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屬靈操練 (7-11-2010)   

 

操練身體,益處還少;惟獨敬虔,凡事都有益處,因有今生和來生的應許。(提摩太前書四章8節)

 

操練敬虔就是操練在日常生活中活出基督美德。

 

詩歌欣賞

 


 

 

 

 

 

 

 

 

 

 

 

 

 

 

 

 

 

 

 

 

 

 

 

 

 

 

 

 

 

 

 

 

 

 

 

 

 

 

 

 

 

 

 

 

 

 

 

 

 

 

 

 

 

 

 

 

 

 

 

 

 

 

 

 

 

 

 

 

 

 

 

 

 

 

 

 

 

 

 

 

 

 

 

 

 

 

【耶穌耶穌我的性命】

 

一,耶穌耶穌我的性命,因為愛的緣故,   求原諒我將你聖名,日念千遍不住。

(副)耶穌耶穌最愛救主,無人無物與你比擬; 你的笑容是我歡喜,我愛,愛你,你,主。

二,我心愛你不知如何,約束我的奇樂;  你愛有如一團熱火,使我心中火熱。

三,因你是我一切一切,我的倚靠食糧,  我心羨慕我身醫藥,我魂永遠力量。

四,燒燒哦愛在我心懷,日夜厲害的燒;  直至所有其他的愛,燒到無處可找。

五,暗中之光憂中之樂,天在地上開始;  耶穌你是我愛我歌,有誰知你價值。

六,這愛將受甚麼限制?要到那裡停止? 進進我主甘甜價值,今日遠勝昨日。

 

作者:腓烈德立克.威廉.飛柏Frederick William Faber(1814-1863)

  飛柏寫的詩歌除「耶穌,耶穌,我的性命」(《聖徒詩歌》第227首) 以外,尚有許多的詩歌,例如:「世上罪人,為何徬徨」、「古聖信仰」、「親愛主,我不能禱告」、「神啊!你是何等奇妙」、「主我曾否叫聖靈憂愁」都被編入聖徒詩歌之中,且為聖徒們所喜愛,但希奇的是他的名字,事蹟和詩歌歷代以來都很少人知道,基督教的各種詩歌集中完全看不見他的詩歌,天主教的詩歌集裡也找不著,甚至有關的詩人名錄中也見不到他的名字,他的豐采生命與璀燦的詩歌竟成為滄海遺珠,若非倪柝聲弟兄把他挖掘並引進,我們都不可享受到這麼美好的詩歌,會產生這種遺憾的情形,原因和他的經歷有關,他的家族是更正的基督教徒,住在法國,深受加爾文的影響,到了他祖父時為著逃避路易十四的逼迫而遷居英國,且在約克郡的卡瓦利當牧師,飛柏從小就蒙恩得救,但後來因紐曼引發的「牛津事件」之影響,飛柏居然又歸回天主教,這是令人很驚訝的事,更正教視他為叛徒,所以決不用他的詩歌,天主教又因他堅持加爾文的看法,把他看成異類,所以也禁絕了他一切的作品,但這些出生命的結晶神終究沒有讓她們永遠埋藏,今日終於可以呈現在眾聖徒面前,且成為多人的幫助!

 

  飛柏一八一四年生於英國約克郡的卡瓦利(Calverley Yorkshire)教區的牧師館,因他的祖父當時是當時教區的主任牧師,他們是脫離天主教桎梏的更正教家庭,因逃避法王路易十四的迫害,才舉家從法國搬到英國來服事,他們深受加爾文的影響,堅持一切都要按照聖經的真理傳講和行事。飛柏排行第七,但他出生之前兩個哥哥都因病夭折,所以母親一直把他當作是補償給她的兒子而格外珍愛,但又因哥哥們比他大很多且都在外求學,所以他就像長子一樣的長大,養成了他日後獨立、決斷、熱情又任性的性格,而他的天賦中對美好的事物很會留下深刻的印象,加上他詩歌的天分而致使他能寫下那麼多優美的詩歌。

 

