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主題目錄 |

 

教會在地上的路

 

舊約的預表

會幕與聖殿預表教會的兩面

關於教會荒涼的問題,我們要先看教會在地上所走的路。教會在地上的路如同舊約的會幕。舊約的會幕乃是神所設立的,而造會幕的目的,乃是叫神能住在以色列民中(出廿五8)。會幕與聖殿基本上有許多不同的地方。起初神住在會幕中,等到聖殿建成後,神就住在聖殿裏(王上九3)。會幕與聖殿,二者都預表神居住在人中間。這二者好像是重複的預表,其實不然。過去關於會幕的預表,人寫了很多書,但卻很少有書論到聖殿的預表。其實這二者都是教會的預表,只是二者之間有一些根本的不同。

會幕在曠野,是暫時的、可移動的;聖殿在聖地,是永遠的,固定的

會幕是在曠野,在摩西和亞倫指導下造成的。聖殿是在耶路撒冷,是大預備,所羅門建造成的。會幕沒有地板,有上蓋、幃帳等。人進到會幕,腳下踏的是沙漠,這就叫人知道會幕不是長久的,是可移動的。故此它被稱為「會幕」。

聖殿有許多地方與會幕相同,會幕中有金銀銅鐵,聖殿有木板、石頭,石頭乃是要緊的材料。在新約中,主稱彼得為磯法(約一42),「磯法」的意思就是石頭。在會幕中沒有石頭,石頭是搬不動的,它代表堅定不移。會幕是為曠野設的,是暫時的;聖殿是為國度設的,是永遠的。大代表主,所羅門代表聖靈,所羅門的意思乃和平者。神差下平安的聖靈來,建造聖殿。大乃是成為肉身之基督的預表,所羅門乃是聖靈的預表。

會幕預表神在地上的教會;聖殿預表教會作基督獨一的身體

聖經中神的居所總有這兩方面的講究,一是地上的,是暫時的、流蕩的,由會幕所預表。會幕隨地點不同而轉移,有時在以琳,有時在加低斯巴尼亞;有時在供應之地,有時處苦水之地,然而會幕本身不因地點的不同而改變。無論到那裏,以色列人停在何處,都有會幕。故此,會幕預表神在地上,或在地方上的教會。上海有教會,因為上海有神的子民。神子民聚在一起,即有教會;分散各處,即無教會,這是教會作會幕的一面。

聖殿與會幕不同,聖殿是立在阿珥楠禾場上的(代下三1),是用石頭建成的,且是為國度的。它是以色列子民一切生活的中心。聖殿是合一的、永久的、有力量的,不能分南北的。政治可以分,但是聖殿不能分,聖殿只能有一個。

由此可見,一面教會是在各地出現,但另一面教會屬靈的實際,乃是一個身體,是合一的、永久的。這就是教會兩面的圖畫。

會幕被毀、約櫃飄流、預表教會荒涼

今天看得見的教會,就是會幕,是已經毀壞了,而聖殿今天還未顯明。在神看來,以弗所書二章所說的教會,就是神藉聖靈居住的所在,乃是一件事實,但在實行上,教會還未完全顯出,她乃是一直在進步的過程中。一九二五年,我們曾說過約櫃的歷史,約櫃是一直進步的,首先它經過約但河,以後到了示羅(書十八1)。當以色列民與非利士人爭戰時,以利的兩個兒子犯了罪,以利自己也變得糊塗敗壞。他知道以色列民被打敗的原因,他還想利用約櫃去打仗,盼望藉此可以得勝。只是以色列民還是失敗了,約櫃被擄至非利士地,停在大袞廟裏。以後因神的降禍,非利士人才又將約櫃用牛車送回來(撒上四至六)。

