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主題目錄 |

 

第 三 講 - 性格讀經法:用人的性格來讀主的話

 

俗語說:「人老心不老。」我們對主應該永遠有年輕的的心,為主奔跑是好得無比的事,神的兒女要永遠事奉主,直到見主面時。

約拿吃了苦,但沒有學到功課,盼望我們不要像他一樣,經過痛苦之後,我們要說:願神的旨意成就,這是完全不一樣的態度和人生觀。

從《拿一》中我們看到外邦人的行動:當大浪翻騰,船在顛簸之時,每一個人求告自己的神。人在患難之中,無路可走之時,都會想到有一位創造的主,祂能解決我們的問題!這些人平時是不會祈禱的,只是船的翻騰使他們進入禱告。感謝神!祂常常製造一個環境,教人求告祂!有時我們不瞭解,為甚麼今天世界會有這麼多的問題?一九四九年,我到美國去讀書,神學院滿了學生,但過了幾年之後,由於奉獻不夠,沒有人來讀神學,原來加建的房子要拆掉;經過韓戰,又一批人奉獻來讀神學;那一個時代過去了,不久又有越戰,又一批青年人奉獻來受造就。我那時在美國南方達拉斯州作工,那一帶有一些工業團契,工人們想發財,借錢買股票,有的將養老金都放上去,結果叫苦連天;但沒有一個人來到我這裡請我禱告,他們知道我是不會為這事來為他們禱告的。神常常在人中間產生一個需要 -- 把一個時代變成虛空,人所有的轉眼成空。當人豐富、生活優裕的時候,叫他來教會是不肯的,與他講福音他是不聽的!但當他有需要時就來了。感謝主,這是祂的愛!

一.要奉主耶穌之名而求

在這段《聖經》中,這些外邦人起先各自懇求自己的神,但後來看他們的神不能幫助自己,又因為約拿承認這次大禍是因他而起,他們就轉向了耶和華,向神來禱告 -- 神將最尷尬的情形變成了最有利的情形!很多人用自己的方法想達到自己的目的,最後到了山窮水盡!但我們看到,在我們的神,沒有難成的事;我們今天來投靠神,祂有辦法!在路走不通時,我們只管把自己交給祂!

當五旬節的時候,那一天有三千人悔改,這是一些猶太人的祭司,他們求告耶和華,但沒能得救,為甚麼呢?「除他以外,別無拯救;因為在天下人間,沒有賜下別的名,我們可以靠著得救。」《徒四12》「故此,以色列全家當確實的知道,你們釘在十字架上的這位耶穌,神已經立他為主,為基督了。」《二36》所以我傳福音時用「耶穌基督」之名。「耶和華」即「我是」,即神怎樣祂就怎樣。當你去經歷神時,要如亞伯拉罕,神要他將獨生兒子以撒獻為燔祭,他沒有與神辯論,但願神的旨意成就,他帶兒子上了山,綁起來,要用刀斬;忽然有聲音叫他,他發現神早已有預備:在耶和華的山上必有預備,因此他給那山起名「耶和華以勒」《創廿二11-14》。亞伯拉罕經歷了神,更加認識了神!你若來到神面前,相信祂,神就會叫你經歷祂,那一天這些外邦人開始求告耶和華,放棄他們原來之神的名字,明白惟有耶和華是真神;那麼,他們才知道:只有相信了耶穌基督才有真正的人生觀!當我們信主之後,人生觀、人生的目的有了根本的改變;我們求告祂名時,表示我們信祂、依靠祂,我們的生活、目的不一樣了!求主讓我們看到:自己究竟為何而活!

二.神是最好的教師

神將約拿身處的船搖動而不將它翻沉,船搖而未破 -- 神做工做得恰到好處,神對約拿有忍耐,對外邦人有愛,神今天要得著他們!後來他們開口禱告,於是得到了救恩!

在國家的性格與個人的性格方面,中國人就是中國人,與美國人、英國人不一樣,我們有自己的生活習慣、文化。究竟猶太人、以色列人國家的性格怎樣產生的呢?讀《創十二》時,我們看到神在那裡呼召亞伯拉罕一定要離開本族本鄉到神指示之地去,並應許賜福給他和他的後裔:「萬族都要因你得福。」亞伯拉罕原來沒有兒子,神給他一個,要他的子孫興旺;神宣召亞伯拉罕,給他一個得福氣的方法,即神與人之間立了約,這約要大家共同遵守。當你去遵守時,就能得到神的福氣;這也是神人立約的主要目的。從《十七1-4》中,我們看到神立亞伯拉罕為「多國之父」,將重大的責任託付給他;到《十八》,神向亞伯拉罕繼續顯現;《十九》,神要傾覆所多瑪蛾摩拉,亞伯拉罕為他們祈求神,為甚麼呢?因為他有不可推卻的責任,有屬靈的負擔!亞伯拉罕是一條賜福的管道,他從神那裡得了福氣,又將福氣給了別人,白白地得來又白白地捨去 -- 這就是恩典的定義,亦是整本《聖經》的教導。我們自神那裡得到福氣,要分給別人,皆因「施比受更為有福」。當廣西大水時,台灣大地震時……,我們有責任盡自己一點力量;這是神的恩典、神的憐憫。當別人有需要時,也是自己的需要!根據同樣的原理,我們要將福音傳出去!