  飛柏自幼即因母愛的帶領而寶貴神的同在,神在他童年時就成了他心中的愛和純淨的光,晚上若不覺得主手的護庇就不肯合眼,清晨醒來就要親吻那隻可愛的手,最叫他流連的就是這種濃郁神的同在,常在主日回家後就賴著母親給他講關於耶穌奇妙的事,他在晚年曾說:「我活過兩種生命,迥異而又互相影響,一個是母親給我的,漸漸逝去,另一個是主給我的,歷久彌新!」不論是他的傳記作者或他最親密的同伴,都說飛柏是個天生的奧秘派,從童年到安息,都沉浸在神的同在中。一八二七年他轉到海洛(Harrow)讀書,他開始大量接受英國的文學,不幸在十五歲時母親去世了,對他是個沉重的打擊,加上他讀了許多像拜倫之類的人文作品,這個充滿浪漫思想的男孩就開始懷疑神,從兒時一直而有的屬靈經歷告訴他主是又真又活的,然而從他所讀的人文作品卻慫恿他用理性去懷疑神,這種矛盾帶來他極大的痛苦,幸好他願意帶著所有的問題和矛盾去找校長隆理博士,校長並沒有跟他辯論或作教義解答,卻用他的信心和溫柔把他挽回過來;之後他又得著柯寧翰牧師的幫助,使他認識「神兒子的名分」的寶貴,因飛柏從小生長在加爾文主義的傳統下,藉著這一度的迷失,他深刻的經歷到神絕對主權的保守和恩典,使他作為一個非常認識恩典的人,而寫下了「世上罪人!為何徬徨」這首詩歌。

 

  一八三三年飛柏進入牛津讀大學,這位才華洋溢的青年學子又盡情地沈醉在古典文學的華美中,經常以文會友,結交許多知己,學校中許多思潮也衝擊著學生,尤其自由學派最引人注目,他們崇尚理性和人本主義,並向一切傳統挑戰,飛柏的文思,口才和儀表都是上人一乘的,自然也成為領風騷的人物,他甚至主辦「牛津大學雜誌」,想要跟「愛丁堡評論」一爭高下;這段時期他沒有不信神,但他的體力透支、安息消失,他只盡了一切力量想要贏得超過他才賦所得著的聲譽;他沒有快活,除非思想耶穌,所以就開始讀許多屬靈偉人的傳記,他發現這些人身上都有同一的特徵,他們都經歷過屬靈的大轉折,而且面對面地遇見了神,這些人的經歷大大地挑旺他心中向主渴慕之火,並使他自己也蒙了轉機,且帶他進入屬靈的實際,他回憶說:「牛津這兒最大的罪惡,就是以追求外面、浮淺的宗教熱忱來取代裡頭信愛之靈,以對團體的愛來取代對神的愛,以國教取代了基督的教會;對我而言,救贖、稱義、恩典比使徒統緒和主教制度重要多了,讓我們回到起初的純淨,按著聖經的話過生活吧!」飛柏的致命傷「文學喜好」直到此時才被主帶過來;後來當他決定出來服事主的時候,桂冠詩人渥茨渥斯對他說:「我不說你這樣決定是否妥當,我只知道英國文學界少了一位詩人了。」

 

  一八三三年至一八四五年由紐曼、普西等人帶動引起了「牛津運動」,他們是一班愛主的教授,都為國教憂心如焚,盼為國教打出一條出路,卻恰逢英國政府下了一個法令要減少主教的人數,因此這些愛主的教授們就發表了「國家背道」、「警世語冊」來指控政府越權侵犯神在教會中的主權,但政府反愈加霸道,嚴控教會來對付這些異議分子,這些人最後竟乞助於天主教,甚至因不容於國教而歸向天主教,對更正教而言成為一極大的打擊。飛柏本來不參與這些運動,但因被受命去負責翻譯古代教父之一亞普帖搭士的作品,結果被他教會普世合一論及教會聖禮的思想所影響,加上他後來任職於國教後所帶來的失望,就在一八四五年也進入了天主教。

 

  飛柏歸入了天主教,當然被更正教視為叛徒,但他在天主教裡仍被許多人質疑,因他堅持加爾文的看法,認為一切都必須根據聖經而非根據法統,所以他在天主教十八年的服事都是在「弟兄團」裡,它是由弟兄們組成的,他們同有一個心願,就是追求主、愛教會,他常在貧民中傳福音,與弟兄們彼此相愛,他最強的點是真實的走路,他用不少時間跟弟兄們交通內住的生活,有一位修道院的院長聽了飛柏的信息就對人說:「飛柏的話總是滿了膏油,一字一句都掩不住他信心的活潑,和他對神之愛的馨香人們在他話語的熱力和真理的力量下,沒有不被席捲而去的。」因「弟兄團」棄絕禁慾主義的克制肉體,雖然他們常保喜樂的笑容,但也飽受天主教內部的攻擊;但只要是路中的人,聽了他的話或看了他寫的東西,都會覺得好像就是你的難處,並且告訴你何處是津渡和渡過的秘訣。

