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屬靈操練 (9-2-2012) 

 

操練身體,益處還少;惟獨敬虔,凡事都有益處,因有今生和來生的應許。(提摩太前書四章8節)

 
操練敬虔就是操練在日常生活中活出基督
美德   
 
詩歌欣賞








































































































我不敢稍微失敗

 

我不敢稍微失敗,因有加略在望;耶穌在彼曾奏凱,勝過黑暗君王。

 求主賜給我異象,我纔臨陣奮興;使我作個得勝者,靠著你的大名。

 

副歌  得勝,得勝者,都因著髑髏地。使我作個得勝者, 因著你,因著你能得勝

 

我不敢稍微失敗,因為基督我主;召我進到前線來,與祂一同追逐。

求主賜給我膽量,使我剛強有力;使我作個得勝者,裏面充滿了你。

 

三、我不敢稍微失敗,因為耶穌領我來衝陰府的境界,與祂同登寶座。

求主賜給你戰士,有力能以揮劍,使我作個得勝者,藉著你的聖言。

 

我不敢稍微失敗,當此日西時辰,因為我主正等待,要說『好!我僕人。』

求主今日從天上,從新賜我能力,使我作個得勝者,得勝一直到底。

 

詩人介紹

 

 

   

   本詩作者《聖徒詩歌 第660首》和受恩教士(Margaret Elizabeth Barber, 1866~1930是英國東部撒弗洛克郡畢生豪(PeusenhallSuffolk)地方的人,首次來華大概是在一八九九年前後,當時是隨英國行道會(Anglicans of English Church Mission Society)來中國福州城宣教的,並在一教會女子中學教過七年書。她的宣教記錄上說:「她工作努力,對人熱忱,其人頗有才華。」  

 

    一九九年她被召回英國,因爲有人誣告她,等風波平靜以後,主教勸她不要再回中國去。此時有一位姊妹也安慰她說:如「果你去中國是主的差遣,你就不用怕,因為祂必為你豫備一切。」

 

    於是她回到福州在附近的白牙潭和另一位位女同工黎教士(Margaret Ballord),在當地婦女中間發單張、傳福音有十年之久。

 

    當她這樣傳福音的時候,在她裏面有一個深的感覺一一她不能爲主做什麽,這個國家太大了,除非主從中國人中呼召出一批完全屬主的工人,否則,主不容易藉著這些西教士而在中國有什麽作爲。她把這種感覺交通給黎教士,她也有同感,她們倆個人就開始爲這件事恒切禱告主,求主興起中國的青年弟兄們,能爲主用。她們為中國教會的復興,恆切禱告有十年之久。主垂聽了她們的禱告,一九二年代是中國教會大復興時期:山東大復興及宋尚節博士在各地燃起的福音復興火焰。

 

    一九二一年,有一群青年的弟兄陸陸續續地到她那裏去尋求教導,倪柝聲弟兄也是其中的一個。她介紹許多屬靈的書籍給他們。六年之久,倪弟兄從她那裏學習經歷十字架,認識什麽是受厲害對付而産生的真實生命,也從她的介紹打開了屬靈的視野。

 

    和教士一生在中國,忠心事主,見證信而順服的生活 。她不但順服主,也同樣順服主所量給她的一切環境。倪弟兄有次提到她說:「和教士自己說,她在環境中所遇見的事故,沒有一件不是與她自身發生關聯的。

 

    有一次,她寫信給一位弟兄說:「你這次傷風,得了什麽教訓呢?一切的變故是否在反映你在絕對順服神的事上,出了問題呢?」

 

    她常對人說:「當你實在順服不來時,你要禱告主幫助你,直到你順服。」這句話後來成了倪柝聲詩歌中的名句:「求祢不要讓步,等我順服。」

 

    有一次,和受恩有急需,約一百五十元。那天是星期六,下星期一她需此款應急。當時她身邊僅二元。她就禱告神。神對她說:「你尚有二元,等用完再說。」她順服神,先給了清潔工一元工資。

 

