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

 

第九章  由學習而進步

 

“惟獨長大成人的…他們的心竅,習練得通達,就能分辨好歹了”來5∶14)。

在以上各篇中,我曾多次提到“學習”與“學習功課”等說法。用今天所引的希伯來書的話來說,就是“習練”。習練,意思就是“學習和操練”。學習的內容有二:一是學習寫在聖經的真理教導;二是學習屬靈先輩的心志和豐富經驗。至於操練,就是操練自己的心竅,也就是靈中的知覺能力和良心的感覺能力。

應當知道,“學習明白神的旨意”是一門長期的功課,也是一生的功課,不是一下子可以“習練得通達”的。而且這又與靈命“長大成人”相聯的。長城不是一天之內建成的。而屬靈的建設則比建造長城更為艱巨,需要付出的代價也更為巨大而深刻,前者主要是付出物質代價;後者主要是付出精神的、靈性的代價。而付出靈性代價又往往是許多人所害怕的,是許多人領受不了的。這正是今日世界精神財富太少的原因所在。不是神不愛今天的世界,而是今天的世界為自我所蔽拒絕了神的大愛。世界的悲劇就是這樣演起來的。

我們再回到本題上來。上文說過:眾信徒的屬靈知覺(即人靈的感覺能力)有麻木、遲鈍、敏銳、超級敏銳之分,同是一個人,又由於靈性情況有高低起伏的變化,靈覺也隨之變化。這使我們看見,屬靈的建設工程真是一件非同小可的事,誰也不要誇口,以為自己已經如何如何的屬靈了。惟有天天保持謙卑,不斷地醒、學習、操練,能使自己的心竅漸漸通達起來。

所說的“通達”是“通”和“達”的聯合名詞。“通”是靈中無罪汙,無阻塞;“達”是靈覺有功效,有感應,能接受靈感又能表達靈感。

公平地說,在習練過程中出現某些錯誤是不足為奇的。重要的是,態度是否端正,心靈是否謙虛,能否知錯認錯,跌了跤就起來,吸取教訓重新努力,攀登高峰。這是一個端正的態度。

有的弟兄看到別人有錯誤,就發議論,就說批評指責的話,而自己卻不努力,也無心得體會可以幫助錯誤的弟兄。這不是好態度,對人對己都無益處,這樣的態度,我們要引以為戒。我們要向上看,向前看,鼓勵別人和自己一同努力前進。共攀屬靈高峰。

攀登山峰,擦破一點皮膚,撕破一點衣服,有什麼可怕的呢?任何事情都需要付出一定的代價,能有收益有成就。屬靈的事更是如此。讓我們記住:謙受益、滿招損;勤實踐,多習練,不斷前進。這樣,勝利一定與這樣的人同在,神的慈心一定滿足我們的禱告,他的恩手一定攙扶我們前進。我們可以滿有信心,向前奮進,奮進,再奮進!

以下,我們要提到若干條應注意的事項,供讀者參考:

一、過程的問題

正如研究別的學問一樣,“明白神的旨意”也有一個“由淺入深”的學習過程。不用焦急,只要勤奮,要牢牢記住,不能幻想不付代價而可以進步。

二、基礎的任務

重生得救之後,最先學習的當是留意“無虧良心”所發出的感覺與要求。它的禁止,它的督促,都須一一聽從,這是入門後的第一課,是屬靈建設的基礎任務和長遠任務。這個學習既是根本的,又是天天的,一生的,一日也不可中斷的。忽視良心的聲音等於破壞基礎工程,基礎破壞了,又何能談建設?

良心天天在我們面發出禁止聲,催促聲,我們要細細體會而且服從。這是最重要、最根本的一條。需要處處注意,事事注意,日日注意。

三、一個大前程

前文已經指明,神的旨意包括兩大部分,一是明寫在聖經的,清清楚楚的,幾乎是不待尋求就可以明白的。二是未寫在聖經的,是需要專心尋求能明白的。它們是關乎信徒自身的、個別的具體的指引。這兩部分合起來,就成為我們一生當學的功課,一生當盡的本分,一生當行的路程。

此刻,特別需要指明的是我們必須先盡力遵行已經明寫在聖經的教訓,然後,神才樂意應允我們的祈禱,將我們所不知道而又必要的指引告訴我們。前一個要求是後一個恩典的大前提。

試想一想罷,神旨意中明明白白的部分,我們不願意遵行,甚或違抗;神又如何能將我們所不知道的旨意告訴我們呢?違抗神的明訓已經是犯罪的行為了,悔改是出路。悔改之前,我們如何能祈求神賜下指引這個特恩呢?神又如何能容忍罪惡而聽我們不恰當的祈求呢?讓我們先注意到大前提,先解決好大前提罷!

