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主題目錄 |

 

個人和眾人

 

讀經:

「我們若果顛狂,是為神;若果謹守,是為你們。」(林後五13

「為我弟兄,我骨肉之親,就是自己被咒詛,與基督分離,我也願意。」(羅九3

親愛的弟兄阿,我們應當彼此相愛;因為愛是從神來的。凡有愛心的,都是由神而生,並且認識神。(約壹四7

「故此,你們要順服神;務要抵擋魔鬼,魔鬼就必離開你們逃跑了。」(雅四7

「你們作妻子的,當順服自己的丈夫,如同順服主;因為丈夫是妻子的頭,如同基督是教會的頭;祂又是教會全體的救主。教會怎樣順服基督,妻子也要怎樣凡事順服丈夫。」(弗五22-24

「免得身上分門別類,總要肢體彼此相顧。」(林前十二25

「又當存敬畏基督的心,彼此順服。」(弗五21

「以法蓮與列邦人攙雜;以法蓮是沒有翻過的餅。」(何七8

 

      今天下午,有好多人是新來的,請饒恕我先說幾句何西阿書七章八節的意思,然後再回到本題。這幾天,我一直注意一件事,就是基督徒要作一翻過來的餅。甚麼叫沒有翻過來的餅呢?就是一面有火,一面沒有火。翻過來的意思,就有這一面烤一烤,那一面也烤一烤。這是聖經中的一個大原則。就是基督徒對於許多事都得兩邊注重,如果只注重一邊,就像一塊沒有翻過的餅,一面是焦不了,就是糊了;一面還有水,還是生的。如果有姊妹弄菜,或者弄魚肉,如果一面焦了,一面還沒有熟,就必定是沒有翻過。請大家記得,翻是頂要緊的,凡沒有翻過來的,必定一面焦了,一面還沒有熟。翻過來的意思沒有別的,就是該兩方面都注重。這一面當注重,那一面也當注重。這一方面當學習追求,那一方面也當學習追求。

今天下午所要講的,雖不關乎屬靈生命的原則,卻是關乎信徒日常生活的原則,就是公共的生活,和個人的生活的原則。我們一方面要注重公共的生活,一方面也要注重個人的生活。我們一方面是肢體,一方面也是身體。所以我們一方面當注重肢體的生活,一方面也當注重身體的生活。我們不只自己一個,我們還有全身那麼多的人。

      好像今天的天主教,所有權柄都在教皇手中,他們只聽命於教皇一人,他們無宗派之可言。更正教只有五百多年的歷史,前十幾年,就已有一千五百多宗派。近來,也許更多。天主教是統一的,從起頭到今天,都是聽教皇的命令,他們是頂順服教皇。更正教呢?派別多,信仰各異,主張不一。天主教走一極端,自己良心無主張,教皇怎樣說,他們就怎樣聽。更正教呢?只顧自己的良心,不管別人的見地,只要有點不同,幾個人就掛起一塊招牌來,弄到東一個宗派,西一個宗派。所以,天主教是沒有翻過的餅,更正教也是沒有翻過的餅。天主教把良心烤焦了,更正教把彼此順服烤焦了。天主教專順服別人,更正教專順服自己。天主教是羅馬人是教皇,更正教是自己是教皇。天主教是沒有翻過的餅,更正教也是沒有翻過的餅。

      聖經是站在這兩樣的當中,有個人的自由,就是良心的主張;也有該聽別人的地方,就是彼此的順服。我們是身體,也是肢體。我們每一個該在全世界作一個獨立的人,同時也該順服別的弟兄姊妹。我們要保持肢體的生活,同時也要保持身體的生活;要注重團體的生活,也要注重個人的生活。如果只注重一方面,就是一塊沒有翻過的餅。只專注重別人,自己沒有主張,也是一塊沒有翻過的餅。我們在神面前,同時要注重個人,同時也要注重團體。我今天要提起幾件關乎個人生活,和團體生活不同的地方,不過請大家饒恕我不能頂仔細而已。

 