 

  在天主教裡面,敬拜聖心是很普遍的,但飛柏特別呼籲聖徒來敬拜寶血,在天主教裡,敬拜已逝的聖徒也是很普遍的,但飛柏要人來仰望釘十字架的耶穌,他說到自己與主同釘的經歷:「我感覺到主的觸摸,噢!就這一摸,己就死了!在屏息剎那之間,主從我經過,只是基督之死的一現,我就死了。」他也曾說:「在我的心中,浮現著一幅屬靈生命長進的路圖,一共有三個領域。第一段最甜美奇妙,接著就是曠野行程,比頭一段要長上十倍不止,一路上滿了試探、疲倦、險滑和掙扎,但在每一程拐彎抹角的地方,耶穌總是負著十架的另一軛來遇見我們。最後一段則是山路、非常瑰麗,有樹有泉,但也是亂石嶙峋,風暴迭起,這裡乃是深入禱告,狠厲釘死己生命的地方,有奧祕的試煉、叫人的魂生命落魄,而靈生命被分開出來;在這種高原上,屬地的空氣太稀薄了,只有特別蒙愛的聖徒才可以呼吸其間!」設想這樣的言論在天主教中怎能不受到為難和攻擊,他也曾寫了幾本非常好的書:「全為耶穌」、「聖徒生命的成長」、「十架之下」、「寶血」等,但這些連同他的詩歌都無法在天主教中流傳。

 

  長久以來,飛柏的身體並不太好,他一生才活了四十九歲,就像一根蠟燭劇烈地燃燒自己,雖然燒得很快,但照得很亮,在弟兄團中服事,不只有屬靈的事奉,他還不時親自下廚房備餐給弟兄們喫,當他最後病中時仍不放下他的筆!他說:「難道你們不知道嗎?天鵝總是在垂死時才唱出最甜美的鵠歌!」

 

  一八六三年九月廿六日飛柏在微笑中被主接去,暝目前,他的眼睛清澈明亮,半帶微笑、半帶驚愕,微笑因他已跑完他的路程,在主面前坦然了!驚愕大概是他目擊了自己從前所盼望的那種榮耀如此耀眼的出現了。

 

詩歌的產生

 

  飛柏在弟兄團中所講的信息不論是口才或文思都非常的敏捷優美,但飛柏卻說:「無論我們所講的真理是如何不受人歡迎,還是讓我們單單傳耶穌罷!你要看見,即使沒有口才、人的心仍要鎔化的,從伯利恆一直講到加略山,耶穌的降卑和單純要供應出何等豐盛、深不可測的愛!」

 

  一八五三年飛柏出了第一本書「全為耶穌」,為配合這本書來幫助弟兄們,所以也寫了「耶穌,耶穌,我的性命」這首詩歌,目的是「要弟兄們在日常的生活中,分別為聖,擺在弟兄們面前的,不是高不可攀的,乃是吸引他們,挑旺他們,叫他們裡頭甘甜敏銳的品嚐神的大愛。」雖然遭到禁慾主義者口誅筆伐,但只要唱到她的神的兒女莫不喜愛非凡。

 

四、詩歌的影響和故事

 

  因飛柏天主教背景的關係,所以這首詩歌一直像璞玉一樣不被人所珍視,在近代英文詩本裡只有宣信和他的同工卡特早年所編的詩集裡有選入,但在以後再編的詩集中又把她刪除掉了。直到倪柝聲弟兄把飛柏的詩歌引進到中國的聖徒中,而且編入了好幾首在選本詩歌中,中國聖徒才大量的喜歡吟唱他的詩歌,尤其這首詩歌,大家公認是飛柏最佳工作,唱過的人莫不印象深刻,常藉她被引到神的深愛中來與祂交通。

 

  多年前,台灣一個鄉村福音隊,經歷了不少的挫折後,有一天晚禱時,大家都覺得很沮喪和疲憊,覺得好需要主的愛先來激勵他們,否則他們已無可傳,也沒有力量再傳,當時一位孫姐妹提起這首詩歌來唱,他們一唱以後就再也停不下來,不住的有人一再吟唱,而主的愛也大大澆灌他們,並且激勵他們,當年的那些學生有不少位後來在主的福音工場上,專一以傳福音為事,都是因這首詩歌,受了主愛極深的激勵

 

摘自──台中市基督徒聚會

學習禱告

 

 

 

 

 

 

 

 

 

 

【讓我們學習這樣的禱告】
  
  

