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主題目錄 |

 

認識『節日』

 

【舊約節日的由來】在舊約聖經裏,神透過摩西設立了一些節日:除了每個星期須守的安息日之外,還有每年須守的七個大節期;而這七個大節期均與安息日有關連。

    當神將以色列民從埃及呼召出來的時候,祂叫摩西對法老說:「容我的百姓去,在曠野向我守節」(出五1)。可見守節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神為甚麼吩咐祂的子民必須守節呢?希伯來書十章一節說:「律法既是將來美事的影兒,不是本物的真像。」歌羅西書二章十七節明說:「節期、月朔、安息日...這些原是後事的影兒;那形體卻是基督。」可見安息日和七個大節期都是基督的影兒,它們從各方面豫表基督的所是和所作;神要祂的子民藉著守節,一面豫嘗將來的美事,與神共享喜樂,一面受引導歸向本物的真像,就是基督。

 

【舊約節日的意義】舊約的七個大節期又稱「耶和華的節期」,它可譯作:「耶和華規定的節期」(利廿三4)。這七個大節期可分為前四、後三兩個系列,即:逾越節、無酵節、初熟節和五旬節為一組,吹角節、贖罪日和住棚節為另一組。

    逾越節豫表耶穌基督是神的羔羊,為了除去世人的罪孽(約一29),被釘十字架上,流血捨命,使信祂的人,在基督裏得以免去神的忿怒(羅五9)。無酵節豫表基督是那誠實真正的無酵餅(林前五8),信祂的人既然領受祂的生命,得成新團,就要對付罪,過無酵的生活。初熟節豫表基督從死裏復活,成為初熟的果子(林前十五2023),信徒在祂裏面得以經歷基督復活的大能,而活在生命的新樣裏(羅六4~5)。五旬節豫表基督在聖靈裏臨及信徒,使他們不只有聖靈初結的果子(羅八23),並且也被聖靈浸成一個身體,就是教會(林前十二13)。這頭四個節期都在主第一次降臨時,得著了應驗。

    吹角節豫表當基督再來時,號筒要吹響,以招聚神四散的子民(賽十一12;廿七13;太廿四31)。贖罪日豫表當耶和華的日子來到時,以色列全家都必愁苦、悲哀,神也要洗除他們的罪惡與污穢(亞十二10~十三1)。住棚節豫表在世界的末了,基督要在地上建立千年國度(啟十一15;二十4),最終引進新耶路撒冷,神的帳幕在人間(啟廿一3)。這末三個節期,要應驗於主第二次降臨的時候。

    這七個大節期都與安息日有關連,意思是說,一切都是基督親自成就的,我們不必靠自己去得救、脫罪、勝過死亡、建造教會,我們只要完全把自己交託給祂,而進入基督所為我們成功的,就能享受真安息;並且祂還要帶領我們,將來進入祂永遠的安息裏。

 

【新約信徒須否遵守舊約節日】在新約聖經中,只有在新舊約的過渡時期,即教會正式產生之前,在四福音書裏和使徒行傳的開頭記載,主耶穌和祂的門徒曾依著猶太人的傳統習慣,過住棚節(約七章)、逾越節(太廿六17~19)、五旬節(徒二1)。但自從教會產生之後,除了信徒每逢七日的第一日聚會、擘餅、捐獻(徒廿7;林前十六2)之外,再無任何過節的跡象。因此我們相信,新約信徒並無遵守舊約節日的必要。

    使徒保羅告訴加拉太人說:「你們謹守日子、月分、節期、年分,我為你們害怕;惟恐我在你們身上是枉費了工夫」(加四10~11)。保羅在這裏為加拉太的信徒擔憂,因為他們身為外邦人,竟然受了猶太主義的影響,也按照舊約律法上有關的禮儀規條,遵守那些節日。從保羅這段責備的話,我們可以得到兩個結論:第一,新約的信徒已經從守日的規條上得著了釋放,可以不須遵守舊約的節日,因此不必為不守日而感到不安;第二,我們若回去謹守舊約節日的禮儀規條,恐有捨本逐末,憑著字句而不憑靈之虞(林後三6)

         保羅又對羅馬人說:「有人看這日比那日強,有人看日日都是一樣;只是各人心裏要意見堅定。守日的人,是為主守的」(羅十四5~6)。這是因為在當時的羅馬教會裏面,有不少的猶太信徒(參羅十六3~15),他們之中有些人在信主之後,仍難放棄遵守安息日的習慣,或許也有些人想把守安息日的規條應用在主日上,以致各人的看法不同。保羅在這裏似乎容許猶太信徒守日,並且鼓勵他們心裏要意見堅定,顯然與他在加拉太書上的話有矛盾。但我們必須瞭解他說這段話的用意:

    ()羅馬書第十四章的主旨是在勸勉信徒要彼此接納。

    ()根據前後文的意思,那些守日的人,和只吃蔬菜的人一樣,是屬於信心軟弱的。

    ()信心剛強的人,即不守日的人,為著神國的緣故,要接納守日的人,而不可彼此論斷。

    ()守日或不守日,各人要向神尋求引導,直至心裏清楚並坦然,堅定己心,為主守或不守,將來各自向神交賬。

    由上述用意看來,保羅絲毫無提唱守日的意思,他只是容忍各人照信心的程度,而有不同的看法(羅十二3)。按照保羅的信心程度,他內心並不以守日為然。因此,新約信徒仍毋需遵守舊約節日。

