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主題目錄 |

 

忠僕?惡僕?

 

「誰是忠心有見識的僕人,為主人所派,管理家裡的人,按時分糧給他們呢?主人來到,看見他這樣行,那僕人就有福了。我實在告訴你們:主人要派他管理一切所有的。倘若那惡僕心裡說,我的主人必來得遲;就動手打他的同伴,又和酒醉的人一同吃喝;在想不到的日子,不知道的時辰,那僕人的主人要來,重重的處治他,定他和假冒為善的人同罪;在那裡必要哀哭切齒了。」(太二十四45-51

一個僕人

主耶穌在這裡好像說到兩個僕人,一個是忠心有見識的僕人,另一個是惡的僕人。但你仔細讀的時候,就會發覺主乃是講一個僕人。這僕人可能是忠心有見識的,也可能是個惡僕。換句話說:這僕人可能作個忠心有見識的僕人,也可能作個惡的僕人。

賣身的奴隸

我們每一個屬主的人,就著生命來說都是神的兒女。但就著事奉來說,都是神的僕人。這裡的僕人並非指普通的傭人,乃是指賣身的奴隸。普通的僕人有自己的身份,有自己的權力和自由。但是一個賣身的奴隸,絕對沒有自己的身份,也沒有自己的地位、權力和自由。因為古時的奴隸是屬於主人的,是主人的產業。他活著只有一個目地,就是服事他的主人。他不能為自己活,也不能有自己的舉動。他一生所有的生活、舉動,都是為著服事他的主人;他生死的權柄也都在主人手裡。

我們是神的奴僕

我們今日在事奉神的事上都是神的奴僕。使徒保羅以作神的奴僕為他的榮耀;一面他是使徒,是主所差派的。另一面,他承認自己是主的奴僕。他知道自己在神面前事奉的地位,這一點是我們必須著重的。許多時候我們在事奉的事上,忘記了自己的地位,忘記了自己是沒有權利的人,忘記了不能憑自己作甚麼,也不能為自己作甚麼,我們是賣身的奴隸。好像舊約那個愛的奴僕一樣,不願意有自由,願意終身服事主人,因為他愛他的主人。這是我們在事奉上第一個應當認識的。

可惜今日有許多人在事奉神的事上太自由了;因為太自由的緣故,意見就很多,便憑自己的意思來事奉神。許多時候我們在事奉上爭取自己的權利;但我們必須記得:奴僕是沒有權利的。如果我們記得,在事奉上我們是神的奴僕,我相信在事奉上大部分問題都解決了。

僕人為主人所派

第二,這僕人為主人所派,僕人一切的工作都是主人所定的。換句話說:他不能揀選自己的工作,不能說我要作這一件,或說我認為某件工作是低於我的身份。若主人分派你去作某件事,不管這件事是大是小,是高是低,都是同樣重要。在事奉上不是人分派我們,乃是神分派我們。我們在事奉上的關係,不是與人發生關係,乃是與主發生關係。許多時候我們在事奉上與人的關係太大,好像我們要討人的喜悅,因為是人分派我們的。因此我們容易軟弱,也容易跌倒。若我們看見今日在神的家中事奉,乃是主所分派的,我們乃是與主發生關係,我們就不容易發怨言,也不容易跌倒。

所以弟兄姐妹!我們必須記得:僕人乃是主所分派的。神把我們放在祂的家中;聖靈就隨著自己的意思賜給我們各種恩賜;主是這樣分派我們;我們就運用這些恩賜在神的家中有服事。

在神的家中事奉

第三,這裡說到「為主人所派,管理家中的人」。換句話說:他的工作乃是在主的家中,我們的主是家主。我們要切切的記得:今日我們在教會裡事奉,乃是在神的家中事奉,因此更應當小心謹慎,因為永生神的家是非常的寶貝。想到主為愛教會而捨去自己,想到神為教會所定的旨意是何等榮耀,能在神的家中事奉是一件了不起的事,即使是一件最微小的事情也是了不起的。