四、再論“引導三角”

如果讀者是初初學習的,就請你重讀前文中“引導三角”那一篇,細讀它,讀通它。神的“引導三角”是神普遍應用於兒女中間的原則,對於每一個尋求者都合用的。初學者應當在這個原則受教,並付之於行動實踐。

緊接“引導三角”的一篇是“神顯明旨意的幾個方法”,內中提到七個靈感方法。這些屬於靈感範圍以內的方法,從理論上說,都屬於“引導三角”的第一條線,必須用第二條線即聖經的教訓加以核對,是穩妥可靠的,不然錯覺來到了,自己還辨別不清楚。靈感越奇越需要聖經真理的對照與檢查。

我們是從“習練”走向“通達”的,這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過程,再三再四強調它,都不為太過。

五、錯覺的問題

將一個錯誤的意思與感動當作神的正確指引來接受,這個錯誤的感覺就叫“錯覺”。錯覺出現,又被人相信接受,當然是一種不幸的事情;但是對於一個初學的信徒來說,畢竟又是免不了的。

錯覺有兩個來源:一是出於信徒本身,是魂的活動,是人的理智中潛勢力的活動。二是出於撒但,是魔鬼用“魚目混珠”之法對信徒的祈禱和感覺進行干擾。至於如何分辨真假是非,以前已經論述,就不再重複了。

對於受到某種的感動,必須小心分辨,既不可隨便信以為真,更不可跟著(未經分辨清楚的)那個意思跑。至於從撒但來的錯覺、欺哄,如不嚴加斥責與拒絕,反倒跟著跑,次數多了,日子久了,就會造成嚴重的後果。這一點我們要千萬注意,百倍警惕。我們這樣提出警告是十分必要的,讀者接受這個警告也同樣是十分必要的。

六、學習與進步

一般的說,神對於兒女的教導是由淺入深、從低到高,逐步提升的,從傾聽良心的“聲音”開始,從順服已明的經訓入手,通過祈禱與讀經,增加信心與德行,增加靈知與靈;漸漸地,逐步地,生命發育長大起來。面的生命長大,對於神的心意就能領悟了。這就家中撫養小孩一樣,小孩的身體漸長,心智漸開,他領會父親心意的能力也就隨之上升了。

除了祈禱,讀經以外,選讀屬靈的書刊,選詠屬靈的詩歌,勤聽屬靈的講道(有別於世俗化講道)也應當看作促進生命成長的方法。如能學得好,練得勤,就可以指望大踏步前進。神的奇愛與豐恩會一件接一件的臨到我們,那時候,靈命豐盛,靈力充沛,進步也就更多更深了。

另外,在少數人身上,由於他們身上有特殊艱難、困苦、憂傷、壓力…,雖然是剛剛重生的信徒,但在慈愛的天父看來,若賜給他們以特殊的照顧,就不能承其重擔,解其心憂,於是乎提早賜給靈感預示、應許、安慰等等。這樣蒙恩的信徒應當格外謙卑,格外謹慎,格外愛主,格外愛人。以愛報愛以德報德。這樣,他們以後所蒙的恩愛憐憫將會更大、更多、更豐美。雅各第十一個兒子小約的一生經驗,就是一個非常顯明的例證。約年幼時,雖受父親之愛較多,但是受兄輩的嫉恨和欺壓卻是重的,神憐憫他,賜以恩…。同時,他也不辜負神的大愛:表現極好,風格極高…。他的經歷讓我們從中多受領悟,多受勉勵。

七、受靈感的幾種情況和自己當抱的態度

從經驗看來,一個信徒或者聖徒,在受到靈感時,情況是有差別的。有時靈感的力量強,感動也深入,含意又十分清楚明白,但有時則並不完全如此,感動較平,含意也不十分清楚(有如黎明前的朦朧狀態),受感的人對於所得到的靈感意思,未能有充分的把握。這一類的問題,事關重要,試詳述之。

(1)神藉聖靈將自己的心意十分清楚的告訴兒女,受感者也十分有把握地確知深信:自己所受到靈感和其中的意義是從神而來,沒有任何懷疑的餘地。這一類的靈感可以稱為“神的啟示”。聖經記了許多事例,如:“耶和華對我說”、“耶和華的話臨到我們”等等,都屬於這一類。

這類啟示一經得到,往往(不是全部)允許人向別人公開出來,等到某一天預言應驗,啟示有了事實為證,神的聖名大得榮耀,信徒自己也大得造就。

(2)神的啟示十分清楚的臨到信徒,信徒自己又十分明確的把握到了。深知靈感出於神,非同一般的感動,更非錯覺。但是,啟示的性質、內容、意義和可能產生的影響十分重要,關係巨大,又加上別的原因,神應許兒女將啟示公開,而是要他封閉起來參但8∶26)直到某時某日,這又是一種情況,應特別銘記在心。