 主啊,我知道你在________(妻子的名字)身上赐下特别的恩赐与才干,是为要成就你的旨意并彰显你的荣耀。主,求你向她显明这一切的恩赐与才干,同时也向我显明而让我能鼓励她、帮助她明白。有些工作是你特别要交付她来完成的,你也要赐给她惟有她能成就的服事;使她能感受到你在她生命中的呼召,并为她创造机会,使她能发展、运用你在这呼召中所赐下的恩赐。

  我祈求你使我的妻子能够了解,你对她一生的计划已设定了完美的时间表。即或她不清楚这计划的细节,但当她为这些细节来寻求你时,求你仍帮助她明白你必要成全这计划,好叫她能在确信中得安息。

 主,我祈求让________(妻子的名字)能成为她被呼召之样式的妻子,同时也成为我所需要之样式的妻子。现在,我对妻子最迫切的需要是(心中最迫切的需要)。求你也向我显明妻子对我的需求;帮助我们在这些方面能满足彼此的需要,而又不强对方之所难。当我们应该把期许放在你身上时,保守我们不对彼此怀有不切实际的要求。帮助我们分辨你放在我们各人身上的恩赐,并彼此鼓励、发展、培植这些恩赐。   

 主,我为你所赐给我的妻子来感谢你(参箴19:14)。愿你释放她进入你为她所预定的美善计划,成全你在她生命中的旨意;使用她的恩赐与才干,使人得恩福。领她走在你所命定的终极旨意中,愿她在其中得着成全。我要对她宣告说,"在你的内室,好象多结果子的葡萄树。"(诗128:3)"才德的女子很多,惟独你超过一切。"(箴31:29)"你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在天上的父。"(太5:16)主啊,愿你把我妻子心中所愿的赐给她,成就她的一切筹算(参诗20:4)

 

摘自──如何為你的妻子禱告

舊約知多少?

 

舊約概論

摩西五經概論

創世記

出埃及記

利未記

民數記

申命記

約書亞記

士師記

路得記

撒母耳記上、下

列王紀上、下

歷代志上、下

以斯拉記

尼希米記

以斯帖記

約伯記

詩篇

箴言

傳道書

雅歌 

以賽亞書

耶利米書

耶利米哀歌

以西結書

但以理書

何西阿書

約珥書 

阿摩司書

俄巴底亞書 

約拿書

彌迦書

那鴻書

哈巴谷書

西番雅書

哈該書

撒迦利亞書

 

 

 

 

 

 

 

 

 

 

 

 

 

 

 

 

 

 

 

 

 

 

 

 

 

 

 

 

 

 

 

 

 

 

 

 

 

 

 

 

 

 

 

 

 

 

 

 

 

 

 

 

 

 

 

 

 

 

 

 

 

 

 

 

 

 

 

 

 

 

 

 

 

 

 

 

 

 

 

 

 

 

 

 

 

 

 

 

 

 

 

 

 

 

 

 

 

 

 

 

 

 

 

 

 

 

 

 

 

 

 

 

 

 

 

 

 

 

 

 

 

 

 

 

 

 

 

 

 

 

 

 

 

 

 

 

 

 

 

 

 

 

 

 

撒迦利亞書     

  

壹 關于先知撒迦利亞

一 先知撒迦利亞是易多的孫子,比利家的儿子。他是生在被擄之地,隨著所羅巴伯歸回故國。

二 易多是第一批歸國的祭司,(尼十二416,)所以撒迦利亞既是先知,又是祭司,(亞七34,)和耶利米、以西結等相同。

三 以斯拉五章一節和六章十四節只題他是‘易多的孫子,’(原文作‘易多的儿子,’)而不題‘比利家’的儿子,可能的原因是撒迦利亞早年喪父,由祖父撫養。(比較王下九章十四、二十節,那里‘宁示的孫子’按原文應譯作‘宁示的儿子。’)

四 本書一章一節所以說‘易多的孫子比利家的儿子先知撒迦利亞,’似乎默示聖經的聖靈在此有特別的意思。原來‘易多’的意義是‘在一個指定的時候,’‘比利家’的意義是‘耶和華祝福,’‘撒迦利亞’的意義是‘耶和華記念。’這三個名字的意義合起來就是:‘在一個指定的時候,耶和華祝福,耶和華記念。’這就是讀本書的妙鑰。誠然,神在一個指定的日子,必要祝福并記念祂的子民。