按時分糧

這裡又告訴我們說「按時分糧」給他們。甚麼叫「按時分糧」呢?「按時分糧」不是指著按時把屬靈的道理幫助人。「按時分糧」包含很廣,意即不論我們被主分派的事奉是那一種,屬靈的意義就是叫神的兒女得著飽足。換句話說,就是把屬靈的生命供給弟兄姊妹。我們不要以為只有站講台作出口的人,纔是把屬靈的糧食給神的兒女。有時站講台作出口,也不一定是按時分糧。有時弟兄姊妹靈裡有飢渴、有需要,但因我們自己在神面前學習不夠,無法把糧食按時供應他們。有時我們給人的糧食,不一定是靈糧,可能只是頭腦裡的一點知識,不是生命中的學習。

所以不但是講道,就是我們在那裡擺椅子,也可能是按時分糧。不但是作一件事,乃是有屬靈生命的供應。如果在神的家中,每一方面的事奉—不論是事務的,或是造就的,都帶著按時分糧的屬靈供應,神的家中就滿足了。今日在神的家中許多人在飢餓,不只在神的話語上是飢餓的,在彼此相愛照顧上也覺得飢餓。我們既被分派在神的家中,各人在各人的崗位上,應當把屬靈的生命供應給弟兄姊妹。

作個忠心有見識的僕人

何謂「忠心有見識」?「忠心」就是作事很殷勤,「見識」就是明白主人的意思。我們明白了主人的意思,就照著祂的意思忠心的去作。哥林多前書第四章說:所求於僕人的,是要他有忠心。今日我們已經來到末後的日子了,在這末後的日子中,神所注意的就是那些有忠心可以信託的人;所以盼望我們在神的家中都作忠心有見識的僕人。

若是這樣,當主人來到時,那僕人就有福了。作一個忠心有見識的僕人,在今天來說是辛苦的,甚至有時不會給弟兄姊妹欣賞。但等到主來,主看見他在小事上忠心,就要派他管理一切事情。在國度時,就要與主一同管理。今日是我們實習的日子。

惡的僕人

作個惡僕。這惡僕是從心裡開始的,他心裡說:「我主人必來得遲。」我們每個屬於主的人,都知道主人快來了,這感覺是在我們每個人裡面。但這惡僕不是說:主人不會回來,乃是說:主人必來得遲。今日明日都不會來,也許今年都不會來。他心中存有此意念,因此就放鬆了。如果我們知道主隨時會來,就會時時儆醒,常常禱告,天天準備,自然而然就會作個忠心有見識的僕人。也是因為愛慕我們的主,叫我們作個忠心有見識的僕人。若我們裡面無愛主的心,就會說:我的主人必來得遲,也可以說是不盼望主快快回來。

打他的同伴

惡僕開始打他的同伴(不一定是用手打)。「同伴」是指一同作僕人的。在神家中有許多僕人,一同配搭事奉,但這惡僕打他的同伴。換句話說,他有時高抬他的自己,把與他一同配搭的弟兄姊妹踏在他的腳下。他要照著自己的意思來作,他有雄心大志,看不起其他的僕人。自高自大,好像打他的同伴一樣;就是說在配搭上出了事情。

與醉酒的人一同吃喝

不但如此,他並且與酒醉的人一同吃喝。那是指著他與世人來往,與世界聯合。一個人如果心中不愛主,也不會愛弟兄姊妹。他覺得弟兄姊妹很麻煩,好像作他的同伴處處限制他,叫他不能隨意而行。同時他一定與世人同流合污,與酒醉的人一同吃喝。這樣的一個惡僕,就著今日來說,只有他欺負人,沒有人欺負他。他可以打他的同伴,他的同伴沒有打他。這樣的人好像很高興,因為他可以吃吃喝喝,樣樣可以作。

