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主題目錄 |

 

第十章  基督何時再來與再來的豫兆

 

    聖經所記載的豫言中,關於世界末日與基督再來之前,必須應驗的條件,最主要的有三:

    (1)「這天國的福音,要傳遍天下,對萬民作見證,然後末期纔來到。」(太二十四14)

         (2)「我在怒氣、忿怒和大惱恨中,將以色列人趕到各國,日後我必從那裏將他們招聚出來,領他們回到此地,使他們安然居住」(耶三十二37)「你們可以從無花果樹學個比方;當樹枝發嫩長葉的時候,你們就知道夏天近了。這樣,你們看見這一切的事,也該知道人子近了,正在門口了。」(太二十四32~33)

         (3)「一七之內,他必與許多人堅定盟約;一七之半,他必使祭祀與供獻止息。那行毀壞可憎的如飛而來」(但九27)「你們看見先知但以理所說的,那行毀壞可憎的,站在聖地」(太二十四15)「那日子以前,必有離道反教的事,並有那大罪人,就是沉淪之子,顯露出來;他是抵擋主,高抬自己,超過一切稱為神的,和一切受人敬拜的,甚至坐在神的殿裏,自稱是神。」(帖後二3~4)

 

      壹、天國的福音要傳遍天下

 

    以上的三大條件中,第一項天國的福音,雖然經歷了羅馬十個王的大逼迫,不但未被撲滅,反而越加廣傳,至終連羅馬皇帝也相信耶穌。如今已傳遍天下,無論是民主國家,共產極權無神論的國家,未開化野蠻的國家,或是深山,或是天涯海角,或是沙漠曠野,或是冰天雪地,凡是人跡所到之處,都可以聽到福音,都有人相信耶穌。所以這個條件的要求,是已經符合了。

 

      貳、以色列復國

 

    第二項以色列國要復國豫言的實現,實在神奇無比。約在公元前六百十七年左右,先知耶利米曾豫言說,以色列人不但會遭遇到亡國之厄運,且會被趕散到世界各國,被拋來拋去,在各處成為凌辱、笑談、譏刺、咒詛。但是日後會復國,在原居住地安然居住。後來於公元前六百零六年,以色列人果然亡於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手中,被擄到巴比倫。等到巴比倫亡於瑪代波斯之後,於公元前五百三十六年,波斯王古列允許以色列人回到迦南地居住。茲後易主數朝,淪為希臘及羅馬等國家的殖民地,受異國的統治。當主耶穌降生時,是在羅馬的統治之下。以色列人因為拒絕承認耶穌就是他們素來等候的救主彌賽亞(就是基督),多方設計陷害祂,想要除滅祂,甚至把祂釘死在十字架上。因此,他們受了咒詛,遭了神的忿怒。主耶穌要被賣之前曾豫言說:「巴不得你在這日子,知道關係你平安的事。無奈這事現在是隱藏的,叫你的眼看不出來。因為日子將到,你的仇敵必築起土壘,周圍環繞你,四面困住你,並要掃滅你,和你裏頭的兒女,連一塊石頭也不留在石頭上。因你不知道眷顧你的時候」;「你們看見耶路撒冷被兵圍困,就可知道它成荒場的日子近了...他們要倒在刀下,又被擄到各國去。耶路撒冷要被外邦人踐踏,直到外邦人的日期滿了」。

    主親口說的豫言,後來很奇妙地應驗了。公元七十年四月,羅馬提多太子帶領著他精練的十萬軍隊進攻耶路撒冷,以色列人頑強守城抵抗。若非因內亂,提多永不得進城。他雖然戰勝了以色列人,他仍存心盼望保存聖殿和裏面的一切。但悲慘的時刻終於來臨,有一個羅馬兵丁,站在他一個同伴肩上,拋入一枝火把在聖殿朝北的門裏。一陣大風將這火吹開了。在這個烈火中,被圍困的以色列人和圍困人的羅馬兵丁,都在掙扎中一同滅亡了。美麗堂皇,堪稱為全世界最榮耀的古蹟,在一場大火中被毀掉了。聖殿的金器,因為大火的高溫融化,流入石頭與石頭之間的縫隙。羅馬的兵丁為要得到金子,就把所有的石頭搬開,到處尋找。因而應驗了「沒有一塊石頭留在石頭上不被拆毀了」的豫言。

    再過五十年之後,以色列為反抗羅馬,又被殺死五十萬人,因此有很多人逃往各地散居於列國之中。主耶穌又說:「他們要倒在刀下,又被擄到各國去,耶路撒冷要被外邦人踐踏,直到外邦人的日期滿了。」這意思就是說,這聖殿的重建,應等到被外邦人統治的日期滿了,以色列復國之後纔能實現。