「我們若果顛狅,是為神;若果謹守,是為你們」(林後五13顛狂,就是發狂了。所以這樣,是為神。但是,另一面謹守,是為人。這,一面是非常之個人的,一面是非常之團體的。按顛狂來說,是個人的事;按謹守來說,是團體的事。例如:早起一個人在那裏讀聖經,因主給了亮光,不禁把桌子拍幾下,這沒有甚麼不可以。但是,若我今天在這裏,想起一節聖經來,就站起把桌子大拍起來,你們不是要說我瘋了麼?保羅是在神面前顛狂,在人面前謹守。你單單一人在一個地方,拍桌打椅的,歡喜的了不得,在神面前是可以的。若我們是在人的面前,我們就當謹守。頂多人在神的面前頂拘束,好像不知怎樣禱告才好。其實在神的面前,心越熱越好。當我們個人在神的面前,可以頂自由,顛狂的跳起來都可以,一直說阿利路亞都可以。但如果在聚會中,有人同在,在你的隔壁有人聽你,你就不能大嚷大鬧,你要在人的面前謹守。我說的話未免太直,但這是聖經的教訓。保羅說顛狂只好在神面前,為人是應當謹守的。

      今天頂不好的光景,是許多人把在神面前的顛狂,搬到人的面前來,這是聖經永不許可的。你在房間,沒有穿襪子,只穿小衫褲,你能不能禱告呢?我們都知道這是可以的。但如果在聚會中,這樣當然不可以了。你在神那邊能作的,在人的面前不一定能作,還得為人來謹守。

      謹守是甚麼意思呢?謹守就是又謹慎,又自守。謹守就是有禮貌,謹守就是不顛狂,謹守就是規規矩矩。如果你在房間不禱告,專在人面前禱告;在房間不讀經,專在人面前讀經,好像樣樣貨色都擺出來,店裏甚麼都沒有了。這並非在神面前的顛狂,這是墮落的生活,是神所不能賜福的。我們在人的面前,有謹守的部分;在神的面前,有顛狂的部分。這樣,才是翻過來的餅。

      比方:我住在曠野,四面無人,連看牛看羊的人都沒有。我在那裏大聲喊,大聲禱告,這都可以,誰都不能來摸我。若我住在文德里,雖然是一個人住一所房子,如果我半夜三更大喊起來,鄰居豈不是要說,恐怕是有人病了,或者有人死了麼?請你記得,顛狂只能在神的面前,還得顧到為人謹守;在人面前謹守,還得學習在神的面前顛狂。有頂多的人,在人的面前謹守,在神的面前也謹守;在人的面前無生氣,在神的面前也無生氣。保羅在神的面前顛狂,在人的面前卻氣貌不揚。他所寫的信是言語沉重,但當人見他的時候,卻又是氣貌不揚。他是頂平平常常的。我們該學習在神的面前顛狂,在人的面前謹守。

      有一位弟兄,頂會禱告。前幾年我因身體有病,到他所住的地方去休息,他的房間正在我的隔壁。到了晚上,我因發熱,身體軟弱,睡不。他的房間,燈一直點。我去叩他的門,問他為甚麼還不睡。他說要睡的。等一會我再去看他,他還沒有睡。等到他睡時,已經是兩點鐘了。我並不反對徹夜祈禱,但是,我們應當記得,顛狂只能在神的面前。如果在人的面前顛狂,人就要受不住。你不睡,人卻要睡呢。你喜歡這樣遲睡,人卻不喜歡這樣遲睡呢。第二天我看見他,我說,弟兄,並非因我昨夜沒有睡好要勸你,不過,照這樣一直作下去,與你沒有益處,與人也沒有益處。他不信我的話,後來他吐血了。哦,在神的面前顛狂是可以的,在人的面前顛狂,就是一塊沒有翻過的餅。

      弟兄們,請你們不要怪我說直話。盼望你們兩方面都記得,一方面在神的面前活潑,一方面在人的中間頂平常。如果你要作一特別的基督徒,只好在神面前作。不要在人的面前,把你所有的寶貝都擺出來。不要說話的時候,都好像有一特別的腔調;走路的時候,都好像有一特別的動作。我們要在人的面前頂平常。人穿我也穿,人吃我也吃。我們要作一翻過的餅。如果在神的面前顛狂,也在人的面前顛狂,就是一塊沒有翻過的餅。我們要看見兩邊都是寶貝的。神喜悅這兩件事,就是在神的面前發熱心,在人的面前頂平常。