主人要重重的處治他

主人來到,要重重的處治他。他不知道主人幾時來到,因為他沒有儆醒等候。若他儆醒等候,主人無論何時到,他都已準備好,因為他是光明之子、白晝之子。但他說:主人必來得遲,所以放鬆了,生活及事奉都放鬆了。結果主人忽然來到,要重重的處治他,定他與假冒為善的人同罪。小字或作「把他腰斬了」。一個人若被腰斬了,即是死了,意思是說在國度中不能享受永生。不錯,在永世裡,因他是蒙恩得救的,可以享受永生。

但在國度裡,他不能享受生命,也即是不能與主一同作王,定他與假冒為善的人同罪。假冒為善是指著世人說的,就著他的生活與事奉,是與假冒為善的人沒有甚麼分別,所以定他與他們同罪。聖經說:他要被丟在黑暗裡,在那裡哀哭切齒了。被丟在黑暗裡,就是在國度外面。哀哭切齒,就是懊悔莫及。他要懊悔說,為甚麼在世上短短的時間中,神安排他在神的家中服事,他竟然不忠心而又無見識呢!

今晚我用這段話彼此勸勉。我們可以作忠心有見識的僕人,也可以作個惡僕。主說:你可以揀選。我相信沒有弟兄姊妹願意揀選作個惡僕,大家都願意揀選作個忠心有見識的僕人;但神家中惡僕實在很多。如果我們不要作惡僕,就需要出代價、放下我們自己,看見自己是個賣身的奴隸,並要有愛慕主的心,這樣就能蒙憐恤,作個忠心有見識的僕人。

附:問題解答

問:就著真理來說,在香港到底有多少個家—神的家。照著我的感覺,這裡有好幾個家,每個家都有僕人,都有服事。到底我們這裡是一個家,分為幾個分家昵?抑是有幾個家,每家可以各自為政?

答:弟兄所提的問題,是牽涉到所謂地方教會的觀念。在聖經裡,我們看到有地方教會的原則,但我們必須切切記住:地方教會不是一個教訓。在聖經中,你找不出地方教會的教訓,你只能看見地方教會的榜樣。為甚麼呢?因為地方教會的教訓,乃是基督身體的合一。聖經中關於基督身體合一的教訓很多,主耶穌在約翰福音第十七章禱告說:「使他們合而為一,像我們合而為一。」而且在書信中也一再說到身體的合一。哥林多前書第十二章十二至十三兩節說:「身體是一個,卻有許多肢體;而且肢體雖多,仍是一個身子;基督也是這樣。」以弗所書第四章也說:「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所以聖經的教訓是基督身體的合一。所有信主的人都在一個身子裡面合而為一,不但是從心裡合而為一(當然最主要是心裡合一);外面也有這合一的見證,叫世人可以看出來。這是聖經中的教訓。

        我們要如何來表示身體的合一呢?因為我們人是在肉身中,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所以表示合一的見證,必需在時間及空間裡來表示。比方說,我在香港,就不在Richmond。我要表示身體的合一,就是要與在香港神的兒女合一,這樣就能把合一表現出來。故此,聖經中才有地方教會的榜樣。

        教會開始時是在耶路撒冷,那時有一百二十人,但一天之中就增加了三千人。我們估計當時在耶路撒冷的弟兄姊妹有二萬人,但聖經說:「在耶路撒冷的教會。」是一個單位;。因為在耶路撒冷所有神的兒女都是在這一個身體的合一裡。然後我們看見教會在安提阿開始,就是「在安提阿的教會」。教會在以弗所開始,就是「在以弗所的教會」,都是以地方來作範圍。因為在同一個地方,纔能表示我們的合一。不但在心裡表示,而且在行為上把合一表現出來。這是當初給我們所看見的地方性的教會,這是榜樣,不是教訓;乃是藉此來實行屬靈的原則,就是基督身體的合一。

