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屬靈操練 (3-3-2013) 

 

操練身體,益處還少;惟獨敬虔,凡事都有益處,因有今生和來生的應許。(提摩太前書四章8節)

 
操練敬虔就是操練在日常生活中活出基督
美德   
 
詩歌欣賞











































































福哉以愛聯繫

 

  福哉以愛聯繫,聖徒心心相契;彼此交通一情一意,真如在天無異。

 

  在父恩座之前,同心尋求眷憐;有望同盼,有苦同難,同憂、同樂、同安。

 

  軟弱彼此體諒,重擔互相擔當;人心傷,眾人淚淌,充滿同情心腸。

 

  每逢彼此分離,總是難免依依,但身雖離,靈仍一起,且有再會之期。

 

  盼望那日快顯,再無離別辛酸;相愛更親,相交更甜,同樂直到永遠。

 

詩歌介紹

 

八世紀中的英國詩人約翰福塞特(John Fawcett1740–1817),因親自經歷了在教會中弟兄相愛的無上福氣,即據此寫成了「福哉以愛聯繫」《聖徒詩歌 694首「福哉,愛的捆綁」另譯》 這首充滿甜美感覺的詩歌。

福塞特出生在英國約克郡的一個小鎮,童年家貧失學,作學徒,每天工作十四小時,晚上睡在一小閣樓上,秉燭夜讀「天路歷程」。十六歲時那年,他因聽懷特非弟兄(George Whitefield)的信息而得救後,即獻身事主。他廿六歲被浸信會按立為牧師。

 

1766年,福塞特被派在一個貧窮的鄉下小村,服事當地一班純樸的村民,那兒以窮苦的農夫和牧人居多,因他愛心的服事,故蒙神的祝福和村民的愛戴。然而他的生活清苦,薪俸不敷一家六口之需。1772年,他接到倫敦一個地方的邀請前往作工,他考慮再三,為了一家人生活所需,終於接受聘約。此事為當地的聖徒獲悉,一再挽留未果,他們只得豫備愛筵為其餞別,並懇其釋放最後一篇信息。

 

次日車馬豫備妥當,行囊均已裝運就緒,正擬策馬而去時,教會的弟兄姊妹紛紛前來送別。但見弟兄姊妹個個依依不捨,臉上流露出一片憂戚之情,甚至眾人圍車而泣。當時福師母情不自禁地號淘大哭,回顧丈夫說:「約翰,我心裡實在受不了,我不知道怎麼能離開這些可愛的弟兄姊妹?」福塞特弟兄含淚答道:「我內心也是同樣難過,覺得不該離開這裡。」終於他大聲宣佈:「我們決定留下。」一時歡聲雷動,大家爭著把他們的行李卸下。福塞特留在這窮鄉僻壤的鄉村,忠心事奉竟達五十一年之久,直至離世之日。但他從無半點悔意,可以說他已將全部生命澆奠在該村的聖徒身上了。

 

到底是甚麼力量促他能這樣作呢?唯一的答案就是愛–基督在眾聖徒裡面的愛,已使他與他們的心緊緊聯繫在一起了。所以,『福哉以愛聯繫』這一首詩歌,就是在這樣寶貴的經歷中產生的。聖徒中間每逢彼此分離,總是難免依依的時候,這首詩歌最能唱出當時大家深處的感覺,難怪它為人們所寶愛。

 

為了紀念這件難忘的事,他用路加福音十二15:「你們要謹慎自守,免去一切的貪心;因為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豐富。」寫下了這首詩。原名是「兄弟友愛」(Brotherly Love)。十年後這首詩才刊印在他的詩歌集中。這首詩歌表達教會兄弟姊妹的情深友愛、主內團契的一首好詩,因此多數的詩歌集都刊有此詩。

 

此詩作成後,直至1782年纔在刊物上發表。有好些音樂家如法蘭康尼亞(Franconia)、丹禮士(Denis)、波爾斯敦(Boylston)等,都曾為它譜曲,但最廣得人心的還是瑞士的芮格爾(Hans. G. Nageli 1768-1836)所作的曲子。芮氏係瑞士音樂協會的主持人,與貝多芬深交。這首曲子於1837年為人發現,配以福氏此作,被認為最切合辭意。