    在公元三百六十年左右,曾經有一個名叫朱理安的作了羅馬的皇帝,他是反對聖經最激烈的,想盡辦法打倒基督教的人。當他讀到路加福音第二十一章二十四節這段記載時,他就決定用皇帝的財富權勢,重建耶路撒冷的聖殿。因為他想,現在是羅馬統治以色列的時候,若能在以色列尚未復國之前就重建聖殿,等於證明聖經的記載不可靠,可令大家不相信基督教。他就命令一位大臣名叫阿力匹阿斯,負責建造聖殿的工程。除他以外,巴勒斯坦總督也很熱心贊助這個舉動;再加上反對基督教的猶太教徒的合作,建殿理應勢如破竹。因此,朱理安皇帝的建殿計劃的實現,似乎指日可待。但是人力怎樣能抗拒神的定規呢?當工程開始進行時,忽然有可怕的火球,由鄰近聖殿基地之處噴射出來,不容任何人靠近工地,頑強抗拒施工的企圖,直到建造聖殿的工程被迫取消為止。這件事很明顯地證明,聖經確實是出於神的,不容任何人蓄意推翻,甚至地上最具權勢的執政者也不能。

    以色列人居住的迦南地,就是現今的巴勒斯坦地。該地雖然果如先知的豫言,不斷的遭遇兵災,刀劍不離開他們;但若是沒有其他的因素配合,以色列人也不至於完全拋棄故鄉故國,遠走他鄉,以致使那地變成為荒場,全然荒涼。他們也不至於被趕散到世界各國,被拋來拋去,飽嘗辛酸苦辣的滋味。因為兵災是可以作短暫的躲避,俟亂定後還可以回老家重建家園;這就是所謂的「國破河山依在」。甚至當元朝得勢,建跨歐亞兩大洲之大汗國時,不只中原漢民族被蒙古騎兵蹂躪,連蘇俄、中東、歐洲許多國家民族,也曾經被其淫威摧殘過。但也未見任何民族被拋散在世界各國中。以色列人背離故鄉,最主要的原因是:自從公元七十年耶路撒冷城被羅馬毀滅之後,那地受了咒詛,約有一千八百多年,神停止降秋雨、春雨在那地,以致本為肥沃之地,因缺水變為不毛之地,無法使人生存,而成為世界著名之廢墟。

    原來迦南地不像埃及地,埃及人的指望是靠尼羅河的水來灌溉。以色列卻是靠天上降下的雨來滋潤地。若神降春雨、秋雨,就定規有豐收。若是天乾旱,結果就是鬧饑荒。一個特別依賴雨水來滋潤地土的國家,若雨水斷絕,是極易招致災害的。就地質而言,巴勒斯坦地方,幾全為白堊石灰石層所構成。以農事方面而言,這種地質是很適宜的。在巴勒斯坦的陽光熱力燻蒸之下,灰石比他種岩石易於分解,而迅速成為地裏豐富的養料,使地成為永遠的沃土。在常有暴雨的巴勒斯坦,海綿性的石礫地,比任何土壤易於吸收地下無窮盡的水分,以滋養深根的苗,因此,植物雖半年無雨水,亦能在烈日炎暑之下繼續繁茂。這就是從前迦南地被稱為流奶與蜜之地,一挂葡萄需兩個人用扛抬著的緣由。神停降春雨、秋雨,一面迫使以色列人被拋散在世界各地,以應驗了神藉眾先知的口所豫言的話;一面乃是為以色列人保存該地,不致成為其他民族願意耕耘而佔有。巴勒斯坦多年以來果樹毀壞,田地荒蕪,荊棘遍地,路無行人,懶惰的土耳其人後來雖佔據該地,不能、也不肯與惡劣的氣候所產生的困難奮鬥。這種情形,正說明了為何該地容易被以色列人購回。這就是神為著祂的百姓,保存巴勒斯坦地的方法。