        當初神在中國把我們興起來,一部分是為了這個原因,這不過是許多原因中的一個。西方人把基督教傳到中國,我們要感謝神!因為他們把福音傳給我們;可惜他們也同時把西方的基督教組織帶給了我們。所以當福音傳到中國,同時也帶來了許多分門別類的東西,你是屬於某某會,他是屬於某某會。這樣,我們在中國傳福音時,就碰到一個極大的難處。人常問說:你們都是信主耶穌的,為何分這個會那個會呢?所以那時有一班弟兄姊妹,感到必須脫去這些遺傳的東西,必須回到聖經中。因此我們不要屬於任何宗派,只要主的名;要奉主的名聚會,有主的名就夠了。不分派別,凡是神的兒女我們都歡迎。我們要站在身體合一的立場上來作這個見證。這是當時我們在中國開始時的心願。我們相信這是合乎聖經的。

        但慢慢的演變,直至如今。就拿香港作比喻吧,在香港有許多宗派,如天主教,基督教中的許多派別,還有許多所謂獨立的小教會。那麼我們在這裡作甚麼呢?我們開始出去作工的時候,我常問自己說,在某某地方,有沒有一班弟兄姊妹是站在身體合一的立場上來聚會?是以基督為元首,而在合一的立場上為基督作見證的。若有,我們就去與他們在一起。我們沒有意思要另立一個會,因為神在這裡已有祂的見證。但我們若到一個地方,發現沒有,我們就應當在那裡起來為主作見證。這是我們當初工作的一個心願。

        經過了幾十年之後的今天,特別是年青的弟兄姊妹,已經到第二代或第三代了。他們不知道我們當初的苦心,不知道為甚麼我們來香港作這個見證。我們無意另外設立一個會,而是感覺要在這裡作基督身體合一的見證。因為時間的折磨和變遷,我怕大家已經忘記我們在這裡聚會是為了甚麼。也許我們覺得自己是另外一個會,不理叫甚麼名稱,只是另外一個會而已。我們的作法與別人的作法稍為不同;但作來作去慢慢的恐怕會相同了。這是歷史的悲劇。

        趁著今晚,我盼望弟兄姊妹一同到神面前,求神給我們看見我們在這裡作甚麼,也可以問自己說,我們是甚麼!如果我們不能回答這問題,就需要好好尋求;若能回答這問題,那表示我們是走在主的路上。

        在香港這地方,我們開始時只是一個聚會。最早是借用民生書院,然後搬到長沙灣道欽州街;又搬到石峽尾街;再搬到佐敦道;然後搬到天文臺道。這樣搬來搬去,加上弟兄姊妹住的地方又比較分散,就開始有了分家。第一、二、三、四家,甚至第五家。這是歷史。在香港,就著神的家來說,仍是一個家,但有幾個分家,在行政上仍是一個。這是我盼望弟兄姊妹留意的一件事。

        聖經中地方的原則,是以一城一鄉作界限。主耶穌是到各城各鄉去傳道。城也好,鄉也好,都是當時人民聚居的地方。故此當時教會聚會的地方,就是以一城一鄉來定規。同在一個地方的基督徒,就在一起事奉主,一同對當地的人作見證。這是聖經中給我們看見當初的原則。

        但現在城市太大了,比方說紐約是五個郡合成的一個紐約城。又比方大倫敦,它包括了好大的地方。又如大臺北,也包括了許多地方。這在實行上就發生了問題。究竟是一個呢?還是許多?我只能把我個人的感覺交通給弟兄姊妹。比方在香港,你可以說是一個地方,也可以說是幾個地方,有香港、有九龍、有新界,甚至在新界也有許多單位。那究竟是一個呢?還是幾個呢?這要看主如何帶領。屬靈的原則需要屬靈的運用,不能把屬靈的原則用死的方法來運用,若用死的方法來運用就變成組織了。

        所以我覺得這是很自然的一件事,看聖靈在神的兒女中如何帶領。如果神的帶領仍是一個單位,好叫我們在事奉上加強。又或者覺得大家學習仍不夠,需要在一起,那就在一起。或是大家裡面有感覺,覺得需要在各地為主作見證,那也好像是在一個一個人民團聚的單位裡頭為主作見證;但不該是因意見不同,就以地方作藉口而分開。若是這樣就不美了。如果大家一同禱告,覺得為了主的見證需要在另一個地方起頭而行,就不是分裂,乃是加多。這是很美麗的事。還是要看聖靈如何帶領。