    她出去佈道時,在橋畔碰見一個乞丐,向她要錢,她想只有一元了,就把它換成零錢,給了他五角。可是主在她裏面對她說:「全部給他。」她對主說;「不行,全給了他,我就沒有了。」主說;「那麼你是靠我呢!還是靠這一元錢?」她說:「當然靠你。」主說:「既然靠我,把所有的先給出去。」她內心掙扎了良久,在橋上踱來踱去,最後她順服了主,把剩下的五角也給了出去。當她給出去時,覺得無比輕鬆愉快,神會照顧她的。晚上一無掛慮地安睡,主日照常事奉。星期一早上她收到英國來的電匯,正巧是一百五十元,是神感動一位弟兄送贈她的。

 

    和受恩病逝在中國,沒有留下財物,只有一本聖經遺贈給倪柝聲弟兄,經上題有兩則禱告詞:「哦!神啊!賜給我一個毫無遮蔽而完全的啟示,使我看清我的本相。」「為我無所求,為主求一切。」這兩句話成了倪柝聲弟兄一生服事主的準繩

取材于――荒漠甘泉樂侶


詩歌感想

 

    按照神的思想,教會是被擺在一個戰爭狀態之中的,教會的每一件事都必須與此發生關係。如果教會不是一個從軍的教會,她就完全不是教會,因為神只承認一個從軍的教會。

    在寫給七教會的七封書信中,從在以弗所的教會一直到在老底嘉的教會,都連續不斷地一直響著一個音符,就是得勝,就是作戰。

 

    以弗所書二章講到天界,而六章也這樣講。神的全副軍裝就是基督,祂是真理的腰帶、公義的胸甲(和合本譯作護心鏡)等等,然而,並不是軍裝去作戰,作戰的乃是穿上軍裝的身體。軍裝和身體是合一的。 

 

    我們都記得尼希米,他在建造耶路撒冷城墻的工程上作了很大的工作,他用一隻手建造,又用另一隻手跟仇敵爭戰(尼四15~23)在你知道自己是坐在天上之前,你斷不能真正知道屬靈的戰爭,如果你被地束縛住,你可能知道這個爭戰,但那不過是摸到人肉體範圍內的爭戰。

 

    以弗所書一至二章把我們的地位是在天上告訴了我們,以弗所書六章又告訴我們,我們的敵人也是在天界中,這就是我們為甚麼需要安坐在那裏的原因。夾在中間的幾章沒有提到天界(10一處除外)

 

    在利未記裏我們看到敬拜,一切都是個人的。但是在民數記裏,我們一讀到了我們走的道路,我們就立即投入到爭戰中。神對一個人的價值的估計是依人作戰的力量來估定。其實在舊約裏,我們看見從起頭到末了都是戰爭,神的子民一直都在作戰,有時甚至神允許仇敵進來,免得祂的子民忘記了怎樣打仗。當我們聽見了神永遠定旨之後,一切的事情就決定於我們的反應。

 

    我們讀到啟示錄一章九節,約翰說他是一個有分於患難的人為甚麼他又說他在耶穌的忍耐裏有分呢?這是重要的一件事。在啟示錄裏用得最多的詞是忿怒、審判。我們現在在患難裏有分,我們將在要來的國度裏有分。

 

    神願望我們接觸到祂的審判,如果我們是這樣子的話,那我們肯定要在祂的忍耐裏有分,也肯定會在行審判的權柄裏有分。我們如果不是這樣子的話,那我們就不需要有忍耐。至終當主對世人停止祂的忍耐時,那就是審判必即降下的訊號了。―― 倪柝聲

學習禱告

 

 








【讓我們學習這樣的禱告】

  

向神献上我的赞美 23

 

   

     主,我讚美你的名。我高舉你遠超萬有之上,你是我的王,我的主。在我生命中發生的每件事,以及在我面對的艱難當中,我知道你仍然是宇宙萬物的全能神。主,在我掙扎的時候,請將我隱藏在你的隱密處,把我高舉在磐石上,使我得以昂首高過仇敵用問題環繞我的詭計。我要唱詩歌頌耶和華,並向你獻上讚美的祭 (參考詩篇275-6 節);你是我的幫助,我要隱藏在你裏面,我為你的一切所是而讚美你我心緊緊地跟隨你,你的右手扶持我。“ (詩篇638節)無論我發生任何事,你都掌管我的生命,並且我信靠你必會使我從中得益處。

 