此時撒母耳出來盡職,年紀尚小,穿小的以弗得(撒上二18)。這裏有一個執事,是為國度而預備的。約櫃乃是代表基督,約櫃在那裏,基督的同在就在那裏。約櫃可譯作見證的櫃(Ark of the testimony),它是神見證的中心。沒有約櫃,會幕乃是空的東西;有了約櫃,會幕才有意義。那一次,約櫃從示羅被擄離開會幕後(四17),就沒有回到會幕裏。它一直飄流,直到聖殿蓋完,才被迎入殿中(王上八1-11)。大之前是掃羅,當時示羅已被棄絕,在那時期,約櫃沒有回到會幕,乃是停在俄別以東家中。到了大時代,大將約櫃迎到耶路撒冷(撒上六12-15)。耶利米書七章十二、十四節提到神如何對付示羅,詩篇七十八篇六十一節並撒母耳記上四章三節,提到約櫃如何離開會幕,而歷代志下五章則提到約櫃如何回到聖殿裏。神對付示羅不是藉火燒示羅地,也不是藉消滅其上的子民。神對付示羅乃是藉除去約櫃。有會幕而沒有約櫃,就是審判、荒涼和刑罰。示羅光有會幕的外表,然而約櫃已經不在,如同今天的基督教,光有教會之名,然而教會中心的見證失已,神的見證已不復存在。

當所羅門登基時,曾往基遍去,在會幕內禱告求智慧,後來得到智慧後,即回到約櫃去(王上三15)。然而根據列王紀上三章四節,並歷代志下一章三節,基遍人仍照舊到會幕去獻祭尋求神。但是所羅門那一天離開會幕之後,就不再往會幕那裏去了。雖然在基遍仍有外表上人的敬拜,但是所有得智慧的人,都不再進到會幕裏了。所有得智慧的人都跟約櫃去了。

新約的實情

教會起初正常的情形──在各地作合一的見證

今天教會在地上乃是合一的,教會中的人乃是那些從世界中被分別出來的。在教會正常的情形下,每一仆弟兄姊妹都是以事奉神為正業的人,每一個人都是奉獻的人,他們凡物公用。在這樣正常的生活中,有恩賜的職事就產生出來了,加以弗所書四章所提的使徒、先知、傳福音者、牧人和教師。這些人雖然分在各處,卻仍在同一個教會中,這就如同電流只有一個,卻分散在各處。雖然電光在一所房子裏,與另一所房子裏所顯出的光線強弱不同,電本身卻是合一的;在不同的地方所發出的光不同,但其本身卻一樣。教會也是一樣,雖然各地教會有地方範圍的不同,教會本身仍是一個。教會在地上乃是作合一的見證。我們說「地方教會」,所重的乃是教會,而不是地方。各地教會所擁有的生命是合一的生命,所以各地教會彼此間也應該是一的。雖然在哥林多、在以弗所、在其他各地,有顯出的教會,但她們都是一個教會。這是正常的情形。

教會的荒涼

然而,教會荒涼後,光景就改變了。在保羅的時代,教會就已開始荒涼;保羅在腓立比書說,眾人都尋求自己的事,沒有人尋求基督耶穌的事(二21)。提摩太後書更說,全亞西亞的人都離棄了保羅並他的職事(一15)。彼得的書信也不例外,提到教會末後荒涼的情形。一面彼得在前書提到教會乃是靈宮,也就是屬靈的聖殿(二5);另一面在後書,他提到各種荒涼的光景。約翰的書信也提到敵基督者的來到,並在道理上的背叛(約壹二18,四3;約貳7)。這是末世的光景。啟示錄二、三章,我們更看見教會荒涼到一個地步,甚至不能寫信給教會,只能寫信給教會的使者了。啟示錄二章致以弗所的信,乃是以弗所後書,在那裏教會已經離棄了起初原有的光景,甚至越離越遠了。

在教會荒涼中,神的眼目轉向教會屬靈的實際

今日我們所看見的,只有一堆人的辦法、道理、人意、批評、論斷。在教會荒涼中,我們需要學習審判。不錯,今天在基督教各公會中,仍有神的子民在敬拜,你不得不承認在那裏還有獻祭,但約櫃已經不在了,那裏已經失去見證,只剩下會幕的外表了。當神的會幕荒涼的時候,神的眼目就轉到聖殿去了。今天我們學習跟隨主的人,要在會幕和聖殿之間選擇我們的道路。有人喜歡跟隨現成的、看得見的,因為那是到處可得的。然而要跟隨神的人,就得選擇跟隨約櫃往前。

