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主題目錄 |

 

如何勝過嫉妒?

 

【嫉妒是屬肉體的特徵】哥林多前書第三章一節至三節告訴我們,至少有兩種人同時存在教會中間:一種是屬靈的,另一種是屬肉體的。何謂屬肉體?就是在基督裏為嬰孩的。這些人雖得救了,但靈性非常幼小,像嬰孩一樣,甚麼也不懂。屬肉體的光景又如何呢?肉體之中一無良善,舉凡驕傲、嫉妒、分爭、貪婪、荒宴、醉酒、淫亂、惡念等都是出乎肉體(加五19~2124)。保羅特別強調,嫉妒分爭是屬乎肉體的特徵。

    有人說:「驕傲與嫉妒是孿生兄弟。一個驕傲的人,通常會嫉妒別人,自以為了不起,別人都不如自己,也不容許別人比他好;一個嫉妒的人,看別人好就不順眼,覺得只有自己配,別人都不行。有驕傲的地方,一定有嫉妒;有嫉妒的地方,一定也有驕傲。」

    哥林多前書第十三章四至八節講愛的內容最為詳盡,對愛字有七種正面的解釋:愛是甚麼;九種反面的解釋:愛不是甚麼。反面的第一種解釋,就說「愛是不嫉妒」。嫉妒是基於自私心理的最快反應,該隱所以殺死亞伯,就是由於嫉妒,因為神悅納亞伯的祭,不悅納他的祭;他因嫉妒亞伯,而殺死亞伯。所羅門寫雅歌,到了第八章,將愛與恨作對稱的描述,他說:「愛情如死之堅強,嫉恨如陰間的殘忍」(歌八6)。愛情與嫉恨是對立的。箴言也告訴我們:嫉妒是骨中的朽爛(箴十四30)。可見嫉妒的心何等可怕;嫉妒的人,又是何等的痛苦。人為甚麼會嫉妒呢?聖經中有幾個典型的例子,可供我們找出嫉妒的原因和對策來。

 

【嫉妒多由患得患失而來】創世記第三十章一節至八節,這個故事的背景是描寫利亞與拉結是同胞姊妹,同嫁雅各,利亞多產,拉結美貌卻不能生育,因而拉結就嫉妒利亞。拉結所以嫉妒,是因為自己沒有兒女,別人有,就看不順眼,所以心生嫉妒,盼望自己也有。這典型的例子,說明一個原則,就是嫉妒多由患得患失而來。身為基督徒本不該如此,但我們或多或少,都存有像拉結的嫉妒心理。

    拉結見自己不生孩子,就對雅各說:「你給我孩子,不然我死了。」雅各卻說了一句非常寶貴的話:「叫你不生育的是神,我豈能代替祂作主呢?」雅各的意思是說:你能不能生育,權柄操在神的手裏,不在人的手裏,因為兒女是神所賜的產業(詩一百廿七3)。神如果不賜給你,人就沒有這份產業,祂多給,也向你多收取,祂賜給你許多孩子,也交給你許多責任;如果不給你,你反而輕省,沒有負擔。雅各的話,我們可以擴大範圍說:錢財、學位、職業、愛情...等等,任何你所欲得的東西,叫你得不著這些的是神,我豈能代替祂作主呢?這是敬畏神的人所說的話,這種人纔不致於驕傲、嫉妒。我有,不值得驕傲;沒有,也用不著嫉妒,因為這都在乎神。神給你,不給你;多給你,少給你,你都當阿們。我們面對得失有無的問題,應當記住雅各所提供的這個原則,我們就用不著嫉妒了。我們所以會嫉妒,是因為我們愚昧無知;因為我們不明白神的旨意,所以有貪戀、驕傲、嫉妒的心,其實是多餘。主說:「凡栽種的物,若不是我天父栽種的,都要拔出來」(太十五13)。若不是神給的,人縱使用方法手段得到,也終必歸於徒然枉費。

    拉結因為有嫉妒的心在裏面發動,於是不擇手段任意妄為,要雅各與她的使女辟拉同房,結果孩子是得著了,卻並不完美。辟拉為她生兩個孩子,一個叫但,一個叫拿弗他利。「但」是伸冤的意思;「拿弗他利」是相爭的意思。顧名思義,是何等的沒有見證!她生孩子的目的,並不是為榮神益人,乃是為了替己伸冤,為與人相爭,真是何等可悲!相反的,撒母耳的母親哈拿,她本來也沒有孩子,她到聖殿去禱告,神就聽她的禱告,給她一個孩子,就是撒母耳。撒母耳就是祈禱的意思。哈拿沒有孩子,她求告神,神就給她,她又把從神所領受的,再奉獻給神。這纔是真正的奉獻。我們之所以奉獻,並不是因為我們有甚麼可以給神,就像信徒奉獻錢財,千萬記住,不是你有東西可以給神;不錯,你奉獻的錢財是你勞心勞力換來的,不是貪污舞弊來的,但你的心力又從何而來呢?神給你力量,給你健康,給你聰明智慧,給你工作機會,歸根結蒂,一切都是出於神恩。既然如此,我們奉獻給神,乃是理所當然的,沒有可誇的。