    幫助我能夠忍受任何的艱難,以致我甚至能在其中榮耀你。幫助我能如運動員按規矩在場上競技,使我能得著冠冕(參考提摩太后書2 3-5 節)。當我經歷艱難,每件事似乎都出現問題時,我要親近你,並將今生的思慮除去。我感謝你,因爲你能在我裏面充充足足地成就一切,超過我所求所想的(參考以弗所3 20節)。

 

    賜恩典的神,我敬拜你;謝謝你會在我暫受苦難之後,成全我, 堅固我,賜力量給我,並使我安穩(參考彼得前書5 章10-11 節)。我為你的能力讚美你,並感謝你將你的能力豐富地澆灌在我的生命中。賜憐憫與安慰的父神,我敬拜你,並感謝你在我遭受試練的時候安慰我,幫助我也能夠用你所賜的安慰去安慰那同遭各樣患難的人(參考哥林多後1章3-4節)

初信課程

 

第一課奉獻

 

 

 

 

 

 

 

 

 

 

 

 

 

 

 

 

 

 

 

 

 

 

 

 

 

 

 

 

 

 

 

 

 

 

 

 

 

 

 

 

 

 

 

 

 

 

 

 

 

 

 

 

 

 

 

 

 

 

 

 

 

第一課  奉獻

 

主題

一、了解奉獻的真正意義

二、認識奉獻的人

三、實踐奉獻


引言


如果我們對救恩認識清楚,得救也清楚,接著應當奉獻,不必等到知道很多屬靈的事才奉獻。人一得救就是屬於主,奉獻是主的,不肯奉獻也是主的,所以一得救就獻上是很正常的。
主不勉強我們,也不用權柄來逼我們奉獻,反倒很忍耐的等待我們甘心情願。其實受浸已是奉獻的開始,向神、人、撒但見證自己已是單單的屬於神了,你既已起了步,就仍需要繼續往前。所以本班課程以奉獻為開始,不但讓你認識奉獻,更是一生過著奉獻給神的生活。課文

內容

一、奉獻的真正意義
1. 奉獻乃因主權的轉易,而承認並接受神的主權,以他為主。       
哥林多前書六
19-20…你們不是自己的人,因為你們是重價ˍˍ   ˍˍ的。                                               
2. 奉獻是根據主  
哥林多後書五
14-15原來基督的ˍˍ 激勵我們,因我們想,一人既替眾人死,眾人就都死了;並且他替眾人死,是叫那些活著的人不再為ˍˍ ˍˍ活,乃為替他們死而復活的ˍˍ
3.  目的是為著事奉  學習伺候神                                         
羅馬書十二
1-2 所以弟兄們,我以神的慈悲勸你們,將身體  ˍˍ  ˍˍ ,當作活祭,是聖潔的,是神所喜悅的,你們如此ˍˍ  ˍˍ ,乃是理所當然的。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

二、奉獻的人

1.
  
是蒙神揀選來奉獻的
2.  是歸耶和華為聖(出埃及記廿八3638
)
3.  是肯對付罪的人(參羅馬書六12-23)4. 
4.  為主而活(
不單只要對付罪,更要積極地為他生活。
)

三、奉獻的實踐

1.  學習從部分到整體的奉獻
2.  學習從籠統到具體的奉獻
3.  學習時間的奉獻
4.  學習金錢的奉獻


總結


督徒生活的一個大原則:無論是生、是死,總要認定自己是屬主的人。基督是信徒的主人。
羅馬書十四7-8「我們沒有一個人為自己活,也沒有一個人為自己死。我們若活著,是為主而活;若死了,是為主而死。所以,我們或活或死總是主的人。」

應用

既然看見主愛你,為你捨己,你也是他用重價買來的,理當奉獻給神,所以你應向神作出回應,不要太籠統,要具體。寫下你向神的奉獻,作為你的祈禱。

 

摘自──真理教育課程    編輯:香港教會總執事室

拾穗

      

 

受教的心

 

受教的心時代的警鐘已經響起了,你能聽見嗎?作者藉著從神而來的啟示,像昔日的耶利米先知一般,懷著哀痛、惋惜的心,嚴厲地指斥今日教會及信徒靈裡貧乏、赤身的苦況。三十多篇信息都充滿關懷、教導、警告和盼望,令人讀來深受激勵,是喚醒沈睡者的警號。

