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主題目錄 |

 

創造的證據()──奇妙的互賴生存現象

 

       我們在過去幾次的討論,看見生命的組成及設計的奇妙,得知萬物絕不是偶然碰巧而成的。況且這些不同的生物之間,是有默契的,常常見到多種生物連成一個生命鏈,使這個地球能生生不息,這無上的智慧,也是神創造的萬物很明顯的證據!

       更奇的是生物學界中有些互賴生存現象。照進化論來說,各種生物是互相競爭和為敵的,但這些共生現象打破了這想法,在很多生物滅種的情形下,這些共賴生存的生物,卻好好地繁殖下去。

 

【牧牛鳥和鶯鳥『互賴生存』】牧牛鳥不善築巢,故常把蛋生在其他鳥兒的巢中,好由那些鳥兒代孵她的蛋。但大多數鳥兒是不肯為別的雀鳥代勞的,所以常把牧牛鳥的蛋推出巢外。但山鶯和鴨嘴雞卻肯接受牧牛鳥的蛋,不怕代勞,牠們也因此得到益處。原來這些鶯鳥的雛鳥常染受一種寄生蠅而死亡,牧牛鳥卻可以除去寄生蠅。原來在孵蛋時,牧牛鳥較先成雛,等到鶯鳥的蛋孵化後,較成熟的牧牛雛鳥竟會把雛鶯身上寄生蠅的卵,逐一吃掉,鶯鳥遂得長成。牧牛鳥也算是還了牠白吃白住的債。

       當然,照進化論那種弱肉強食的哲學,這種互賴生存是不應存在的,唯一的解釋是互相利用。但鳥類能把這複雜的因素說得明白嗎?牠們又是否有這樣的知識,知道小牧牛鳥能救鶯雛的命?鶯鳥在接受牧牛鳥的蛋之初,是否帶著一個心意,以自己所做的,去換取對方的回饋?我相信大多數人同意,答案顯然是否定的,而是在這些鳥兒的天性中,早已存有這些因素,使牠們在這情形下,互賴生存。可以說是造物者把這樣的天性給予牠們,使牠們有更高的生存力量。

 

【小魚為大魚服務的『潔身站』】另一個有趣又特別的例子,是魚兒的「潔身站」現象。原來在海中覓食的大魚,牙齦就積滿了碎肉及寄生蟲,又因為水中的脂肪、氨基酸等物質,魚鱗上有寄生物,鰭與鰓也滿了細菌。沒有牙刷或毛巾,牠們怎樣清潔自己呢?偏有另一些小魚,牠們組織成清潔隊,更設備好一個合宜的地點為潔身站,找了一些五光十色的魚、銀魚、虎蝦魚等為標誌,使大魚知道這就是清潔站了。大魚來到清潔站前,便收斂兇性,若有其他大魚比牠早到,牠竟像受過教養,耐心排隊等待!當輪到牠們的時候,牠們便游到潔身站,然後把口張開,把身體放鬆,小魚和一些蝦們便開始牠們的工作,游到大魚的口中,把牙齒間的碎肉、寄生蟲等,一概清除,又清潔魚鰓、魚鰭,其他的亦會耐心把鱗片上的寄生物除去。大魚得到潔淨後,很滿意地離去,才再找小魚和蝦吃,很多更會定期回來清潔站。小魚和蝦等不但不擔心兇殘的大魚會忽然兇性大發,吞了牠們;更且可安心工作,因為得到大魚的保護,自己也得到飽足!

       進化論對這個互賴生存的例子,卻不能有合宜的解釋。小魚兒幫助大魚清潔身上的寄生物,還可解作互相利用,但要牠們進到兇殘的大魚口中,在尖利牙縫間覓食,卻不論怎樣說,都是與牠們生存的本能背道而馳的。若真因為遺傳基因突變,生出一些很具冒險性的小魚,特別喜歡冒死到大魚的口中覓食,不用一代,牠們必死亡殆盡,除非大魚的基因也有突變,竟要牠們張口希望小魚進去作清潔工作!但兩個突變同期發生的可能性又根本是不可能的。諾貝爾獎金得主阿伯特‧佐治(Albert Szent-Gyorgyi)說這樣的機遇是等於零!

 

【大自然對進化論的挑戰】另一位有名的生物學家及教科書作者哈田(Garrett Hardin)在他編寫的一書中,將清潔的共生現象,稱之為「大自然對進化論的挑戰」。在結論時,他公開地說,或者十八世紀自然生物及思想家培力(Paley)是對的,培力認為萬物之得時及適應,原就是造物者存在的最好證據。哈田對學生的勸勉是:「慎思之!慎思之!」上述學者的話是重要的,因出版者是進化論陣營的強堡,而這樣公正的言論能照字出版,全在乎作者個人的地位及威望。

       當然,我們若承認造物者的設計,本就是這樣的,這情形就有圓滿的解釋了。聖經也告訴我們,在神的世界中,本就是「豺狼必與綿羊羔同居,豹子與山羊同臥,少壯獅子與牛犢並肥畜同群」(賽十一6)。那你會問:「為何現在的世界成了弱肉強食呢?」原來這是因為人類遠離神,不承認祂,不要神的法則;不但自己得到報應受苦,連同地球上的萬物,都「服在虛空之下...,指望脫離敗壞的轄制,...一同歎息、勞苦,直到如今」(羅八20~22)。可惜很多人,不知道自己是服在虛空之下,受著敗壞的轄制;但對那些醒悟的人,神給他們一條救恩的路,可以成為神的兒女,等候將來可得的榮耀。──《號角》周道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