(3)神的話相當清楚的臨到兒女,但在兒女方面只有百分之九十或者九十幾的把握,有時只有百分之八十多的把握。心中懷疑它,但感到心靈的深處有抵制、有反抗、有不安,發生這種情況時,即使所得到的靈感內容沒有重大的牽聯和影響,也不應該隨便將靈感說出口來,不應當公開在人的面前。

那末,怎麼辦呢?任憑沒有十分把握的感動一直含糊過去麼?不可!有兩個辦法:一是繼續祈禱,等候神進一步感動和亮光,即等候神使靈感更為明顯。要確信,神能夠又願意使靈感增加到明朗的程度,“好黎明的光越照越明”(箴4∶18)。第二個辦法是找一個屬靈的,在這方面有恩賜有經歷的弟兄或姊妹(最好在神僕人中間去找)同他交談,托他代禱、幫助,也可以徵求他的看法。如何同對方說話呢?措辭和語氣都應事先考慮妥當,目的是不讓自己虧損神的榮耀,也不讓聽的人受到屬靈的損害,可以這樣說:“我得到一個感動(或說:心裏得到了一個意思,暫時不用“靈感”二字,更不應當用“啟示”二字)。如果不是錯覺的話,那末,某件事情應當是怎樣的,將來會到如何如何地步……”用這樣的措辭語氣說完之後,不妨將所得到的感動告訴對方,徵求他的看法和幫助。

我們提倡用這一類的措辭和口氣說話,因為這個方法最穩當又無流弊。萬一自己錯了,對神對人都無損失。到某一天,如果證明自己所受到的感動確實是靈感,是從神而來。神的名仍舊有榮耀,自己的認識也仍然會有提高。

(4)有些靈感是關於個人的,自己也十分有把握,但與外人無關。這種預示,應許和安慰等等,有時只對自己家中同心同靈的人談論、較為適宜。防止公開於外之後,撒但要乘機破壞,搗亂,使事情出現周折、複雜,自己又可能要走一段彎路。

如果靈感十分有把握,又無產生其他流弊的可能,為了更好的造就信心不足的人,有時也可公開所得的預示。對此,務要妥為考慮,求主引導,然後公開。

(5)事情十分重大,或者相當重大,教會中已有工人和愛主信徒在為某一大事切切的禱告了。如果某個人首先得到靈感,或是經上的某句話,或者是異夢、異象,或者是靈中直覺得到神的話語。由於事情重大,關係不小,影響深遠,責任不輕,不宜隨便出口。同時也是防備自己萬一弄錯,影響太壞。更防止撒但以魚目混珠之法進行干擾和欺哄。為此,不妨先同另一位同心祈禱者談一談,看看對方是否也得到類似感動,彼此交換,彼此核對,看看是否一致。靈感如果出於神,指引如果出於聖靈,二三人的交流與核對,一定是可以一致的。內容細節也許不一樣,精神與含義一定是會相同的。同對方交流核對時,所用的語氣、措辭,仍以穩妥適當為要。

以上五種情況和採用的態度,是十分重要的。對於某些信徒或者某些地區的教會信徒,更可以說是非常重要的。事關神聖,輕忽不得;事關神榮,隨便不得。因為有先知水準的人究屬罕見,所以,以上所談,就更不可等閒視之了。

八、心竅的習練與通達

這裏所說的“心竅”,是指信徒重生得救之後,復活起來了的“人靈”所具備的“感覺能力”而言。這個靈的“知覺力”經過聖靈的抹油和自己的習練,是可以漸漸走向“通達和老練”的,這是聖經已經指明、已經應許的。

如何達到這個“通達與老練”的目的地呢?

一是樹立心志的問題,二是抓住機會的問題,我們試簡論之。

人如果沒有一個堅定的決心與志向,他能夠尋求神的旨意直到明白的地步麼?絕對不能!人的惰性是何等的頑固和厲害啊!人的肉體又是何等樂於偏愛這個頑固的惰性啊!明知惰性是“敵人”,仍舊樂於聽從它。千方百計體恤它,有時還甘心為它辨護。這就是信徒不長進的根源所在。

樹立了堅定的心志之後,緊接下去,就要在每次出現機會時,特別是出現一件大事,都要看作是神所給他的機緣,緊緊抓住不放,為這件事付上忠誠祈禱的代價,直到清楚為止。這樣,機會多了,次數多了,自己的心得、體會、經驗,也就積蓄起來了。

我們說,由學習而至於老練,除了“樹立心志”和“抓住機會”兩條途徑以外,可以說,再無其他訣竅了。

懇求天父,激勵我們。以他無比甘甜的恩愛鼓舞著我們,使我們高高興興的站起來,邁開雙腳,走上那“愛慕主旨意,尋求主旨意,遵行主旨意”的光明幸福道路。── 盛足風《如何明白神的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