我們所應站的地位,乃是屬靈實際的地位,也就是聖殿所代表的地位。今天教會乃是聖靈的居所,在這教會中,有神的權柄和神的心意,在這裏也有天國的權柄。主將天國的權柄交給了教會,今天在教會中,我們就可享受來世的權能。在舊約,聖殿與國度是連在一起的,聖殿是國度中最大的一件事。照樣,教會作為殿,是與來世國度的權能有關的。今天我們的路就在這裏。一面我們要離開外面的會幕,一面我們必須尋求神見證的所在。神對外表的失敗,已有夠清楚的審判,神的審判就是挪去約櫃。在神面前,沒有約櫃乃是一個羞恥。一面,今天我們要離開會幕;另一面,我們總得尋求神的見證。

甚麼是神的見證?在舊約,神命令摩西造兩塊石版,稱為律法的版,其上刻十誡。這律法的版又稱為見證的版。神命令人所造的約櫃,代表基督。約櫃之上有施恩座。約櫃之內乃是律法,但神不稱約櫃為律法的櫃,而稱它為見證的櫃(出廿五22直譯),所以律法就是神的見證。

律法是神對人行為的要求,它如何能是神的見證?我們要知道,一方面來說,神的見證乃是神對人要求的滿足;另一面,神的要求就是神的見證本身。那裏有神聖的要求,那裏就有神聖的見證。無論神今天向人開出多少要求,這些要求,都是證明神、見證神;它們見證神的榮耀和聖潔,見證神的所是。律法是宣告神的要求,施恩座則說明神向人施恩。見證是往神那裏去的,恩典是往人身上來的。當神的榮耀得滿足時,才有施恩座。我們要認識,十誡不是指死的律法說的,乃是指明神對人的要求。這個要求就是一個見證,是神來見證祂自己。律法維持神的見證,並為神作見證。神必須將自己的要求向人說明,這一個說明,就是神的見證。詩篇一百一十九篇常以神的律法為見證,人守神的律法,就是守神的見證,每一次提到見證,都是指律法而言。

今天外表的教會軟弱、失敗了,她失去了神的見證,沒有辦法維持神的要求,故此就產生不合一、分裂、宗派和結黨等情形。神要求人順服,人沒有辦法答應這要求,結果就失去見證,產生分裂。雖然一個個復興家建立了一個個的會幕,但是裏面沒有見證的約櫃,即使有施恩座,卻仍沒有約櫃。人可以一地一地的帶領特會,就是把帳幕從一地帶到一地,但他們所維持的,不過是一個沒有約櫃的施恩座。雖然沒有見證,卻仍然擺出施恩座。這就是人今天所作的,把人的需要代替神的見證。甚麼時候把人的需要代替神的見證,甚麼時候就是墮落的開始,就要出問題。那麼,我們今天工作的路究竟在那裏?

今天工作的路

看見個人的限制,脫離個人主義

神有祂專一的要求,神要求人學習配搭。神不只要求脫離罪、世界和肉體,神更要求人從個人裏出來。在認識基督身體這事上,人的難處乃是,從頭一天起他受的教導就錯了。自改教起,人以為一個人可以單獨作基督徒,可以單獨聖潔、單獨稱義、單獨作工事奉神。這個感覺從起頭就錯了,所以往後的路也就錯了。人以為一信主,只要能熱心、奉獻、丟棄一切,就夠了。然而,人必須看見,他不僅是嘴唇不潔的人,也住在嘴唇不潔的民中(賽六5)。個人嘴唇不潔固然不對,住在不潔的人中也是不對。

我們今天若打好根基,二、三十年後,光景就會大大改變。我們必須看見,一個人不能單獨作好基督徒,他需要跟隨羊群的腳蹤往前,絕對不可有個人主義。一個人受浸後,要立刻讓他看見,他需要歸入身體。按手的意思就是聯於身體。初信的人被按手加入身體,就不能再單獨作基督徒了。

我們必須承認我們個人的限制。這話對少年人講容易,對恩賜大的人講則難。然而我們要看見,即使如手腳功用那麼大的肢體,也不過僅僅是手腳而已,他必須接受別的肢體,才能完全。我們必須承認我們自己的有限。教會出難處,乃是因為有人以為自己是全才,凡事都要自己來:但是手只能是手,手不能看、不能聽,他必須接受別人的聽和看,才能豐富。不管我個人恩賜多大,在許多地方我仍需接受別人的供應。有人只能作細胞,他就定規需要別人;他不是要請別人來幫助他,乃是要在基本上承認他自己的有限,承認自己不會看、不會說、也不會聽。