 

作者:陶恕

 

 

 

 

 

 

 

 

 

 

 

 

 

 

 

 

 

 

 

 

 

 

 

 

 

 

 

 

 

 

 

 

 

 

 

 

 

 

 

 

 

 

 

 

 

 

 

 

 

 

 

 

 

 

 

 

 

 

 

 

 

 

 

我們需要屬靈的創見

 

今天教會亟需有人能用敬虔無畏的心,為各種屬靈的問題找出答案來。  

 

很可惜,基要派信徒中,至今未出現過一位偉大的思想家。二十世紀以來出版的屬靈書籍中,沒有一本是基要派信徒寫作而又真正有創見的。至於那些恥與基要派作家為伍的基督教學者,雖然也算正統,卻好不了多少。

 

我先要在此聲明一點:我從來就是福音派信徒,至今不變。我相信聖經是神的話,並且完全相信聖經蘊藏了一切與生命及虔敬有關的事。我也毫無保留地完全接受傳統基督教信抑的原則,並對自由主義者的任何論點,絕不苟同。但在此我不能不痛心地指出:在福音派同儕中,我至今尚未發現有誰寫過有深度思想的文章;反而是在那些為了某種原因而與基要派分庭抗禮的陣營內,找到有真正宗教思想的人。我們這些福音派教會,一直以來袖手旁觀,任由對方陣營從事深入的思考工作,而我們僅作了別人的應聲蟲,不厭其煩地重複一些宗教的陳腔濫調,就自以為可以心安理得了。

 

我不是說近五十年來,福音信仰圈子內未出現過有價值的好書。無疑這類書籍也有不少,其中好些是闡明教義的,主要是闡釋保羅書信;也有極佳的靈修書籍,還有基督徒傳記和有關海外宣教的書籍,都很不錯。此外,更有一大堆論及靈性復興的著作,這些書的作者,通常都只在本鄉經歷過一點靈性的復興。

 

上述這幾類書籍,都確實各有用處,使人得益不淺。但問題是:它們都不過是前人所寫的東西,只是經過改頭換面,並沒有任何獨特的創見,只不過把從人家的作品中抄襲出來的片段拼湊起來,而非出自作者一些痛苦或喜樂的個人經歷。這些作者所付出的代價,就僅限於在紙上謄寫而已。

 

為防有人駁斥我以上一大堆籠統的話,我想該在此說明我所指出的,免不了是局限於本人的經驗而言,很可能在福音派圈子內,曾出現過偉大的思想家,或寫過一些不朽之作,但我未有機會瀏覽罷了。若然這樣,我的話便說得不對了。

如果有些讀者認為,如魯益師(CSLewis)之輩,可列為有創見的思想家,那麼我必須解釋清楚:他可稱為一位竭力為真道辯護的傳道人,但卻不是有創見的屬靈作家。

 

他維護歷史上基督教的正道,思維條理分明,能使讀者清楚明白前人的信仰;但他的作品缺少了一種催迫人改變的力量。讀者儘管承認他的論據無懈可擊,但仍可以心裡完全無動於衷。換言之,他的著作可以使人在理智上深為折服,但不會叫人因而良心不安。就因為這緣故,魯益師只能是一位衛道之士,永遠不會成為一位改革者。

在信仰上,我雖是站在正統的基督教那邊,但我不得不承認,近五十年來所高舉倡導的福音派信仰,使信徒的判斷能力變得麻木,扼殺了人活潑的思考才能。近代福音派信徒成了只會學舌的鸚鵡,而不是一飛沖天的兀鷹,不能直衝雲霄去探討神國無限的奧秘;只會站在自己所熟悉的腳架上,用嘹亮的嗓子,重複不休地唱著一些自己幾乎完全不懂的屬靈字句。這種情況如果持續下去一兩個世代,今天的福音信仰就會成為日後的自由主義。

 

從來沒有任何生物,可以靠賴自己的過往而生存的。

 