        我舉個例:我們在Richmond也有同樣的問題,我們開始時,不只是在 Richmond的弟兄姊妹一同聚會,在附近城市的弟兄姊妹也跑來參加了。因為他們本身沒有聚會,於是我們就一同聚會。並不是因為他們在另外一個城市,就不准他們來。若是這樣,就是呆板。約在一年多之前,有三、四家弟兄姊妹住到Richmond外面的一個地方,他們覺得要在當地為主作見證,大家交通禱告之後,裡面都感覺是對的。現在他們已經有四五家人,大家一起學習為主作見證。一年多之前,他們就開始在那裡聚集。我們在屬靈上常有交通,Richmond的弟兄們也常到那裡幫助他們,但他們是一個單位。

        Richmond我們也有此感覺。當人數加增時,我們就有為此事交通:是分開聚會呢,還是在一起?若仍在一起,我們必需蓋造會所;若分開就不必了。因為在Richmond也有幾個區域。我們交通之後,覺得時候未到,我們仍需要同在一起事奉,所以我們就預備蓋造會所。準備蓋會所時,我們定規會所的座位不超過三百人,若超過三百人大家不容易認識。因此我們以三百人作範圍,若超過三百人就可以分開聚會了。這與香港情形不同,香港弟兄姊妹很多。在我們那裡,大人加上小孩子大約二百多位;這表明我們心中已有了準備。

        我們覺得聖經中的原則,就是人民聚居的單位。你不必跑到很遠的地方去聚會,要在當地作主的見證。這是我們的感覺,當然別人有別人的看法。所以我覺得香港的情形,你說是一個家也可以,說是幾個家也可以。要緊的是大家不可因著有問題而分開,而是大家因著神的見證能興旺的緣故而加多。我只能在原則上這樣說一點,在實行上要看主如何帶領在香港的弟兄姊妹。

 

問:有些弟兄姊妹覺得,在教會的聚會中,對系統的真理方面認識不夠。所以想到神學院或是聖經學院受一些有系統的造就,你的感覺如何?

答:弟兄問我的感覺如何?我就把我的感覺交通出來。你們聽的時候要記得,我的感覺是代表我自己。在一九三○年,我讀高中三年級時,就有心要服事主,那時我是在美以美會裡。我以為要服事主,一定要讀神學,不唸神學怎能服事主?所以當我高中畢業時,就對父親說:「我不入大學,讀大學四年是浪費時間,我要唸聖經學院。」那時我把聖經學院都找好了。當時在上海有幾間聖經學校,有一間我認為不錯,裡面的教師我也認識,所以我就揀定了要在那裡讀;因為我覺得這是唯一的路。這是傳統的觀念。

        但是感謝神!我的父親不贊成我到聖經學院去。他很愛主,是美以美會的牧師,但他不贊成,他叫我去唸大學。他說:「中國沒有好的神學院,等大學畢業後,我送你到美國去。」那時我心中很痛苦,因為我已計劃定規好了。今日回頭來看,我感謝神!因為就在我唸大學時,祂把我整個觀念都改變了。結果我未讀過神學。

        我們在神的話中看見,要學神,就必須到神那裡去學,這是神學。神學若到人那裡去學,乃是學人,不是學神。聖經是很奇妙。神若要我們有系統神學,祂就可以把聖經編成有系統的神學,那豈不是叫我們讀起來覺得加倍容易嗎?但聖經好像是沒有系統的,神的話這裡一點,那裡一點。神從來不把祂的話編成一個系統。難道神不懂系統神學嗎?我相信神有祂的美意,神的目的不是要我們接受一個系統。屬靈的事情是活的,你若把它變成系統就死了。屬靈的東西是生命的問題,不是知識的問題。你把它編成系統,自然而然就把它變成知識,這是基督教歷史二千年來給我們看見的。所以聖經不根據系統來編排,因為這是一本活的書,神要我們從祂的話語裡面來得著這位活的基督;祂並無意要我們把聖經編成系統來知道祂。

