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主題目錄 |

 

八、安靜的重要

 

為了使禱告能夠集中心思,專心致志,應當盡力爭取安靜的時間和地點。耶穌在世時,曾經提倡“內室禱告”(參太66),他又用自己的行動帶領門徒“上山禱告”(參路928—29),有時到曠野去禱告(參太41—2),甚至“天未亮禱告”(參可135),其目的都是為了力求安靜,免於分心。但是比安靜的地點和時間更為重要的乃是一個安靜的心靈。不少人能在煩擾、紛亂的環境中安下心來與主靈交。這是我們的榜樣。

我們可以舉出例子為參考。《尼希米記》第二章記錄了省長尼希米的一次禱告經驗,很值得我們今天的“忙人”學習。當時,他是君王的酒政,後來又作了省長,酒政必須在君王用餐時“備酒”奉杯。一次,他在伺候君王時“面帶愁容”。君王察覺了就問他說:“你既沒有病,為什麼面帶愁容呢?……必是你心中愁煩”(尼22)。此時,尼希米直言相告,說是因為想到祖國家鄉的慘狀和荒涼。王又問他:“你要求什麼?”尼希米就在這一瞬間獻上“默禱”,並恭敬答復君王說:“僕人若在王眼前蒙恩,王若喜歡,求王差遣我往猶大,到我列祖墳墓所在的那城去,我好重新建造”(尼24—5)。他的這次禱告是在極短但又極緊張的情況下進行的,可是他的心卻極為鎮定安靜。我們看見,他的禱告發生了功效。君王亞達薛西准許了他的請求,使他可以作他心目中的大事。這是一個實例,證明煩忙的人仍舊可以發出有效的禱告。一個大君王的心門和一個封閉的環境因著他鎮定自若的禱告被打開了,一個新的局面展開了。這是一幅優美的圖畫,又是一種珍貴的靈曆。

此外,在時間許可時,一個安靜的禱告,還應當在靈交完畢之時默默伏在主前,察看自己的心靈有什麼動靜和變化,有什麼傾向和感覺,藉以明白主的心意如何。

安靜中的俯伏,俯伏中的安靜,能給禱告的人帶來心靈的清靜、清澈、清明、清亮。許多屬天的福分,就藏在其中。── 盛足風《祈禱的操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