    至於究竟以色列人要在國外漂流多久,何時纔算耶路撒冷被外邦人踐踏的日期滿了呢?在過去漫長的歲月當中,這個應許得以應驗的日子似乎很渺茫,遙遙無期。在過去一千八百多年當中,耶路撒冷曾經先後落在羅馬人、敘利亞人、十字軍、蘇丹撒拉丁、埃及人、基督徒、回教徒,與土耳其人手中。當以色列人尚散居在世界各國時,神把少數清心愛神的以色列人聖別出來,他們從舊約聖經中看到了神將來要讓他們復國的應許,因此就抓住了神應許的話,進行所謂的「郇山運動」,一心一意要歸回他們的祖國。他們在約但河邊挖井尋水,住在那裏晝夜禱告,呼求神早日成全復國的應許。當最初發起這個運動時,許多以色列人加以譏笑。但這個運動漸漸引起了響應。當中卻發生了一件意外的事,就是土耳其政府從此禁止以色列人在巴勒斯坦置產。後來土國鬧革命,政權落入青年派之手。這時蘇丹(就是土王),因財源缺乏,就允許以色列人在巴勒斯坦置產。以色列人回祖國的移民運動,就從此成為熱潮。海口逐漸擴大,船舶將日用品運到以色列海岸去,人口也驟增。一八二七年,耶路撒冷城人口僅有五百;一八八二年,人口增至二萬四千,其中以色列人四千;到了一九一零年,耶路撒冷鄰近一帶又增加了大約十萬人,其中的五分之四,就是大約八萬人是以色列人。

    這個郇山運動,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被阻止了。但神自己來開一個敞開的門,以成就祂的旨意。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土耳其人加入德國方面作戰,企圖控制波斯灣一帶的油田,乃經由蘇彝士運河而攻埃及。英國不得已,纔派兵遠征米所波大米,以確保油田利益,並進攻巴勒斯坦,使其脫離土耳其勢力。當時,以色列人有數十萬青年人幫助協約國作戰。結果,協約國方面戰勝了德國及土耳其的聯盟。戰後,巴勒斯坦地就脫離了土耳其的管轄,成為英國的託管地。由於寄居英國的以色列人對英國頗有貢獻;其中的一位就是韋斯曼博士,他對於英政府及國際聯盟都有很大的貢獻,英政府對他非常感激。英政府因此決定大力扶持以色列人回巴勒斯坦地,並且擬把耶路撒冷交還給以色列人,於是寫信給韋斯曼博士透露此意願。因為他那時在耶路撒冷郇山委員會擔任幹部,正熱烈地籌備以色列人的回國事宜。

    據英國巴勒斯坦委員會機關報載:「以色列人把這項宣佈比作波斯王古列的諭示,該諭示曾使以色列人第一次的漂流結束。」

    「當這消息傳遍時,以色列人感到空前的興奮,我們應當回想以斯拉的日子也是這樣。這正像復活一般,以色列人的各團體、會堂、友誼會、職業公會,為這民族解放的動力,立即表示非常感激,向英政府重伸敬意。」

    雖然戰後,以色列國並未立即得著復國,但和約已劃巴勒斯坦由英國暫時託管,俟以色列人建國時,歸還給他們。且於公元一九二九年,在國際同盟裏成立了猶太局。神也垂聽了以色列人的禱告,興起了環境,印證他們的信心已蒙悅納,就在戰後,解除了那地歷經一千八百餘年的旱災,按時賜下春雨、秋雨,(雖然從十九世紀末,已略有降雨之事,但尚未回復正常),使土地再轉為肥沃,適合供人居住。以色列人在巴勒斯坦地的移民徙置工程也恢復了。一九四零年羅斯福和邱吉爾的會談,作成以色列復國的決議。這些環境上的配合,引起了散居在世界各地的以色列人熱烈的響應,特別是獲得移居在美國,擁有雄厚經濟實力的以色列人的支持。他們投資爭購巴勒斯坦各地區的土地,且有組織地大量移民,以高明的經營才能,使本為荒涼之地再度繁榮起來,奠定了復國的基礎。

    公元一九四八年,聯合國達成協議,正式宣佈以色列國的復國。以色列成為第六十個加入聯合國的國家。以色列人因有金錢的後盾,又有全國民眾齊心努力,埋頭苦幹的精神,復國不久,就建立了一個現代化、且國防力很強盛的國家。至此,基督再來之前該應驗的第二個條件已經實現了,並且是應驗在我們的眼前,叫任何人都無可否認。以色列人歷盡了滄桑,終於實現了復國的夢。一度曾經枯乾了的無花果樹(就是以色列國的國徽),樹枝發嫩長葉的時候到了,我們知道夏天近了。這樣,我們看見這一切的事,也該知道基督再來的日子近了。

 

      參、訂立和約和重建聖殿

 

    唯一剩下尚未應驗的條件,就是先知但以理所說的豫言,敵基督會表示與以色列人友好,與他們訂立和約、蓋聖殿。經上說:「一七之內,他必與許多人堅定盟約;一七之半,他必使祭祀與供獻止息。那行毀壞可憎的如飛而來,並且有忿怒傾在那行毀壞的身上,直到所定的結局。」