我們要認準我們個人的有限,我們可以不知道,但教會裏有人會知道。我不知道並不表示所有人都不知道,我需要靠別人活,我不能行,但別人能行。不要以為我們可以只傳元首,而不傳身體。你越倚靠主,就越覺得需要倚靠肢體。我們若不接受自己的限制,就永遠找不到別人所得的路。限制的問題不解決,我們永不能進步。我們個人所有的只是那麼一點,不要以為自己本事大、多聰明,不要以為自己不錯,而別人都錯。我們都需要謙卑,脫離自己的驕傲,脫離個人主義,接受別人的供應。聰明慣了的人,自以為不錯的人,都得回轉,改變過來。這是第一點。

順服職事的權柄

其次,我們不單要看見自己,更要認識順服。在身體裏,職事即是權柄,誰能聽、能說,誰就是權柄。一個肢體能看見,他就是權柄;他的能,就是他的權柄。一個肢體能聽,他的能就是權柄。你若要聽,你就得要順服他。你不看則已,你要看,你就得順服眼睛。在教會中沒有一個人可以不順服別人,就是順服神所安排的人。今天的難處是許多人以為弟兄姊妹所得的供應,應用在他們身上不會起作用,他們以為必須他們自己直接從神而得。人總以為人傳的就不要,但神的命令是藉祂的執事而來的,所以我們必須順服。

不愛干涉別人,且樂於請教

作執事的人,不可隨便說話,也不可一直叫人順服他,而自己不受神的對付。神不能將權柄交付這樣的人。若一個人在神面前是喜歡管事的,神就不能將權柄交給他。人需要像神一樣不喜歡管事。神若喜歡管事,祂可以拔掉分別善惡樹,也可以將巴別塔圍起來,甚至可以將路的火劍拿走。但是神不作這些事,神從來不干涉別人的自由,人總得自己去揀選。有些弟兄姊妹喜歡干涉別人的事,但神不喜歡這樣作。祂不勉強人相信:主說,「信祂的……得永生,」(約三16)凡接受的就得永生,祂並沒有勉強人信。人若受神對付,到不喜歡管事的地步,神就會將祂的權柄交給他。

人在身體中,不該喜歡去碰別的肢體,一個人若受神管教,第一,他不會喜歡干涉別人的事;第二,對自己的事他會樂於請教。如此,當千百個肢體來在一起,個個不喜歡干涉別人的事,反倒樂於請教別人時,一個美麗的身體生活就會出現。這樣,兩面都是平衡的。神不喜歡我們作好管閒事的人。

我們要作有學習的人,要拒絕並限制個人主義。一面我們要接受限制,另一面,我們要學習順服。追求順服乃是一件可喜樂的事。今天在全世界,各個國家、社會之內,都充滿了意見、聲音、發表、爭執等。為此,每個團體都有它的法規,開會時有人問,有人答,講話的不得超過三分鐘。這就證明連在世界中,個人也要接受團體的限制。當然這個限制是人工的,而不是在順服裏的。

順服元首安排,接受肢體豐富

人第一個罪乃是悖逆、不法、違抗權柄。撒但的墮落與背叛,就是因為他高抬自己,要超過神。今天人若服在權柄之下,就有見證。我們要看見不是每個人都有權柄,也不是每個人都有神的話。今天身體的見證,不在乎人多人少,乃在乎在身體中,人能否順服元首的安排,抑或人凡事都自己定規。作為身體上的肢體,我們凡事不能靠自己定規。今天基督在教會的積蓄,不如有多深厚,若我們能站在接受的地位上,我們定規是非常豐富。假若我只想從神而得,不肯從身體而得,結果就會變得非常貧窮。這不是道理,乃是一個事實。不單我所有的是我的,就是弟兄姊妹所有的,也是我的。有些事情別的弟兄姊妹看得準,我自己看不準,我就應當接受弟兄姊妹的看法。有人認識神的話,有人能清楚斷定真理,我就歡喜的接受他們所認識、所斷定的。我所不知道的總有人知道。若我們不肯從別人接受,恐怕五十年後,我們所領受的還不過是那麼多而已。