      那位弟兄已經娶親了。我問到別的弟兄,他近來的情形怎樣?有人告訴我說,他的妻子把飯,弄好了,一次請他,不來吃。十二點他沒有吃中飯,到兩點,他還沒有吃中飯,甚至到五點六點,還得通知他說,請你吃中飯吧。他這樣,在神的面前夠顛狂,但是,在人的面前不夠謹守。這不是一個基督徒該有的態度。你不要以為發熱心,就遲到六點吃中飯也可以。如果只有你一個人,就夜裏十二點吃中飯也不要緊。如果有你的妻子,或者還有別人等你,你就該守時刻。在人中間的禮貌,你不可拆毀。我們一方面在神的面前,要盡力發熱心;另一方面,在人的中間,要竭力顧念到別的弟兄和姊妹。

 

要順服神,也要彼此順服(雅四7;弗五21雅各書告訴我們說,你們要順服神。以弗所書告訴我們說,又要彼此順服。弟兄們,你們看見麼?這裏又是講到兩方面,一方面說要順服神,一方面說要彼此順服。順服神是個人的事,彼此順服是弟兄該作的。今天在教會裏,是沒有翻過的餅。一件事,只要弟兄姊妹的同意,是宗教的道理都跟從,是異端的教訓也接受。只要是大多數贊成的就跟從。弄到把神的命令、聖經的教訓都摔掉。這又是一塊沒有翻過的餅。人那邊雖然弄得好,但是,不管神這邊,仍是沒有翻過的餅。又有一等人,不管弟兄姊妹的意思如何,見地如何,只管神如何說,就如何行,好像那位弟兄,只管神如何說,以為熱心夠了,一點不顧到他的妻子,這也是一塊沒有翻過的餅。

      有頂多的事是神的旨意,但是,頂多的時候,要在人手裏受限制,就需要等候。光知道神的旨意是夠了,但是,弟兄姊妹兩三個人合起來的見證,也是好的。如果一個指頭動一動,能不能說只是一個指頭動一動,不是我這個人動呢?豈不是一個肢體動,別的肢體也一起動麼?一個肢體不能單獨動作,因為肢體雖多,身子仍是一個呢。

      我特別對幾位同工說幾句話。因為在中國,許多工作才起頭,不免有許多危險當防備。我們不只在行為上要學習順服,就是在道理上還得學習順服。不然,也要有分門別類像宗派一樣的事發生。比方:你先得一亮光,神說是的,你就甚麼都不顧,一下就傳出去。但是,與你同在的弟兄,並不像你那樣看清楚,你就應當等候得他們的同意再講。不然,就要有分門別類的事發生。你說,是神啟示你的;他說,我沒有看清楚,恐怕是異端。這樣的時候,你就該等候。聖經說,你們要順服神;但是,聖經也說,你們要彼此順服。當弟兄們彼此看法有不同時,不要彼此爭鬥,分裂;可以等候,禱告,慢慢的學習看。讓我說句頂直的話,沒有一件東西能助人有屬靈的進步會過於等候的。如果一直是真的,就等一等還是真的。如果錯了,就更該等候了,幸虧有等候,才沒有作錯。但是,我們若非真捨己,真肯背十字架,就不能這樣。溫柔的等候,是需要神的恩典才能的。我們還得學這功課。

      神的話語,神的旨意,神的命令,無論如何我們都要跟從的。在弟兄姊妹中間,有的問題能等候的,就當等候。但是,如果只顧到老等候,把順服神都丟下了,就又是沒有翻過的餅。許多事只因許多人的不同意,所以也不順服,就是沒有翻過的餅。這件事,既然在道理上頂清楚,在聖經的教訓上頂清楚,不過同時有屬肉體的阻擋,這就不能等待別人的同意才順服。彼此順服有一個界限,就是你存心順服神,他也存心順服神,才有等待的必須。如果季弟兄對某種問題沒有看清楚,要我等一等,我肯。因我知道他是順服神,求神喜悅的人。所以,彼此順服,是在人肯順服的中間才需要的。如果有一個人從來不順服神,等他一輩子,也不能盼望他能同意,就不能等他。不然,就又是沒有翻過的餅,你要被他拖下去了。