這個世代的基督徒,如果要避免這類宗教上的荒誕愚昧,就必須留心了。已喪失功能的口號,不可能成為他們的救星。不錯,字句是為了達意,但人生中可悲的事是:當意義消失以後,字句仍然存留,以致一些不願思考的人,因為自己還能運用那些字句,就自以為擁有字句背後的實質了。我們今天的光景,正是如此。

 

有屬靈創見的人,並非白晝做夢之徒,也非思想高深莫測、遠離塵世,活在象牙塔中的知識分子。他可能是一個因人生苦惱而心靈不安、背負重擔的人;他所思想的問題,並非是學術性或理論性的,而是實際又與個人有關的問題。

 

過去那些偉大的宗教思想家,絕少是過慣悠閒安逸的生活,大多數關懷世事,跟困擾不安的時代息息相關。今天一些思想成聖的信徒,也不是個只會坐在僻靜的一隅,凝眺日落西山的詩人,而是如身陷荒野,要找尋出路的遠行客一般,但他不會想到日後會有人循著他找到的路徑往前走,只是一心一意地去摸索出路。

 

要做一個懂得善用思考的人,必須具備一些不可缺少的條件。第一,他必須絕對誠實,徹底真誠。玩世不恭的人,必自然被淘汰,因為放在天秤上一稱;就顯出他的輕浮,不能委以神的重任。人只要在心思上有一點輕率浮躁,就馬上失去具創意的思考能力。所謂輕率浮躁,我並不是指妙語連珠的急智或幽默,而是指偽善、虛假、毫不認真的表現。

 

要有偉大的思想,就必須對生命、對人和神,都付出真誠。

 

另外一個條件是勇氣。膽怯的人不敢運用思考,害怕一旦發現真我,就會大吃一驚,猶如人發現自己身罹絕症一般。真誠而肯用心思的人,會像大數的掃羅,毫無保留地喊出來說:「主啊,你要我做什麼?」思想的運用,帶來道義上的責任。探索真理的人,必須準備毫無保留地服從真理,否則真理會遠離他。人如果不肯跟隨光的引導,他就注定會一生落在黑暗裡。懦夫或許會是精明乖巧,但他永遠不能睿智地運用思考,因為智慧歸根究底離不開道德,與邪惡無份無關。

 

還有,能有效地運用思考的人,必須具備一定的知識水平。中國諺語云:「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怠。」我認識一些基督徒,思想精密,但眼光淺窄,只看見真理的一面,不能看見真理的全面,成為心胸狹隘的極端分子,誠心誠意地只顧耕耘自己那小小的角落,天真得竟然以為他那小天地就是全宇宙了。

會正確思考的人,必知道康德(Kant)所謂「在上的星空及其中的道德法則」的要義,最低限度也得對這格言有點概念。此外還要對聖經有徹底的認識,有歷史觀點,並對時下基督教有清楚的瞭解。這些就是有創見的思考的先決條件;但光有這幾樣,還是不夠的。

 

人是天生的敬拜者,唯有在敬拜的靈裡,內在一切驚人的才智力量才完全發揮出來。

 

有一位基督教作家提出這樣的警告:人如果單靠腦袋勤奮地去思想,而不理會由渴求真理的心靈引發的深思遠見,就可能帶來致命的損失。希臘教會的長老尼塞浮勒斯(Nicephorus),曾教導人必須學習用心靈去思考。他說:「你要把心思驅進心靈裡,把它一直拘留在心靈深處;當你這樣進到心靈的境界時,就要向神獻上感謝,讚美祂的恩慈。你如果能一直保持這心境,就能學到寶貴的功課,是別種途徑無法達致的。」

 

有人說:基督教信仰中,充斥著一些明顯地自相矛盾的理論。其中一個例子就是:人必須否定自己,全心倚靠神;但同時又要相信人有神所賜的本能,可以接受、認識和領會一些事情,並要對自己這些能力,有完全的信心。那種叫人不信任自己的智慧,使人缺乏自信和優柔寡斷的所謂識卑,其實是真正謙卑的贗品。懷疑神所做的工,就是不信任神的智慧和至善。「泥土豈可對陶弄它的說:你做什麼呢?」

 

