的圣靈引領我們來到主的身旁,面見這位所有圣善的心所爰慕的新郎,我們將永遠与他同在,永不分离。
寂靜的家園歷經二十年之久才有了孩童笑鬧的聲音;先祖亞伯拉罕足足飽享了十五年儿孫繞膝的快樂。年老的他沉緬在過去中,把其中發生的故事一一講給孫子們听。有一則故事是孩子們百听不厭的,那便是他們的父親曾經爬上摩利亞山的巔峰,在那里起死回生。―― 邁爾《岩穴──亞伯拉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