    時候到了,神也叫拉結生了孩子;結果孩子是有了,自己也因此喪命。假如她不生育,也許在地上還能存活一段時間。其實兒女的得失有無,與禍福榮辱無關。祭司以利有兩個兒子,一叫何弗尼,一叫非尼哈,這兩個寶貝兒子害死了以利。可見兒女常常成為父母的累贅。希西家王,他是列王記中最好的君王,染病將死,向神哭求,神讓他多活十五年,生了個兒子瑪拿西。瑪拿西是列王中最壞的王。父親最好,兒子最壞。假如希西家不求增壽,沒有瑪拿西,希西家王個人的記錄就潔淨得多了。所以得失有無,不應當成為我們嫉妒的原因。有,感謝主;沒有,讚美神。有無都是出於神,不必嫉妒。

 

【嫉妒乃出於狹窄的心腸】民數記第十一章二十四節至三十節,說到摩西設立七十個長老,替他分勞,治理百姓,一同服事神。其中有兩人,一個叫伊利達,另一個叫米達,當時沒有隨眾到摩西面前來,但聖靈澆灌下來,這兩個人卻與其他六十八個被錄的人一樣受感說話。這事看在約書亞的眼裏,不免嫉妒,便建議摩西禁止他兩個人說話。但摩西責備約書亞說:「你為我的緣故嫉妒別人嗎?」

         約書亞不是為自己,乃是為摩西而嫉妒別人。動機雖不算太壞,但心腸太狹窄,不夠寬宏。所羅門求智慧,神同時也賜給他一個廣大的心。一個智慧人,不一定就有廣大的心;但一個廣大的心,裏面必有智慧。一個人為甚麼心腸狹窄呢?因為他沒有智慧,不能看到那看不見的;他所看到的涵蓋幅度太小,看不到神的旨意,測不透屬天的奧秘,所以人就自私,人就狹窄,出生嫉妒。

    神把諸般恩賜賞給祂的教會,各人應當把神賜自己的一份,好好的運用在聖工上,彼此服事,配搭事奉。在教會中間高舉某一種恩賜,便可能嫉妒別的恩賜。例如,一般信徒最容易高舉站講臺的人。有人說講臺最重要,沒有講臺,就不能吸引人聽道,信道由聽道而來。沒有講,就無法聽;沒有聽,就無法信;不信,就無法得救。所以講臺最重要。表面上看來似乎對,但光是講臺能成為教會嗎?教會是身體,弟兄姊妹是肢體,假如一張臉上面,只有一張嘴,其餘甚麼都沒有,能成樣嗎?一張嘴不能代表一個身體;一個講臺不能代表整個教會,需要弟兄姊妹,大家將所得的恩賜都擺上,配搭事奉,建造基督的身體,使各人在真道上同歸於一,纔是教會的真理。所以我們不應高舉某一個恩賜。

    在教會中間,我們固然不應當為自己嫉妒別人,也不應當為某些人嫉妒別人。在教會中間,我能夠做的事情,多希望人人都能做。我不能做的事,更希望有人能做,補上我的缺欠。我做得不好的事情,但願有人做得比我好,使神得榮耀。我做得很好的事,渴望有人做得比我更好,使神榮上加榮。我相信這是神所喜悅的原則,我們都應該接受。你接受這個原則,你就能勝過嫉妒。我們實在需要一個廣大的心,纔能為主得人,也能夠為主得回我們自己。我們自己也經常會失落,迷惘不知所從,你如果心地廣大,不嫉妒別人,自然會為主得回自己。

 

【嫉妒又因對惡人惡事心懷不平】最後一個使人嫉妒的原因,請看詩篇第三十七篇一節至五節。這裏勉勵我們,不要嫉妒惡人,不要嫉妒那些行不義的人。所謂惡人就是忘記神的外邦人(詩九17)。為甚麼嫉妒惡人呢?因為眼見多少不信主的人,吃喝玩樂,升官發財,飛黃騰達,世路亨通,似乎樣樣都有,凡事都好。心中難免打個問號:「為甚麼?」因為世界本身就是彎曲背謬的,不信神的人也是詭詐不義的;詭詐不義的人,活在彎曲背謬的世界裏,纔能處處適應,絲絲入扣,自然就同流合污左右逢源了。基督徒一發軟弱,便看世人光景,比我們強得多,我們有窮苦、重擔、十字架、疾病,有各種難處,因此嫉妒惡人之心,不禁油然而生,但他忘記將來還有審判為惡人存留,有榮耀為我們預備。

    對付嫉妒,通常我們有兩種態度,一種就是認定他們多行不義必自斃,如果他們還得存留,是因為神的時候未到,就如第二節所說:「它們如草快被割下,又如青菜快要枯乾。」不過這總是太消極,這是律法時代的精神,不足為訓。今天在恩典時代,主已經為我們死了,主已經擺出捨己的榜樣,也勉勵我們愛仇敵。這些惡人雖然逼迫你,對付你,使你吃虧上當,但你仍不要嫉妒他。神所以要擺個惡人在你面前,就是交給你學習的一門功課。你該好好在神前,用主的愛心待他,挽回他,像火中取柴一樣的救他,這是我們為主得人的工作,千萬不應放棄。你說他今天是惡人,你當日又何嘗不惡呢?你不過是惡人蒙恩典罷了,你為甚麼不把今天的惡人帶到神前去蒙恩呢?所以我們不要嫉妒惡人。我們只有在主前,用愛心為他們禱告,這纔是我們應有的態度。

       主耶穌被釘十字架,就是因為猶太人嫉妒祂(太廿七18)。但是主在十字架上,最後還獻出一個不嫉妒惡人的見證,說:「父阿!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作的,他們不知道。」―― 寇世遠《更美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