今天我們勸弟兄姊妹要從別人有所接受,乃是一件奇特的事。因為人一面說自己貧窮、軟弱,一面又不肯接受別人的豐富,這豈不是一件怪事!今天神在教會中所興起的職事,是何等豐富,然而我們卻仍處飢餓,原因就是我們太重個人主義。人應該學習低下頭來,接受別人的供應。

接受按手的意義──將自己交出,按受神安排的權柄

接受按手的意義就是表示願意接受教會的斷案,神安排在他身上的權柄,他願意順服(參徒十三3)。我們要負責將自己交出來。舊約中人按手在羊頭上,表示願意把羊交出來。要留住的羊,不能接受按手,因為不能交出來。聖經是說,人應當樂意到祭壇那裏,交出祭牲來;神是要人自己交出來。使徒行傳記載受浸,也記戴按手,按手表明接受教會的權柄。今天人看見受浸乃是信徒從屬世的系統中出來,卻未看見按手乃是接受神在教會中設立的權柄。人不肯接受權柄,結果就產生混亂。人若肯把自己交出來,就叫服事的人容易作事。

工作的原則──同工應把自己交出來

工作上的原則也是一樣,各地的同工應該先把自己交出來,把自己放在元首之下,受元首支配。這樣,主才能作事,工作才有下文。在這裏,我們希望在這些日子裏,最少能求主給我們一個下文來。

從今以後,我們要接受身體的斷案,所有主要的決定和道路,都需要擺在身體中。倘若如此,這裏就會有生命,有能力和道路,否則就會引起背叛和不服。我們若自己交出來,裏頭的感覺定規是阿們的、舒暢的。

過去福州的情形一片混亂,聚會自成一小王國,態度關閉,不與別人交通,心也不夠寬大,也沒有包括一切信徒,並且看不見主那獨一的身體。將來身體的顯出如何,是看今天各地方教會的見證如何。今天的地方教會,乃是將來宇宙教會的小模型。這就如建築師要建築一座房子,必須先作一個模型。雖然模型不是那麼大,但它在性質上所代表的,與將來所要造的是一樣的。哥林多前書十二章一面說到宇宙的身體,一面也描繪出地方教會中身體的生活。

工作的出路──交在身體裏,作立體的器皿

在工作上,我們需要有一定的出路,今天我們所缺少的不只是能力,更是出路。我們的問題,乃是同工們沒有好好的交出來,雖然有一點能力,但這個能力不大。一個立體的水杯,能裝滿多量的水;一個平面的玻璃片或破裂的水杯,則不能貯水。今天因為工作上是平面的,所以漏掉了許多祝福。舊約的會幕和聖殿,預表新約的教會,就是基督的身體。這身體必須是立體的,才能成為神的器皿,儲存神的豐富,為神作一強而有力的見證。

不光同工如此,弟兄姊妹也當照樣完全奉獻自己。每一位弟兄姊妹無論在任何環境中,都作一個事奉神的人。在此,大家都需要有一個專一的表示,算好代價,然後把自己交出來。

工作的路線──從中心到圓周

福音乃是從耶路撒冷、撒瑪利亞,一直傳到地極。這是神的路。人若先從地極作起就是錯的,一定得先從中心作到圓周。另一面信徒若都留在耶路撒冷也是錯的,因為主的心意是要直到地極。為這緣故,主藉環境上的逼迫,使信徒分散。然而,使徒們留在耶路撒冷並沒有錯,耶路撒冷中仍該有使徒和長老們,因為那是見證的中心。同時,安提阿也是一個見證的中心。今天的問題是,我們沒有耶路撒冷,也沒有安提阿,大家都是地方教會。

聖經中的確有耶路撒冷,也有安提阿,這是這些日子裏我們中間所應當恢復的。我們今天的工作,就像沒有耶路撒冷一般。一九三七年我們看見教會的立場,但是沒有看見耶路撒冷的光。雖然如此,我們仍覺得,工作不像是屬於地方的。感謝神,祂帶領我們往前,今天我們所看見的,比當時看見的更多了。我們不能更改任何神的話,也不能漏去神話語中的任何一點,我們不能忘記聖經中還有耶路撒冷的教會。

過去因亮光不夠,受了虧損,今後我們必須有一個新起頭,不然工作又附屬於地方教會,主就沒有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