        我們再來看聖經中的榜樣。一個年青的弟兄姊妹有心要服事主,我們要為此感謝神。實在說來,若有人蒙恩得救了,而他無心服事主,我們要懷疑他是否得救。因為每個得救的人,都是事奉主的人。所以事奉的心越強越好,不管主有無特別呼召你,每個人裡面都應當有個事奉主的心。你有了事奉主的心,要如何來準備你自己昵?聖經給我們看見,教會就是最好準備的地方。你應當在教會裡好好準備自己,因為神不只給我們有此心願,聖靈也隨自己的意思給我們不同的恩賜。這些恩賜需要運用,恩賜越運用越顯明,不運用就不能顯明。就如我們一生下來就有眼睛,但剛生下來的嬰孩,頭幾天是看不見東西的,慢慢他開始看見了。他越用眼睛越明亮,甚至可以訓練眼睛在黑暗裡看見東西。這叫運用,但運用的地方是在那裡呢?就是在神的家中,神的家中是培養神僕人最好的工場。在神家中你一方面有享受,一方面也有供應,這就是我們長大的地方。不但在生命上長大,在服事上也能顯明。

        提摩太的功用就是這樣產生的。他得救之後,就在當地教會中有服事。顯出他有教師的恩賜;等到保羅經過那裡時,他們就對保羅推薦提摩太,覺得他可以造就。於是保羅把他帶出來,就這樣產生了神的僕人。這是聖經中給我們看見的榜樣。

        在舊約時有先知學校。先知學校是從撒母耳開始的;然後到以利亞和以利沙時,也有先知學校。但希奇得很,先知學校並沒有出過大先知;反而以利沙跟從以利亞就成了大先知。所以就著聖經的榜樣說,教會是產生神僕人最好的地方。一個年青的弟兄姊妹,如果有心服事主,他應當在教會中儘量的服事,顯出他的功用來。同時,也是在教會中才有好的學習。不但是話語,也是在生活中實際與弟兄姊妹學習配搭。這樣就能建立教會;否則你頭腦中滿了神學,真正事奉時會覺得擺不進去。

        我在美國有兩位同工,都是神學畢業的,都作過牧師。他們告訴我說,他們現在感覺到要真正在神家中服事,從前在神學中所學的根本沒有用。我沒有唸過神學,不敢批評。但我總覺得有心服事主的,教會是最好受訓的地方。教會中負責的人應當留意這件事,給有心服事的青年人有機會,讓他們能學習,有操練,這樣就能培養出後代來。如果教會沒有這樣作,就難怪青年人都跑到神學院或聖經學院中去了。

        在神學院畢業的,要回到教會來,會有點格格不入的情形。因為你在神學院所學的,最適合擺在基督教裡面,要放在真正神的家中則不太合適。這是很明顯的情形。所以我不鼓勵弟兄姊妹去讀神學;但若你們去讀,我也不反對,因為我沒有這經驗。

 

問:這些年來我們在香港一同聚會,一同服事,但是我們中間沒有長老,江弟兄認為我們需不需要有長老?

答:弟兄問江弟兄,所以我只能把我的感覺說出來。盼望你們自己回到神的話語中看看對不對。若不對,你就棄絕它;對的話,你接受它。不是因為江弟兄這樣講,而是因為神的話是這樣說。我們一切事情都要回到神的話語中。

        當教會開始的時候,有長老的職分,也有長老的名稱。雖然在耶路撒冷的教會,有一段時間沒有長老,頭一段時間是十二位使徒管理一切事情。然後因著環境的需要,就有七個人起來管伙食。這七個人是不是執事,當時也沒有明說;但我們知道他們的工作是執事的工作。一直到使徒行傳第十一章的末了,才有耶路撒冷的長老。然後保羅到各地傳道,每到一處,有人蒙恩得救了,就有聚會,但也沒有設立長老,就到別的地方去了,讓他們自己一同聚集。等到保羅回來,聖靈已顯明有幾位弟兄,能負起長老的責任,那是聖靈所設立的,使徒就承認了。這是教會當初的歷史。

