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主題目錄 |

 

認識『屬靈的恩賜』

 

【甚麼不是恩賜】我們在認識「屬靈的恩賜」之前,必須先認識甚麼不是「恩賜」:

    ()「恩賜」不是天然的才幹:任何非基督徒,甚至敵擋基督的人,也都有他們天然的才幹與特長。這種在肉身方面與生俱來的才能,算不得是「屬靈的恩賜」。

    ()「恩賜」不是個人的學識與技能:各人在還沒接受救恩之前,可能按自然的機會際遇,各受不同的造就而有不同的學識、技能,這些並不就是「聖靈的恩賜」。

    ()「恩賜」不是個性的傾向與興趣:常有人把認識自己的性格與興趣,當作就是神所給他的「恩賜」,以致將自己的喜好代替了神的託付。但神的託付不一定按人的志趣,而是按神無容置辯的定旨。

 

【恩賜的意義】有了上面的認識作基礎,我們可以來看甚麼是「恩賜」:

    ()恩賜是神特殊的恩典:「我們各人蒙恩,都是照基督所量給各人的恩賜;所以經上說,祂升上高天的時候,擄掠了仇敵,將各樣恩賜賞給人」(弗四7~8)。「屬靈的恩賜」是基督藉十字架勝利而賞賜給那些信靠祂十架救恩的人。「恩賜」既然是一種賞賜,它乃是神賞給各人的特殊恩典,不是神給一切人的普通恩典。

    ()天賦才智可成為恩賜:一個人信主之後,若是將自己原有的才幹、學識、技能、完全奉獻在十字架的祭壇上給神使用,這一切就都可能變成聖靈要給他事奉所需「恩賜」的一部份,卻不一定就是神所特別要交付給他的「恩賜」。神所給人特別的事奉「恩賜」,必與神給他個人的託付有關。

    ()恩賜是暫時性的禮物:「聖靈的賜與」(gift)和「聖靈的恩賜」(gifts)有別。前者是指永生(羅六23)和預嘗永遠產業的憑據(林後一22,五5;弗一14),永久且普遍性地,按著「均一」的原則,賜給所有的信徒;後者是指聖靈的運行,為要成就不同的事工,暫時(它們終會過去)和片面地,按「不均等分配」的原則,賜給某些特定的信徒。

    ()恩賜是工作性的禮物:「聖靈的果子」(fruits)和「聖靈的恩賜」(gifts)相異,兩者隸屬於不同的範疇。前者是聖靈藉個人內裏生命的漸長與成熟,而表顯於外的榮美;後者是聖靈為因應外在工作的需要,額外分給各人的一份禮物。

 

【恩賜的由來】信徒得著「恩賜」的由來如下:

    ()聖靈隨己意直接分給各人(林前十二11):這是說到「恩賜」的源頭乃是聖靈;賜給甚麼種的恩賜,以及賜給甚麼人,主權在於聖靈。

    ()聖靈藉別人的按手賜給的(提前四14;提後一6):這是說到「恩賜」的管道乃是代表基督身體的使徒和長老,他們為著身體的需要而按手禱告,向神祈求,神也垂聽他們的禱告而賜下「恩賜」。但這並非意味著「恩賜」可以承傳;賜給與否,主權在神而不在人。

    ()神在人心中運行,使其明白而運用「恩賜」(林前十二5~6;腓二13):這是說到神先有某一特定的旨意,需託付祂所揀選的人去執行,便在那人心裏運行,使其有特別的工作負擔,而聖靈也將「恩賜」(工作的能力)顯明在他身上(林前十二7;弗三7),因而得以完成神的託付。

 

【恩賜是否追求得來的?】靈恩派的人注重追求「屬靈的恩賜」,特別是那些具有神奇能力的「恩賜」,其最大的根據是:「你們要切切的求那更大的恩賜」(林前十二31)和「你們要...切慕屬靈的恩賜...當求多得造就教會的恩賜」(林前十四112)這兩處經節。要正確瞭解這兩處聖經的真正意義,必須先全面瞭解林前十二至十四章的背景和涵意。

    使徒保羅所以會在此提到屬靈的恩賜,乃因哥林多人寫信問保羅一些問題(林前七1),其中包括嫁娶、吃祭偶像之物、蒙頭、主的晚餐和屬靈的恩賜等等。保羅是就著他們的問題和他們的程度來回答,因此含有遷就和讓步的意味。

    哥林多人以為有了恩賜就是屬靈的人,但保羅特意把「屬靈的」(林前十二1,十四112,原文沒有「恩賜」兩字)和「恩賜」(林前十二49283031)分開。「恩賜」固然是聖靈的賜給,但是有「聖靈的恩賜」,並不一定就是「屬靈」的(參林前一7,三1)

    哥林多人喜歡追求那些神奇性的「恩賜」,並在會中炫耀,保羅除了指出神奇性的「恩賜」不如教導性的「恩賜」(林前十四519),並限制他們在聚會中發表神奇性的「恩賜」(林前十四27~28)之外,又遷就他們追求「恩賜」的心願,鼓勵他們倒不如切慕和追求那多得造就教會的「恩賜」。保羅在這裏有「與其你們追求那些,我寧願你們追求這些」的讓步意味。難怪保羅在別的公眾書信中,並沒有鼓勵信徒追求「恩賜」。

 

【恩賜的種類】根據聖經,「屬靈的恩賜」的種類如下:

    ()使徒(弗四11;林前十二28):具有聖靈的能力,奉神呼召,被差遣到處傳揚福音,並建立新教會的人。

    ()先知或說預言(弗四11;林前十二1028;羅十二6):有聖靈的感動,能宣講神的啟示和信息,以造就、安慰、勸勉信徒的人。

    ()傳福音的(弗四11):對傳揚福音特別有負擔和才能,能深入人群中引領人相信主的人。

    ()牧師和教師或作教導的(弗四11;林前十二28;羅十二7):具有特別的膏抹,能牧養信徒並教導別人的人;前者偏重對信徒靈性的餵養與照顧,後者偏重對真理認識上的造就與實踐。

    ()行異能的(林前十二1028):具有神奇的能力,能在特定的情況中行超自然奇事的人;此項「恩賜」又可細分為醫病、說方言、繙方言和其他各種異能。

    ()作執事或治理事的(羅十二7;林前十二28):具有忠心與見識,能條理分明,處理教會中的事務,服事全體會眾的人。

    ()治理的(羅十二8):原文含有「帶領、管理、照顧人」之意,指具有領導才能,能帶領他人,一同完成神所託付的使命的人。

    ()幫助人的(林前十二28):有愛心,能甘心樂意地,盡力幫助並供給別人的需要的人;此項「恩賜」又可細分為勸化(或作安慰)的、施捨的、憐憫人的(羅十二8)

    ()智慧的言語和知識的言語(林十二8):指能參透神奧秘的智慧,用聖靈所指教的言語,向信徒解釋屬靈的事(林前二6~13)的人。

    ()信心(林前十二9):裏面的眼睛明亮,能看清屬靈的事物,並掌握神的話語和應許,確信絕不至落空,時常經歷神的信實的人。

    (十一)辨別諸靈(林前十二10):指能分辨神的靈、人的靈或邪靈的人。

    上面列舉的眾多「恩賜」並不完全(彼前四10有「百般恩賜」的說法),同時有些「恩賜」無法劃分清楚,有些是重疊的;有時一個人或同時擁有兩種以上的「恩賜」。而所有的「恩賜」都是屬於「言語恩賜」和「工作恩賜」兩種基本類型。當然這兩者在教會生活是分不開的,而且是相輔的。

 

【恩賜的目的】「恩賜」的種類和功用不同,目的卻是叫眾人得益處:

    ()造就自己(林前十四4)

    ()造就教會(林前十四4)

    ()成全聖徒,建立基督的身體,就是教會(弗四12)

    ()幫助福音工作(太四23~24)

    ()使眾人敬畏主(徒二43)

    ()證實所傳的道(可十六20)

    ()印證神的同工(來二4)

 

【如何運用恩賜】在運用「恩賜」時,宜注意如下的原則:

    ()要先將身體完全奉獻給神(羅十二1):如此纔能有效的運用「恩賜」,榮神益人。

    ()要察驗神的旨意(羅十二2):要按神的旨意而行,既不超前,亦不落後。

    ()要看自己合乎中道(羅十二3):不要自視過高,超過自己信心大小的程度。

    ()要與別的肢體聯絡配搭(羅十二5):在運用自己的「恩賜」之時,也要尊重別人的「恩賜」。

    ()當照著信心的軌範(羅十二6原文),並按著神的聖言講說(彼前11):運用「恩賜」不可違背真理的道。

    ()要專一、誠實、殷勤、甘心地作(羅十二7~8):不可三心兩意,也不可半途而廢,凡事從心裏作。

    ()要成全別人,使各盡其職(弗四12):盡量使身體中的肢體都能發揮其功用。

    ()要以造就教會為前提(林前十四12):運用「恩賜」顧到別人的益處,為著眾人著想。

    ()必須規規矩矩按著次序行(林前十四3340):切忌使聚會混亂。

    ()要按著神所賜的力量服事(彼前四11):不可倚靠自己的才能和力量。

    (十一)要時時如火挑旺已得的「恩賜」(提後一6):不要讓「恩賜」睡著或隱藏起來。

    (十二)要在剛強、仁愛、謹守(或清明)的靈裏運用「恩賜」(提後一7):不可膽怯懦弱,反要剛強壯膽,憑著聖靈所賜的能力,以愛心謹慎行事,不偏左右,也不過或不及。

 

【信徒對恩賜該有的態度】()不強求「恩賜」(參徒八20),也不輕忽所得的「恩賜」(提前四14),反要盡力照所得的「恩賜」彼此服事(彼前四10)

    ()安於自己所領受的「恩賜」,同時欣賞別人的「恩賜」(林前十二14~27)。但切莫高抬特別有「恩賜」的人過於聖經所記,免得自高自大,貴重這個,輕看那個(林前四6)

    ()若只關心表現「屬靈恩賜」的程度,而忽略了「聖靈的果子」(加五22~23),就與神給我們「恩賜」的本意相違。比方:沒有愛心的「恩賜」就算不得甚麼(林前十三1~3)

 

【對恩賜錯誤的觀念和態度】()專門留心超自然的「恩賜」,以其作為已得著聖靈充滿的記號。如果沒有得到,就自暴自棄;如果一旦得到,就為自己感謝神,又覺得別人的光景可憐,在下意識中產生了優越感,而不自覺地驕傲起來。

    ()一直在等待著要知道他自己到底有甚麼「恩賜」,纔肯在教會中事奉;或是雖然已有了崗位,卻不投入,不盡心。因他認為自己的「恩賜」可能不在這方面,不知不覺中,會在心裏埋怨帶領的弟兄,沒有給他適當的配搭,所以雖然事奉,卻不甘心樂意,做起事來既不起勁,也不用勁。

    ()誤以自己的性格喜好為「恩賜」,而不肯承擔他自己喜歡之外的事工,結果,在教會中多年,白白錯過了許多事奉的機會,還自以為是「懷才不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