    究竟甚麼叫做「一七」?「一七之半」?行毀壞可憎的,他到底是誰?現在讓我們來看第三個條件──將來必成的事。

    以色列復國,附帶產生了巴勒斯坦難民的大難題。在以色列人亡國之前,阿拉伯人只是一個弱小的游牧民族,沒有固定的居所,到處游牧。後來,這民族的人口漸漸增多,遍佈於中東一帶各國;其中的一部分於以色列亡國之後,趁虛在巴勒斯坦游牧,仍過著很落後的原始游牧生活。他們的信仰是一神教,它發源於舊約聖經,蛻變而形成回教;其實他們所敬拜的阿拉神,就是以色列人所敬拜的耶和華神。他們因為過著游牧生活,故沒有置產和生活於固定居所的觀念。巴勒斯坦的大部份土地,是屬於國王,或是國有的。後來,巴勒斯坦各地區的土地,逐漸被資本雄厚的以色列人購回。起初,以色列人因為人力有限,並不急於主張土地所有權,故那些游牧民族尚有草原可供牧羊,不大關心以色列人置產對他們的嚴重後果,雙方尚能相安無事地渡過一段時期。但是等到以色列復國之後,開始施行大規模且有組織的土地改革,屯耕計劃,興建土木,開設工廠。因而那些原寄居於巴勒斯坦的游牧民族,發覺能讓他們牧羊的草原越來越少,且土地不屬於他們,很難再維持生活。他們為時勢所逼,逐漸流亡於鄰近回教國家,其中最多的乃是黎巴嫩,所以就成為巴勒斯坦難民的大本營。

    這些圍繞著以色列國周圍的回教國家,基於回教共同的宗教信仰,把以色列人視為共同敵人,不承認以色列人的生存權。阿拉伯各國,一面援助巴勒斯坦難民的復國運動,一面對以色列國虎視眈眈,擬伺機摧毀。在以色列這一面而言,復國當初,他們的首都耶路撒冷還沒有完全收回,有一半的土地還在他們敵人之一──約但國手中。以色列人對於耶路撒冷是勢在必得,他們必須收回耶路撒冷,在舊殿的地基上重建耶和華的聖殿。重建聖殿是以色列人舉國一致的誓願,也是神的應許,更是將來基督再來之前必先實現的條件之一。帖撒羅尼迦後書第二章說:「將來敵基督,那大罪人,就是沉淪之子,顯露出來;他是抵擋主,高抬自己,超過一切稱為神的,和一切受人敬拜的,甚至坐在神的殿裏,自稱是神。」因為現在還沒有耶和華的聖殿,所以重建聖殿,是為要應驗經上的豫言所必須的條件之一。這就難怪舉世的人,皆視中東為隨時會爆炸的火藥庫。阿拉伯人及回教國家,想要摧毀以色列國;而以色列人,想要從他們的手中奪回耶路撒冷。這就是導致爆發數次中東戰爭,至今尚動盪不已的因素。

    公元一九六七年,這些回教國家發動了戰爭。而以色列人,在那一次被公稱為「六日戰爭」中,竟然打敗了埃及、敘利亞為首的十倍以上的敵人,把耶路撒冷從阿拉伯人的手中奪回了。回教國家雖然以禁止石油輸出為武器,企圖影響世界各國的經濟,迫使聯合國出面施壓,企圖使以色列放棄耶路撒冷。但是以色列國寧願放棄其他佔領地,無論如何也不肯放棄耶路撒冷,因為重建聖殿與以色列復國並重。以色列人早已將建殿的材料準備好了,舊殿根基的正確位置也已完成勘察測量,他們現在所等候的,就是為著重建聖殿必需的一段和平時期。如果沒有達成和約,阿拉伯人的阻擾是顯而易見的。現代武器的破壞力甚大,一個飛彈就足夠摧毀聖殿,而使重建工程的努力歸於徒勞無功。

    所以,第三次中東戰爭之後,以色列國就開始與回教眾國家尋求和平共存的途徑。他們不惜放棄廣大的西奈佔領地,而尋求和平。神也興起環境,回應了以色列的努力。首先軟化態度的,乃是幾次中東戰爭中的回教集團領袖埃及,接著就是約但和黎巴嫩。巴勒斯坦游擊隊總部,就是因此被迫從黎巴嫩境內撤走。甚至敘利亞的態度也軟化了一些。伊拉克總統胡森,本來已成為以色列頭號強敵,構成很大的威脅。但他太狂妄了,以致估計錯誤,霸佔科威特,引發了波斯灣戰爭,使阿拉伯眾國家的團結,因分裂而瓦解。神藉著波斯灣戰爭,為以色列削弱了惡霸伊拉克的勢力。