 

福塞特因感覺自己學識淺薄,發奮自修,除了編寫詩歌集,還寫了幾本「聖經靈修注釋」的著作。他的一生是活在弟兄相愛的實際中,除此以外,他別無所求,也無所慕,地上一切名利,他均不為所動。有一著名學院聘其擔任校長,他亦予婉拒。1811年美國布郎大學(Brown  University)贈予榮譽博士學位,他視之如敝帚。後來他的一本著作使英王喬治三世(King George III)深受感動,乃應許欶賜任何他所企求的事物,但福塞特婉謝了,他說:「我與教會的弟兄姊妹同住,享受他們的愛,神又賜我工作,此外我別無所求。」

 

詩歌見證

 

我們所熟知的慕迪(D. L. Moody),他的蒙召事主,和這首詩歌 有深切的關係。當他廿三歲那年(一八五九年),正為著放下年薪五千美金的職業而掙扎。一日,他所負責的兒童聚會裡一位女童教師到他工作的鞋店裡,說是肺部重新出血,醫生勸他易地休養,因此決定回紐約州去。但他感覺最虧欠的,乃是未曾帶領六年級班上的任何一位歸向基督。慕迪聽了甚感驚異,便提議坐車陪他將此感覺告訴她們。於是相偕挨戶到每一位女小朋友家裡去,誠懇地談起靈魂得救的問題,並一同跪下禱告。十天後,他班裡最後一位也降服了基督。

 

當啟程前夕,他們召集那一班新近清楚重生的女童,一同禱告賦別,而那位老師坐在中間,誦讀約翰福音十四章,然後同唱「福哉以愛聯繫」,又跪下禱告,他班中每一位兒童都接二連三地為他們的老師禱告。慕迪會後禱告道:『哦神!我寧可死,也不願失落今晚所得的福分!』

 

第二晚,慕迪親往車站送行,未幾全班女童不約而同地接踵而至。他們再唱那首詩歌,但都已泣不成聲,正如詩中所云:『一人心傷,眾人淚淌,充滿同情心腸。』那位兒童老師站在末節車廂上,向天舉起手指,囑咐眾人要在天上相會。慕迪後來見證說:「我無法再繼續經營,買賣對我已經失去吸引力,我已嘗到另一世界的滋味,無心再去賺錢!」

 

親愛的弟兄姊妹,我們的心是何等渴望能天天聚集在一起,飽享彼此相愛,心心相契的甜美生活。但這光景雖好,還不過是新耶路撒冷的小影;而今日我們在地上,身體難免分離,驪歌仍需重彈,惟願我們能一致攜手同唱:

 

『 盼望那日快顯,再無離別辛酸;

相愛更親,相交更甜,同樂直到永遠。』

禱告金言













* 按聖靈行事是在聖靈裏禱告的基礎。————Arthur Wallis

 

* 神是禱告的起源,一切有果效的禱告在人心中出現之前,早已在神的心裏發生。————亨利馬太

 

* 祂回應我、轉向我、尋找我,祂渴望要充滿我的心靈,祂要祂的靈佔有我,祂的愛溫馨怡人,我盡情享受。我感覺祂定睛在我身上,祂的同在帶來深度屬靈的平安。————James Borst

 

* 祂為祂自己點燃你心中的渴望,以渴望之鏈,使你與祂連結。————無名氏

 

摘自──大光網站

聖經人物知多少

 

 ――摘自華思德

《默想聖經人物)

 

 

 

 

 

 

 

 

 

 

 

 

該隱

 

