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主題目錄 |

 

先知書總論


   「不知什麼緣故,近代不少人對舊約聖經的看法跟耶穌的看法完全不一樣。他對自己的受試、教導、受苦、受死,以「經上記著說」來作開頭的。這是他的公式,也是他對舊約聖經的看法及重視;在他之講章中,這是異常重要的一個原則。我們可以毫不過份地這樣說,舊約是他資訊的脈膊、資訊的寬度;更奇異的,舊約也是他對自我肯定的根源。」

          ——羅拔·安德遜爵士

  導言

  直到目前為止,我們是來到舊約最後的一組書了,亦即是說我們看過了二十二卷書,還剩下十七卷的先知書,這十七卷先知書滿了的,都是啟示的教義和預言。

  

  回顧

  最後一組書開始;之前,理應稍為回顧一下我們前面讀過的,這樣對下面的會有較深之瞭解。在讀詩歌書時我們曾如此作過,現在也不例外。

  第一組是十七卷歷史書,是由創世記直到以斯帖記。這十七卷書又可分成兩組:前五卷和後十二卷。五卷是摩西五經,由創世記至申命記,都是出自摩西之手筆;內容是關於以色列人怎樣預備進入迦南地的。其餘十二卷也是自成一組,各有不同之作者,內容則是說他們進住迦南後之情形。第一組書之分類,都是歷史性的。

  後十二卷歷史書所以進一步劃分成兩小組;前九卷是被擄前的(約書亞記至歷代志下),大街王朝仍在。而後三卷(以斯拉記、尼希米記、以斯帖記)則是被擄後的,當時只有「餘種」留在應許地。

   第三組是舊約最後的一組書,也有十七卷,乃是預言性質的;它們與第一組書一樣,可分成兩組,五卷和十二卷;前五卷稱作大先知書,後十二卷稱作小先知書。後十二卷小先知書同樣可分為九卷一組和三卷一組:前九卷是被擄前的(何西亞書至西番雅書),也是大衛王朝仍在的。而後三卷(哈該書、撒迦利亞書、瑪拉基書)則是被擄後期的,同樣是只有「餘種」留在應許地。

  先知書之被分為大先知書與小先知書不是多餘的,大先知言論到的,都是有關舊約彌賽亞的預言和舊約先知文學中重要的倫理體系。以賽亞書論到彌賽亞是一位受苦的救主。也是地上最後之統治者。耶利米書論到耶和華怎樣對待以色列人:他是大衛公義的苗裔,也是他們最後之拯救者和審判主。以西結書則看到神不單是審判者,他也是牧人、君王;將來在他統治之下,一個完美的聖殿要被建立起來。但以理書則詳細地把將要發生的事按次序地記下來;我們看見彌賽亞被「剪除」,沒有國權,沒有王位,卻要在異邦政權粉碎的時候,建立他的國度,作全地之君。

  後十二卷小先知書則是分別把大先知書所寫的預言,各按其需要而加以擴張補充。大體上說,它們對彌賽亞預言之體系沒有加增什麼,只是重申或補充以賽亞書、耶利米書、以西結書和但以理書之不足而已。

  在十七卷歷史書和十七卷先知書中間的,則是五卷詩歌書,它們既不是歷史性的,也不是預言性的,而是經驗性的。三十九卷舊約就可以按下列的表來劃分了:

  

  歷史性的

 經驗性的

 預言性的

十七卷

++

  五卷

十七卷

++


  我們也應回顧一下前面十七卷歷史書和五卷詩歌書的中心資訊。它們的資訊都是異常特出,可綜合作如下看:

  創 世 記——敗壞(因著人的罪)
  出埃及記——救贖(藉著神的能力)
  利 未 記——奉獻(藉獻祭蒙悅納)
  民 數 記——引導(本於神的旨意)
  申 命 記——終點(出於神的信實)
  約書亞記——佔領(以色列人得迦南地)
  士師記、路得記——敗落(以色列人背信棄義)
  撒母耳記上——轉易(神權政治到王權政治)
  撒母耳記下——堅立(確立大衛王權)
  列王紀上——中斷(十支派離開耶京)
  列王紀下——分散(南北國皆亡)
  歷代志上下——重述(自亞當至被擄)
  以斯拉記——重建(餘種回歸耶京)
  尼希米記——重修(耶京城牆重立)
  以斯帖記——保存(客居異邦之猶太人逃過劫運)
  約 伯 記——受苦得福(自我生命之死亡)
  詩  篇——讚美禱告(在神裡面的新生命)
  箴  言——睿智精華(在智慧的學校)
  傳 道 書——虛空的真實(物質不能滿足心靈)
  雅  歌——聯合恩福(唯基督能滿足我心)

  像這樣的把每卷書之中心資訊用最簡單的文字表達出來,意義十分重大。它不單使我們易於記憶,不至讀過即忘,也可以使我們融雁貫通。但更重要的是:我們能否深入瞭解後面十七卷先知書,跟我們是否能緊抓著前面各書之資訊有密切之關係。有了上述的知識,我們才能有足夠之背境知識去瞭解龐大複雜之預言文學。聖經歷史之興替是預言文學之骨幹,有了前者之認識,後者之資訊才能明白。還有,預言文學全是關於以色列人的,無論怎樣他們的歷史都對我們不會太熟悉,若干設法補救這點,又怎能瞭解他們的思想和期望?不瞭解一國之歷史而妄想批論他們之思想,是近代所謂政治觀察家的謬誤,也可說是許多自稱作中國專家的洋人的謬誤吧!