    神又興起了環境,在很短的期間內,瓦解了世界二大超級極權之一蘇聯。將來的敵人,歌革和瑪各,就是舊蘇聯境內的一些民族。蘇聯的瓦解,除去了以色列和阿拉伯間和談的障礙物。以色列和敵對的國家,正在展開和談。目前雖然雙方的歧見仍多,但在神主宰之下,總有一天會談成和約的。就在幾年前,有誰曾豫料到東歐的共產集團,以及蘇聯,會在那麼短期內就完全瓦解呢?

    目前,我們雖然還看不出誰是將要出現的敵基督?只知道他會成為撒但的工具,暴君該撒尼羅的還魂會附在他身上,他會先以友好的姿態出現。保羅曾說過,撒但也裝作光明的天使。他會在一個七年之內,與許多國家堅定盟約,這個友好條約,當然也包括以色列及阿拉伯等國家在內。當和約談成之日,就是這個世界末期的最後七年已經開始了。然後以色列國將會於前三年半之內,重建聖殿,依照舊約律法的規定在聖殿獻祭事奉神。並且教會中那些愛主的得勝者(男孩子),就會被提到神的寶座前;他們是神的精兵,他們會把撒但從天上摔下來。

    撒但的被摔下,會引發了三年半的大災難。敵基督在這個時候,會露出他恐怖的真面目,這就是但以理所說:「一七之半,他必使祭祀與供獻止息,那行毀壞可憎的如飛而來。」他會和以色列人翻臉,逼迫他們不可拜神,卻要他們拜他。有許多愛神的以色列人,因為不肯拜他而殉道。另一面,全球各地有許多愛主的基督徒,在大災難中蒙主保守,陸陸續續被提到主那裏。我信,在末期有許多人會忽然失蹤了。他們不是被綁票,也不是真的失蹤,而是蒙主拯救,提早得著榮耀的身體,與主相聚,免去大災難,實在是好得無比。在大災難的末期,當第七枝號筒吹響的時候,那在基督裏死了的基督徒必先復活。以後尚活著還存留在地上的大批基督徒,也都和他們一同被提到雲裏,在空中與主相遇。那時,他們必朽壞的身體,都改變為不朽壞、榮耀的身體,和主永遠同在。

    另一面,在中東那一帶,敵基督和假先知要鼓動各國的人,從東方,從北方,也有從西方來的,都要聚集在中東,要圍攻以色列人。以色列人將會被敵人追攻得走投無路,他們會躲入約沙法谷,如同被猛虎驅入死谷的羊,等著被宰一樣。他們因著絕望,就向神發出哀求的聲音,呼求神施拯救。就在那時,基督會公開的再臨,祂的腳必站在耶路撒冷前面朝東的橄欖山上。這山必從中間分裂,自東至西,成為極大的谷。山的一半向北挪移,一半向南挪移。以色列人要從山的谷中逃跑,因為山谷必延到亞薩。他們逃跑,必如猶大王烏西雅年間的人逃避大地震一樣。基督降臨,有一切聖徒同來。那日必沒有光,日、月、星三光必退縮。主要把圍攻以色列人的敵軍,聚集在約沙法谷東邊的平原,叫做哈米吉多頓;他們是神烈怒的酒醡。主會騎著白馬,天上的眾軍,也都騎著白馬跟祂而降。我稱他們為「白馬師」。我是多麼渴望自己和家人,以及和我一起聚會的弟兄姊妹們,將來都有分於這樣的壯舉。有幾次,我曾夢見了白馬師,發覺自己騎著白馬跟著主,同時也看到了許多熟悉的面孔,包括家人,也包括在主裏安睡的愛子崇道在內。雖是夢中情景,卻仍覺得回味無窮,且感覺無上的榮耀與欣慰,但願此夢能成真。神公義的作為,在白馬師中將會完全彰顯出來。神在那裏踹眾敵軍。那酒醡踹在城外,就有血從酒醡裏流出來,高到馬的嚼環,遠有六百里。君王與將軍,所有敵軍、壯士、兵丁,無一倖免。敵基督和假先知都被擒拿,他們兩個就活活被扔在燒著硫磺的火湖裏。撒但也暫時被捆綁,扔在無底坑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