【該隱 CAIN有一日,那人和他妻子夏娃同房,夏娃就懷孕,生了該隱,便說,耶和華使我得了一個男子。又生了該隱的兄弟亞伯,亞伯是牧羊的,該隱是種地的。有一日,該隱拿地裡的出產為供物獻給耶和華;亞伯也將他羊群中頭生的,和羊的脂油獻上;耶和華看中了亞伯和他的供物;只是看不中該隱和他的供物;該隱就大大的發怒,變了臉色。耶和華對該隱說,……你若行得好,豈不蒙悅納,……該隱與他兄弟亞伯說話,二人正在田間,該隱起來打他兄弟亞伯,把他殺了。耶和華對該隱說,你兄弟亞伯在哪裡;……你作了什麼事呢,你兄弟的血,有聲音從地裡向我哀告。地開了口,從你手裡接受你兄弟的血;現在你必從這地受咒詛。……你必流離飄蕩在地上。該隱……說,我的刑罰大重,……你如今趕逐我……凡遇見我的必殺我。耶和華對他說,凡殺該隱的必遭報七倍。……(創四1—15)

   為什麼該隱成了被放逐者?不單因為他嫉妒亞伯,我們大多數人也曾犯過這罪。也不單因為他殺了兄弟,我們的良心,豈不也曾控告我們腦中閃過的殺人思想嗎?(雖然還沒有行動)。這些都不是!該隱最大的罪,乃是他企圖掩飾罪惡。他若等在亞伯的屍體旁,當神來臨時,就謙卑認罪,必蒙神憐憫。他其實可以將神帶到墳邊,承認他可恥的作為,可是他卻未這樣作,反而不耐煩的反問神。他不怕神,也不為自己的罪懊悔,只懼怕人會殺他,像他對待兄弟一樣。這樣的人,樂園沒有他的分!

心靈加油站










愛即城牆

 

從前希臘有個城市叫斯巴達。

 

當時,所有的城市都圍著很高的城牆。

 

有一次,隔鄰的國王應邀來斯巴達訪問。

 

他很驚奇地問斯巴達王說:「為甚麼你的城市沒有城牆?」

 

斯巴達王領他到窗邊往外看,說:「在那裏有許多我的人民,我深愛著他們,他們也深愛著我;所以,一旦城市遭遇危急,他們全都會成為這城市的城牆。」

 

【默想】「愛」所統治的地方不需城牆;若信徒中間真正彼此相愛,就不必怕仇敵魔鬼的攻擊了。

新生命

 

慕安得烈Andrew Murray )

 

本書是為有心追求生命成長的基督徒編寫的專題研經綱領,共五十二章,每週研讀一章,可作一年的查考材料,主日學、團契、查經班或個人研經均適用。

 

作者的目的,是要簡單扼要地把與基督徒新生命有關的各種重要真理解釋明白,並詳細列出有關的經節,給基督徒有正確的聖經知識,有能力結果子,過聖潔的生活

 

























 

 

 

 

 

 

 

 

 

 

 

 

 

 

 

 

 

第十 公義

 

「世人哪!耶和華已指示你何為善,他向你所要的是什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神同行」(彌六8)

 

「……倒要象從死裡復活的人,將自己獻給神,並將肢體作義的器具獻給神。……你們既從罪裡得了釋放,就作了義的奴僕,……現今也要照樣將肢體獻給義作奴僕,以至於成聖」(羅六13,18,19)

 

彌迦的話教導我們說,神的救恩所結的果子,主要是在這三件事上看出來的。在我們與神相交,並且遵行他旨意的時候,新生命必須要藉著公義和行為正直表現出來。在我與鄰人交往的時候,它必須要藉著愛心和仁慈表現出來。當我對待自己的時候,必須要藉著謙卑和卑微將新生命彰顯出來。現在,我們要思想公義這個話題。

 

聖經教導我們說,在神面前,沒有人是公義的,也沒有哪一種公義在神面前能夠站立得住。聖經上說,人白白地得著了基督的義或公義,藉著這種從信心得來的公義,他便在神面前稱義了。公義的生命是藉著神公義的審判才根植在人的心裡,從此人便學會了過正直的生活。與神同行的必然結果就是行義。「義人必因信得生」,「得著公義的生命」(加三11)

 

恐怕人們往往對此並不理解。人們有時候更多地想到的是稱義,而不是公義正直的生命和行為。要想明白神的旨意和心思,我們就要追蹤聖經對此所作的教導。我們會看出,在神面前披戴了公義的人,還必須在神和人的面前行義。