信徒在心態上所表現的膽小怯懦,使今日的基督教變為軟弱無能、知識貧乏、枯燥無味、不斷重複、惹人生厭的宗教。面對這種情況,我們遠自稱所持守的是先賢們的信仰,直接師承基督和使徒。為了把這些索然無味的精神食糧變得可口甘美,讓下一代的信徒填飽肚子;唯有從不信的世人那兒摻雜一些屬肉體的娛樂,還認為使人歡樂遠勝於教誨,隨波逐流總比自己動腦筋容易。就是這樣,我們許多福音派的領袖,任由自己的思想萎縮,轉而借助其他手法去吸引人歸主。

 

我敢在這兒預言:羊群對我們所餵飼的枯草,和灑在其上的味精、顏料,已大感厭倦;終有一天,他們再不能忍受下去而離開我們的草場時,就不難落入各種異端的圈套裡。

 

我們的信仰,應該包括我們全人,並且掌管我們這些蒙救贖的人生命的每一部分。我們不能一面在燃燒著的祭壇上壓制自己的才智,一面妄想可以保存自己對基督的真正信心!

聖經人物知多少

 

耶穌十二門徒 (史祈生)  

第一章十二門徒

第二章西門彼得

第三章安得烈

第四章西庇太之子雅各

第五章約翰

第六章腓力

第七章巴多羅買

第八章多馬

第九章馬太   

第十章亞勒腓的儿子雅各

第十一章達太 

第十二章奮銳党的西門

第十三章加略人猶大

 

 

 

 

 

 

 

 

 

 

 

 

 

 

 

 

 

 

 

 

 

 

 

 

 

 

 

 

 











第十三章  加略人猶大

  

     經文:路加六章十二至十六節,廿二章一至六節,使徒行傳一章十六至廿節。

    福音書中三次記載十二門徒的名字,都是以西門彼得為首,以賣主的加略人猶大殿后(太十:~24,可三:1619,路六14:~16)。到使徒行傳再次記載十二門徒的名字時,很可惜,殿后的加略人猶大都不見了,因為他已經賣了主耶穌,用他作惡的工价,買了一塊田,以后出去吊死了,以致身子仆倒,肚腹崩裂,腸子都流出來(徒一:1318)。

    許多人替這個叛徒打抱不平。有的說:為什么主耶穌要揀選他呢?明知他貪心,為什么要讓他管錢袋呢?猶大賣主是應驗了先知的預言,自告奮勇去擔當罪名,不是該領功嗎?豈能加上罪名?近代的人更解釋他是愛國份子,激烈的革命家,看不慣主耶穌的不務實際,只空洞說教,才將他出賣的。事先猶大并不知道祭司長那批人會這么凶狠地對待耶穌,釘他十字架;因此事后猶大懊悔了。他是應該得救的。我們來看看圣經怎么記載猶大,讓我們用三個角度來研究他。

 

一、加略人猶大

    加略可能是帕勒斯坦最南端的一個村庄,与以東地交界的地方。主耶穌其他的門徒,都是清一色的加利利人,故此,猶大是加略人中得天獨厚的一個。主從起初就知道猶大不信他,以后還要賣他;卻揀選了猶大,將管錢的重任交在他身上,并且三年之久与他同出入(約六:6471)。這件事實說明了主的慈愛和忍耐,在罪人身上總不放棄最后的一線希望。

    今天教會里,有許多別有用意,另有目的的人。他們虛假的工夫做得十分到家,祈禱唱詩,聚會布道,樣樣都學得很像,除了「知道万人的心」的神以外,沒有人識破他們假冒的行為。但神容忍他們好像容忍麥田里的稗子一樣,到收割的時候才一拼處理。那時,麥子收進倉里,稗子卻捆成捆,留著燒。

但愿你不是這樣一個硬心不信的人,要知道外表的行為不能救你,出入教會的經驗也不能救你,唯有用信心接受主耶穌,承認他是你的救主,承認他是永生神的儿子,是基督,才能得救。

 

二、賣主的猶大

    我們不知道猶大為什么跟從耶穌,也沒看見圣經記載主呼召他。如果說他賣主是為了激烈的愛國心,三年之久并沒听見他向主建議什么行動;甚至眾人強迫主作王的時候,也不見他出來助陣。但是馬利亞獻香膏的時候,听見他說話了:這香膏為什么不賣三十兩銀子周濟窮人呢?使徒約翰接著注明:他說這話,并不是挂念窮人,乃因他是個賊,又帶著錢囊,常取其中所存的(約十二:56)。由此可知,他最關心的是錢,他貪圖的是利。一個貪圖財利的人,很容易接受魔鬼的試探,于是祭司長約定好給他卅兩銀子的時候,他就答應找机會,趁眾人不在跟前的時候,把耶穌交給他們。