   

【新約信徒要活出舊約節日的實意】()逾越節:一週過一週,擘餅記念主,活出祂的救恩,不再在世界裏服事這世界的王,而在教會中事奉神。

    ()無酵節:天天享受基督和神的話,靠著祂的生命和真理,除去裏面一切的罪,並外面一切的異端道理教訓。

    ()初熟節:在基督復活的大能裏,不斷經歷更新與變化,直至全人被帶到復活的境界裏,吞滅老舊與死亡。

    ()五旬節:好好享用並飲於聖靈,使我們在身體(教會)裏被建造起來,如同五旬節所獻的那兩個有酵餅(豫表外邦和猶太教會),獻給神,叫神得著滿足。

    ()吹角節:一面儆醒等候主的再來,一面與神的眾兒女一同聚集(來十25),作基督身體合一的見證,在身體裏打屬靈的仗(弗六11~17)

    ()贖罪日:不但為自己,也為教會全體的光景而哀慟(太五4)、認罪、痛悔;求主使我們恢復起初的愛,行起初所行的事(啟二4~5)

    ()住棚節:深深的體認到我們在地上不過是寄居的,我們的肉身也不過是暫時的帳棚,所以不要眷戀地上的事物,也不要過分珍惜自己,而要轉眼注目於那更美的家鄉(來十一16),和天上那永存的房屋(林後五1)

   

【新約時代可否有節日?】在新約聖經中,只有信徒同過主日的事實記載,而無如何遵守主日的教訓與規條。因此,新約信徒對待主日,不可如同過舊約的節日一樣。我們在主日聚會、敬拜神,只要沒有所謂「主日崇拜」的一些外表禮儀和規條,就絕不是保羅在加拉太書所指責的「謹守日子」。可惜今日有些教會,竟然仿效天主教的彌撒儀式,採用某些崇拜節目,行禮如儀,流於外表形式,而缺乏屬靈的內涵實際,這正是保羅為加拉太人所擔憂的。

    兩千年來,隨著基督教歷史的演變,漸漸地引進了一些新約節日的傳統習俗,頗多基督教團體慶祝受難節、復活節、升天節、感恩節、聖誕節等,在各節日慶典中,充滿了慶祝的活動。贊成新約教會應有節期的人,他們的主要論點可歸納如下:

    ()節慶是一種歡樂的表現,藉此神人同樂,使眾人被歡樂的氣氛感染,受鼓舞、加添心力,來度餘下艱辛平淡的歲月。

    ()節慶也是感恩、謝恩的流露,藉此使神得著稱頌與榮耀,使人觸動屬靈的深思與感懷,因而有更新的奉獻。

    ()節慶又是信仰的具體宣告和見證,藉此向世人傳揚福音。

    ()節慶既然具有積極的屬靈意義,所以只要不流於世俗的狂歡,和異教的作法,便不但無可厚非,反應贊助推廣。

    認為新約教會不該有節期的人,他們的看法也可歸納如下:

    ()需要藉節慶來歡欣、感念、見證,即是信心軟弱的一種明證;信心剛強的人則常常喜樂、凡事謝恩、行事為人與基督的福音相稱、不論得時不得時務要傳道(腓四4;帖前五1618;腓二27;提後四2)

    ()今日教會的節期,並不是神在聖經裏所規定的,都是出於人的,有如舊約以色列王耶羅波安私自定日子,立作節期(王上十二33)。神既在新約裏不曾明定節期,顯然祂並沒有意思要我們藉節慶來激動人心,以達成那些屬靈的目標。

    ()正如猶太人將「耶和華的節期」,轉變成「猶太人的節期」(約二13;五1;七2)、「你們的節期」(賽一14),因而惹神憎惡;現代的節期都是「基督教的節期」,而不是「神的節期」,如何能討神喜悅呢?

    ()節慶的活動,不止摻雜了一些異教之風,而且也隨從了一些世界的習俗和作法,在此同流合污的情況中,還奢談甚麼「為主作見證」呢?

    ()信徒雖然已經蒙恩,但肉體的情慾仍未完全除去。節慶有助長肉體的行為之嫌,一不小心,難免淪為放縱情慾的機會。事實證明,此項顧慮並非無的放矢。

 

【信徒對節日該有的態度】()不強求看法的一致:新約信徒對節日的看法,因信心的程度不同,和靈命長進的程度不同,而從主有不同的領受,這是必然的情形,所以不要強求別人和自己有同樣的看法。

    ()不可彼此批評論斷:各人為自己從主所領受的向主負責,為持不同看法的人禱告,用愛心彼此寬容接納,而不可批評論斷。編者本人比較傾向於接受「不守日」的看法,但也無意定罪「守日」的人。

    ()要避免走極端:守日的人不可流於世俗形式化,不守日的人不可變成屬靈的怪物。

    ()要有屬靈的實際:基督是任何節日的內容與意義;若是可能,我們應追求天天在祂裏面「過節」,天天經歷並享受祂作節期的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