 

你們想想看,在聖經裡面,特別是在詩篇裡面,神的僕人是如何被稱為義人,義人如何得蒙神的喜悅和祝福,義人又如何蒙召要得著歡喜快樂。在箴言書中,常常說到義人要得著一切祝福。你們由此可以看出,無論是哪裡的人,都分成了兩類,也就是義人和不敬虔的人。在新約聖經裡面,主耶穌是何等的渴慕人能得著這樣的公義。保羅一生堅持因信稱義的道理,堅信稱義的目的就是要塑造行義的人。約翰把公義和愛稱作是神兒女不可缺少的兩個標誌。把這一切都結合起來,你們就一定會非常清楚地看出,真基督徒就是凡事行義的人,如同神是公義的一樣。

 

聖經還教導你們,這個公義究竟是怎麼一回事。這就是要完全徹底地照著神的旨意來生活。義人所作的,都是在神眼裡看為公義的事。他並不遵循人類行為的法則。人若是得蒙神的喜悅,始終與神同行,首先就會懷著敬畏的心,即便他的公義還十分有限。首先他會擔心偏袒自己,為了叫自己得著益處而冒犯別人。事無鉅細,他總是把聖經當做是自己唯一的標準和準繩。他既是與神同行,就知道公義的道路終將引導他得著祝福、生命和喜樂。

 

你們還要進一步思想神為義人所作的祝福和滿有喜樂的應許。你們的生命就像那些與神相交,並且藉著信心得著他兒子的公義的人一樣,除了行義以外,別無其他的選擇。

 

主啊,你曾說:「除了我以外,再沒有神。我是公義的神,又是救主」(賽四十五21)。你就是我的神。正因為你是公義的,你便成了我的救主,藉著你的兒子來救贖我。你既是公義的神,便使我也成為公義的,對我說:「義人必因信得生」。主啊,求你使我裡面的新生命成為滿有信心的生命,也就是義人的生命。阿們。

 

思想

1 考察羅馬書六章19,22節中,行義和成聖之間的聯繫:「將肢體獻給義作奴僕,以至於成聖」,「……既……作了神的奴僕,就有成聖的果子」。行義就是行事為人都要公義正直,這是成聖的必由之路。順服則是被聖靈所充滿的方法。神藉著聖靈住在人裡面,從此人便成為聖潔的了。

 

2 「你暫且許我,因為我們理當這樣盡了諸般的義」(太三15)。正當耶穌說這話的時候,他受了聖靈的洗。我們要像他一樣,克服使人不願完全順服神的種種試探,從此我們也要被聖靈充滿了,因為「飢渴慕義的人有福了」(太五6)

 

3 竭力思想那些因行義而被人稱為「義人」的人。你們想一想他們行為正直,謹慎行事,為了不叫任何人受到絲毫的傷害,懷著敬畏的心,時刻小心謹慎,從不違犯神的誡命,為人正直,無可指摘地遵行主的一切教訓和安排。然後你們要對主說,你們也要過這樣的生活。

 

4 現在你們就明白「義人必因信得生」(加三11)的含義了。藉著信心,不敬虔的人也得以稱義,從此成為義人。藉著信心,他就要過義人的生活。

拾穗

      

 

地上的屬天生活──宣信

 

講完了,對西門說:「把船開到水深之處,下網打魚。」 4

 

  

  勇敢的靈是使徒時代教會的特別標記之一。

 

  為神作大事和期望在神裏面得大使命是信心的最基本的性質之一,這種性質就是神聖的大膽。

 

  與超然的神相交並在祂裏面得人力所不能得的東西時,拿得多要比拿得少容易,大膽地站在神的應許上要要比膽怯地抓住海岸容易。

 

  我們過信心生活時,要像聰明的水手一樣,把船開到深水中,那麼我們就會發現,在神凡事都能,在信祂的人也凡事都能。現在,讓我們為神作大事,接受祂所賜的信心,並篤信不疑,用祂的力量來完成這些大事。

 

 

返回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