      弟兄們,我們在神的面前,要盡力出代價,順服祂。同時,對於弟兄姊妹,需要等候的時候,就還得等候。匹馬單槍的工作,永不是神在教會中的態度。使徒行傳十三章一至三節說,「在安提阿的教會中,有幾位先知和教師,……他們事奉主,禁食的時候,聖靈說,要為我分派巴拿巴和掃羅,去作我召他們所作的工。於是禁食禱告,按手在他們頭上,就打發他們去了。」公會的人就要說,這是按立,這是聖品。但是,教師可以封使徒麼?定無此理。按手,在這裏是我和你有分。舊約時,人按手在犧牲頭上,就是說,牠去是我去,牠死是我死。這裏的按手就是說,他們和巴拿巴、保羅表同情。保羅等是得安提阿的先知和教師的同心才去。所以他後來能回到安提阿,把當初他們被眾人所託蒙神之恩,所作的一切事,都告訴他們,這是一要緊的原則。要順服神,也要順服弟兄。不只當看神如何,也當看弟兄們如何。不只在工作上要如此,在聚會裏也要如此。彼此順服的原則,能帶領我們走頂長的路。我們要順服神,我們也要得弟兄姊妹的同意。

      有一次,我要到一個鄉下去傳福音。那個鄉下,有土匪,有殺人的事。在我快動身前,有兩位年長的姊妹以為我不該去,就把我的船辭掉了,把我所租的房子也退租了。我個人知道是神要我去,但是,我也知道神的旨意要我順服她們。但肉體是頂急的。不過主如果這樣作,也只好順服,後來到底有別的弟兄去,救了多少人雖然我無分,但是,我也夠了。我們當順服主,但是,如果不順服弟兄,就是沒有翻過的餅。總得這面翻一翻,那面也翻一翻,不然,就是沒有翻過的餅。

 

「免得身上分門別類;總要肢體彼此相顧」(林前十二25當我們查哥林多書的時候,我們已經看見甚麼叫基督的身體。我們個人可以有進步,但是,沒有一個進步,不與身體發生關係的。比方吃飯是我的口吃,也就是我這個人吃。能不能說我的口吃飯,我這個人並沒有吃飯呢?我的手作事,就是我這個人作事;我的腳走路,就是我這個人走路。一個肢體有所動作,就是一個人有所動作。我曾說,比方我拿一張支票到銀行去取錢。當行員付錢的時候,我用手去接;他能不能說,我是付給你的,我不能付給你的手呢?你想有沒有這樣的行員呢?我的手接受錢,就是我這個人接受錢,這是誰都承認的。

      聖經中頂緊要的真理是:一個肢體長進,全身就都長進。兩個眼睛看,就是你這個人看;兩個耳朵聽,就是你這個人聽;你的口說話,就是你這個人說話;你的手作事,就是你這個人作事。一個肢體動作,全身就得益處。所以,一個人不能有單獨的生活。一個肢體所有的工作,所有的行為,都與全身發生關係,所以必須彼此相顧。你不能獨立,以為與別的肢體無關。不能因你一人的失敗,叫全身都失敗。眼瞎,就是人瞎了。主說,你該作見證;但是,你作啞吧。你要知道,你一個人的退後失敗,就是全人的退後失敗。吃食物的是口,但得滋養的是全人;嗅香氣的是鼻,但覺得香氣的是全人;聽意樂的是耳,但覺得好聽的是全人。這身體(基督的身體)有一宇宙的看法,也有一地方的看法。在一個聚會中一有虧損,就是教會有虧損。你所吃,所嗅,所聽,怎樣與全身有關係;照樣一個基督徒無論是好是壞,是進步,是退步,也與全教會發生關係。

      我們應當肯孤單的跟從主,同時也當顧到弟兄姊妹的進退。有的人太單獨,匹馬衝鋒慣了,並不管別的弟兄姊妹,他忘了他不過是一個肢體。讓我頂直的說,我們當像一個鷹飛在天空,孤單的順服神;我們也當頂溫柔的等待別的弟兄姊妹,一同走前面的路,一同順服神。

      弟兄們,你們看見了一個肢體與全身所有的關係麼?我說以上的三條,就是要我們看見,甚麼叫個人的生活,甚麼叫公共的生活。我們當保守個人生活的部分,同時對於公共生活的部分也得注意。這一邊,願出任何的代價,好讓神有所得;那一邊,也願出任何的代價,來得弟兄姊妹們的同心。你切不可以為壟斷一切就完了。因為全身並非都是眼,全身也並非都是耳。關乎神一部分的,我們不該取消;關乎人一部分的,我們也不該取消。但願神祝福我們,叫我們知道單獨生活的寶貝。也知道公共生活的寶貝。讓我們不因單獨的生活,廢了公共的生活;也不因公共的生活,廢了單獨的生活。讓我們作一翻過的餅。如果只烤一面,一直不翻,這並非神所喜悅的。―― 倪柝聲《十二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