        等到教會慢慢墮落了,就有不同的演變。我舉二個例子:第一、保羅寫給教會的七封書信,與升天的主藉著約翰寫給教會的七封書信,裡頭有極大的分別。保羅寫書信時,是在教會正常的時候;雖然也有許多不對的事情,但教會在神的面前還是教會,所以他就提到監督和執事。但約翰的七封書信,是寫給教會的使者,而不是寫給教會的長老。我們認為信一定是給長老的;但沒有提長老,只提使者。「使者」二字,你可以理解為天上的使者,也可以理解為地上的使者;但我們相信這是指地上的使者。天使如何能接受一封寫給以弗所教會的書信呢?沒有一個天使是負責以弗所教會的。因此我們相信,使者乃是指著在屬靈的責任上有份的弟兄。他們沒有長老的名義,但盡長老的功用。

        第二、在提摩太前後書,前書保羅還提到教會是永生神的家,真理的柱石和根基;所以他提到作長老的應如何,作執事的應如何。到了他寫後書時,再也不提這些事了。他說:這是一個大戶人家,有金器、銀器、木器、瓦器。人若脫離卑賤,就可以作金器銀器;你若自暴自棄,就作木器瓦器。他說:你要把這些話交託那能忠心教導別人的人;與清心愛主的人一同追求公義、仁愛、信德、和平。

        所以我的感覺,在教會正常時可以設立長老的名分,也有長老的功用。但在教會不正常時,在恢復的路上,神所注意的是裡面的實際,不注意外面的名稱。我個人感覺,在教會中應有人有長老的功用;不能沒有。家中總要有負責的人,要有人在神面前負屬靈的責任,但沒有長老的名稱,沒有被封立為長老。這樣可以省去很多麻煩,立長老容易,廢長老就麻煩了;因為聖經並沒有提到長老的任期多久,若長老犯罪還有辦法對付他。但若這位長老也不犯罪,也不長進;其他人要往前去,被他擋在前面,教會就沒有辦法往前了。但他若沒有長老的名分,有功用時他是長老,無功用時他就走了。這不是很方便嗎?我個人感覺這是合乎主旨意的,但我也常對弟兄姊妹說,若他們要設立長老,我也不反對;若叫我設立,我就不設立。

        我再說一點,在美國,有一很出名的傳道人,很愛主,也有看見,他有負擔要在美國各城設立合乎新約的教會。那時他在華盛頓附近,他本人是長老,他也設立長老。有一天我們交通,我問他說:你是這地方的長老,請問你權限的範圍是甚麼?與你一同聚會的人,你可以執行長老的權柄,但在這城裡有許多弟兄姊妹沒有與你一起聚會,你能去干涉他們嗎?當然不能。若不能,那麼你是甚麼長老呢?聖經中只有地方教會的長老,沒有小團體的長老。

        所以小團體的長老也是不合聖經,這是很明顯的。因此當教會不正常時,實在沒有辦法設立長老,因為聖經只有地方教會的長老,沒有小團體的長老。這是讀聖經的人都能看見的事。所以我的感覺,應當有長老的功用,巴不得有一班弟兄能起來盡長老的功用,聖經說:這是羨慕善工。這樣的服事是很辛苦的,你有名義時,可以高高在上發號施令;沒有名義時,就必需以工作來證明你是有功用的。這不容易,需要辛苦一點,作眾人的僕人。我覺得這很美。雖然負責的人要辛苦一點,但是很美,因有屬靈的實際在。你若不能以屬靈的實際來供應弟兄姊妹,根本就不是長老。因為這裡沒有地位的問題,只有供應的問題。

一九八九年二月二十七日在香港事奉聚會所釋放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