神的話語臨到約拿,約拿逃跑到尼尼微去,走向另一方向。感謝神,祂有辦法!神是一個大事、小事都能管的神。在海浪翻騰中,人們轉向耶和華禱告《拿一14》,這時他們知道:神的旨意掌管一切!神的旨意是我們的定鑑、是我們的道路,人一生就是要尋求怎樣討神喜悅;當神喜悅時,會將祂的福氣降給我們,我們得到之後要再分給別人,如此這般,神會將更大的福氣澆灌下來!當我們肯奉獻十分之一時,神會將天上的窗戶打開,將福氣傾倒下來,甚至無處可容《瑪三10》!基督的道理乃是叫別人蒙恩。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希特勒殺死了六百多萬猶太人,其中有一百五十萬是兒童;希特勒的所作所為是殘暴的、瘋狂的。但我們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為什麼神容許這件事發生呢?神有祂的作為,神要這班人回到以色列地,神的豫言是一定要應驗的;在一九四八年,以色列獨立了!但今天我們讀報紙時看到他們遇上許多問題,世界的人都在為他們擔心。每次去到聖地,首先看到哈米吉多頓平原,那裡有一個小村莊,一些基督徒整天穿著白衣在那裡等候耶穌再來,用祂口中的氣把仇敵滅跡……;我覺得這樣等是一錯誤觀念:為甚麼不去多帶人來歸主、信主呢?那要來的必須要來,神的豫言必定要成全!神要藉著以色列人讓萬國得到福氣 -- 這是他們的基本觀念,這就產生了他們國家的性格,他們是神的選民,是蒙福的,有一種優越感。但他們忘記了叫別人得福氣 -- 這是神興起以色列民的重要關鍵,這是神對世界的旨意和計劃!約拿在這方面就有十足的表現,自覺是一個希伯來人,敬拜那創造滄海天地的神。他們懂得,卻不去實行。

今天我們在地上有教會,繼承猶太人所失去的責任,基督用祂的寶血與我們立了新約:「你們也應當如此行,為的是記念我。」《路廿二19》神盼望教會成為賜福的管道,教人得到福氣。

三.盲點

約拿身上有一盲點:在神面前那頑固的觀點及光景是令人受不住的。船上的外邦人可憐約拿,盼望能將他救出來,但風浪愈來愈大,正如《拿一12-16》所說,約拿卻叫人將他扔到海中,以為他死了,神就沒辦法;他不會去尼尼微,尼尼微那些人是該死的!他忘了亞伯拉罕也是亞述人、尼尼微人的國父,他認為神滅絕了他們就好了!他們就不會再來侵犯以色列人!但神用的方法與人用的方法不一樣;神用的方法乃是教人悔改、認罪,然後歸向耶和華,照祂的旨意而行,討祂的喜悅,成為耶和華喜愛的人!求主教我們看見今天的教會,不要落在死不悔改的光景中,求主讓我們同得福音的好處。今天我們都沒有像保羅一樣有「使徒」的稱呼,但都同有一責任:要將福音傳出去,叫別人能得到!在我們身上常常有一盲點:就是我們的性情。

當人們聽了約拿的話,把他抬起來丟在海中,海浪就平息了 -- 這是神蹟。在這段故事中,一方面是指以色列的國家而言:他們就像約拿一樣反叛神,神教約拿去宣講的只是叫人悔改的簡單資訊,但他都不願意,他不願意將神給的福氣與人分享!雖然以色列人敗壞,約拿敗壞,神自己有拯救的方法:「那些人便大大敬畏耶和華,向耶和華獻祭,並且許願。耶和華安排一條大魚吞了約拿,他在魚腹中三日三夜。」《一16-17》但以色列人和約拿都有不可推卻的責任!

《太》是講到耶穌是天國之王,《可》是講耶穌是僕人,《路》講到耶穌基督的人性,《約》講到耶穌基督的神性,四個不同的命題產生了四種不同的效果。《拿一17》前加了一個命題,約拿被丟在海中之後,耶和華行了最大的神蹟:約拿在魚腹中三日三夜。乃是神奇妙地指著耶穌基督自己被釘十字架,死、被埋葬,三日又復活而說的。神在那一刻將一個重要的資訊傳出來了,這就是我們信仰的中心!我們只看到神蹟而沒有看到內中的意義,這意義即:神藉這事要產生一個救恩的方法。約拿是一個敗壞的人,但當他置於魚腹中之後,經歷了神的奇妙。

今天,在我們身上要加上一個命題:我們的人生觀、我們的責任。如果我們肯這樣,就能成為一條賜福的管子,教別人因我們得到益處,因著我們的緣故而大大敬畏耶和華,來到神的面前。願我們的教會成為得靈魂的教會:「一人領一人,教會坐滿人。」我們應在神面前立志,獻上神所喜悅的祭。—— 于力工《從約拿書看讀經與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