  在逐本研究先知書前,我們先概要地把十七卷書當成一組來看。我們中文聖經不是按歷史次序來編排的,因此就要花點功夫來把不同的先知排入他們所屬的歷史範圍內。因為一個先知的言論,常跟他所屬之時代和政治有不可分割之關係,張冠李戴就必會謬解他的資訊了。我們現把南北國之先知和所屬時代列出來,下表列之年份可能人言人殊,但重要的是其次序,年份上的差別反不是太重要了。

    舊 約 先 知 年 代 表

 

北國先知(以色列)

 

 

阿摩司

何西阿

主前八六二~八三○

七八七

七八五~七二五

 

 

 

 

南國先知(猶大)

 

 

俄巴底亞

   

以 賽 亞

   

   

哈 巴 穀

西 番 雅

耶 利 米

耶利米哀歌

八八七

八八

七六○~六八九——北國被亞述擄去(七二一)

七五○~七一○

七一三

六二六

六三○

六二九~五八八——南國被巴比倫擄去(五八七)

 

 

被擄期和被擄後

 

 

以 西 結

但 以 理

   

撒迦利亞

瑪 拉 基

五九五~五七四

○七~五三四

五三○——「餘種」歸回耶京

五二○~五一八

三九七



  由上述一表,我們看見南北國相繼之變節和亡國,神均興起先知來傳遞他的資訊。無怪乎有人說先知基本上都是「奮興家和愛國者」,他們代表神向一國之良知和良心說話。但更重要的是,當國家淪亡,上至大夫下至小民均在敵人鐵蹄下苟延殘喘之秋,神興起先知,感動他們來告訴他的子民神仍坐著為王。他們身受之苦難全是他們變節之刑罰,但時候滿了,神仍要拯救他們脫離苦海的。

  我們也要注意,那流淚先知耶利米寫的耶利米哀歌,剛是南國步上北國之後塵而淪為敵國階下囚之時。(很多人說耶利米哀歌不是耶利米所寫,是一集體創作,我們覺得此說不可靠。)

  從上列之表,我們就知最後三卷先知書(哈該書、撒迦利亞書、瑪拉基書)是應該與最後三卷歷史書(以斯拉記、尼希米記、以斯帖記)並排而讀,因為二者均為被擄後期之作。而哈該、撒迦利亞、和瑪拉基三先知均是「餘種」之一,也是同其他猶太人回到巴勒斯坦地的。

  為了使讀者進一步清楚先知背境起見,我們試把各先知所屬之君王列出來,因先知之資訊跟在位者之措施以至為人,均有極密切之關係的。有括弧之先知是沒有作品留下的,而正中一行之數目字則代表該王統治的時間。

  在猶大王一行內,有些王是與下一王隔了一些空間的,這表明我們是盡可能把南北國當時在位的王放在同一線上,易於比較。
  
     

       先 知 與 王 之 同 代紀

               (40)   

               (40)    撒母耳,[拿單、迦得、亞希雅]

             所羅門(40)   

          猶大國

       以色列國

羅波安(17)   [示瑪雅]代下十二

亞比雅(3)

  (41)   [亞撒利來]代下十五

約沙法(25)   [哈拿尼]代下十六

  (8)

亞哈謝(1)         俄巴底亞?

亞他利雅(6)

約阿施(40)           約珥?

亞瑪謝(29)

烏西雅(52)        

  (16)        

               以賽亞與彌迦

亞哈斯(16)           

希西家(29)        

瑪拿西(55)          拿鴻

  (2)           西番雅

約西亞(31)          哈巴穀

約哈斯(三個月)      [戶勒大]

約雅敬(11)          耶利米

約雅斤(三個月)

西底家(11)

耶羅波安 (22)      [亞希雅]王上十一、十四

    (2)

    (24)       

    (2)        [耶戶]王上十六:代下十九

    (一周)     

    (12)

    (22)      

亞 哈 謝(2)        [以利亞]王一十四22

    (12)       

    (28)      

約 哈 斯(17)       以利沙

約 阿 斯(16)       約拿和阿摩司

耶羅波安Ⅱ(41)    

(中斷期)(12)        

撒迦利雅(半年)       

    (一月)         

米 拿 現(10)      何西阿

比 加 轄(2)          

    (20)           

何 細 亞(9)           


  附注:

   (1) 我們別以為上列之表已完全把當時之先知都列出了;剛相反,自撒母耳時代起,他們就有一個頗發達之先知學校,聖經不時提到許多沒名的先知就是這個原因(參王下十三11118,十八4,廿132235,廿二6等。)

   (2) 方括號內之先知雖說沒著作留下,也不等於說他們全沒寫過書,事實上不少都有寫的,且看下列之經文:代上二十九29;代下29,二十34,十二15,十五8,十三22等。

—— 巴斯德《聖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