    圣經明明講:這時,撒但入了那稱為加略人猶大的心(路廿二:2)。吃晚飯的時候,魔鬼已將賣耶穌的意思,放在西門的儿子加略人猶大心里(約十三:2)。可見猶大是被魔鬼利用,做魔鬼的工具,并非存心要應驗先知的預言。主耶穌自己說得很清楚:人子必要去世,正如經上指著他所寫的,但賣人子的人有禍了,那人不生在世上倒好(太廿六:24)。

猶大不僅虛假,貪利,且奸詐。他帶了一批兵丁到客西馬尼園來捉拿耶穌,那時因天黑,怕兵丁看不清人,他就跟他們立個暗號,說,我与誰親嘴,誰就是他,你們可以拿住他。猶大隨即假惺惺地走到耶穌跟前說:請拉比安,就与耶穌親嘴。以一個吻來出賣主,多么奸詐!在犯罪的時候還用禮貌的方式,還想欺騙受害者,還想裝成馴良的小羊。這是魔鬼手中的工具,被魔鬼控制的人才做得出來。我們當如何謹慎,不給魔鬼留地步。

 

三、滅亡之子的猶大

    主耶穌离世前為門徒禱告時,內中有一句說:我与他們同在的時候,因你所賜給我的名,保守了他們,我也護衛了他們,其中除了那滅亡之子,沒有一個滅亡的,好叫經上的話得應驗(約十七:12)。此句話肯定了猶大的不得救。并不是主不救他,主給了他門徒的職    務,給了他三年的机會;是他自己甘愿沉淪為滅亡之子,甘愿丟棄使徒的位分,往自己的地方去了(徒一:25)。正如猶大書中描述的那种人:他們有禍了!因為走了該隱的道路,又為利往巴蘭的錯謬里直奔,并在可拉的背叛中滅亡了(猶11)。

    十二門徒中為首的彼得,也在主受難的時候跌倒了,三次不認主。但他想起主所說的話,就出去痛哭悔改。猶大看見主定了罪,就后悔,把那三十塊錢拿回去,承認說:我賣了無辜之人的血,是有罪了。祭司長和長老說:那与我們有什么相干?你自己承當吧!猶大果真自己承當,把錢丟在殿里,出去吊死了(太廿七25)。真可惜!魔鬼利用完了他,就把他丟在一邊,讓他自己去懊悔,毀滅,永遠痛苦。地獄里的人都在懊悔,都在自責,為什么要上魔鬼的當?但可惜太遲了!做滅亡之子只有走上滅亡的道路。兩本福音書都把馬利亞獻香膏和加略人猶大去見祭司長,商量賣主的事連續在一起,可見猶大受了馬利亞事件的影響。她為了愛主舍棄卅兩銀子,他卻為了想得卅兩銀子而賣主,恰恰相反。她看為最寶貴的是主,他認為最有价值的是錢。結果她打破玉瓶,留芳百世;他卻破了肚腸,遺臭万年。她不過是接待主的姊妹,他卻是榜上有名的使徒。我們能不謹慎自己的腳步,緊緊跟隨主嗎?

 

 摘自── 耶穌十二門徒(史祈生)  

珠璣語錄

 

 

 

 

 

 

 

*  在與主獨處的寧靜中,能體會到主仁慈之靈同在,這獨處的寧靜時刻,成為生命中的長生不老藥。---W. Pillip Keller

*  唯有你是安靜地,且在寧靜中單純地察覺祂的同在,你的心才會尋求祂,且向祂敝開,以接受祂的愛。那是無言的禱告,要以安靜的敬拜回應。---James Borst

*  凡是仰望神的人,永不停止對神的渴望。---Gregory of Nyssa

*  人若不與創造他的主相交,他的人生是貧窮的。---Michael Mitt

 

摘自──大光通訊

 

 

返回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