五 因為撒迦利亞主要的信息是說到選民未來的复興和繁榮,所以解經家多稱他為‘复興的先知。’因為在他所傳的預言中有很多的异象和表號,所以也有解經家稱撒迦利亞書為‘舊約的啟示錄。’

六 先知撒迦利亞的預言不只幫助和鼓勵了當時代的以色列百姓,并且也安慰了末后從列國歸回的遺民,給予莫大的盼望。

 

貳 先知哈該与先知撒迦利亞

哈該和撒迦利亞是同時代的人,同為被擄后歸國的先知。他們在同樣的情形下說同樣的預言,鼓勵所羅巴伯、約書亞、和沮喪的百姓繼續建殿的工作,同時又給他們關乎將來复興和榮耀的指望。可是撒迦利亞比哈該年輕,(亞二4,)說預言比哈該較遲兩個月,(一1,比較該一1,)較長兩年。(亞七1。)据猶太人的傳說,撒迦利亞死后,是葬在哈該墓旁。

 

參 時間和地點

一 撒迦利亞作工的時間是在大利烏王第二年,即主前五二?年,正与先知哈該作工的時間相同。

二 撒迦利亞作工的地點顯然是在猶大。(七34。)

 

肆 體裁

從撒迦利亞所傳的預言中,我們可以看出他認識聖靈非常深刻,他所受的靈感非常奇妙,所以本書中充滿了异象、表號和默示。他所寫的體裁一部分是詩,一部分是對話式的散文。他所寫的辭句雖然生動,可是很不容易懂,和哈該的著作不同。

 

伍 幾處可注意之點

一 本書在舊約時代中可算是一卷難讀的預言書,似乎比但以理書、以西結書等更不容易明白。讀經的人都承認,在書中所用的表號非常深奧,頗為費解。曾有一位最著名的猶太拉比所羅門便雅基這么說,‘我們對于撒迦利亞書的預言是很朦朧的,因為它包括許多夢境一般的异象。我們要去找出它的真意,絕不會成功,除非公義的教師來到。’還有不少的猶太解經家也有同樣的承認。

可是在今天,我們謝謝神,那公義的教師已經來到,就是真理的聖靈,我們可以靠著祂以及寶座上賜下的亮光和恩典,明白那‘將來必成的事。’

二 撒迦利亞書最難明白的部分就是一至六章里的那八個异象。這八個异象都是關于選民以色列的預言,初步應驗在撒迦利亞的時代,完全的應驗還待將來。

()番石榴樹中間的异象(一717)-那騎紅馬的人,(8,)就是‘与我說話的天使,’(9,)先知稱之為‘主,’祂也就是‘耶和華的使者。’(1112。)‘耶和華的使者’在舊約聖經中是指我們的主耶穌基督說的。祂在這里專為指示先知撒迦利亞而來。那些騎紅馬、黃馬、白馬的人是天使,奉神差遣在遍地察看,特別是察看選民和壓迫他們的仇敵的情況。

在這异象中,耶和華的使者為選民呼吁,神的答覆是:仇敵雖然一時安逸,然而到了指定的日期,祂要為耶路撒冷、為錫安心中火熱,而施怜憫。同時祂要向仇敵惱怒,因為他們越過神的心意,對選民‘加害過分,’神要追討他們的罪。這個异象的應驗是在當時,更是在將來。

()四角和四匠的异象(一1821)-四角是指那些欺壓以色列并分散他們至普天下的仇敵,可能就是但以理書的异象中所題的四大帝國。(即巴比倫、瑪代波斯、希腊、羅馬。)

四個匠人是指神擊破以色列仇敵的工具,可能就是啟示錄六章里的四匹馬。

()准繩的异象-神對付以色列的仇敵之后,就重新興旺聖地。准繩是為量地而用,指神杖量、揀選耶路撒冷,并且住在其中。

()約書亞的异象-大祭司約書亞是預表以色列將來在列邦中恢复祭司的事奉,作一個祭司的國。當神興起它之前,必須先藉著大衛的苖裔,除去它的污穢,然后它才能執行它事奉的職務。

()金燈台与橄欖樹的异象-金燈台是指以色列得洁淨后在列國中作發光的器皿。不是器皿自己能發光,乃是器皿中的油發光,這油就是‘耶和華的靈。’這异象所包含的預言是指當時的,更是指將來的。兩棵滿有油的橄欖樹,一面是指當時的約書亞和所羅巴伯,一面是指將來的兩個穿毛衣的見證人。(啟十一34。)約書亞和所羅巴伯倚靠耶和華的靈建筑聖殿,恢复神的見證;兩個穿毛衣的見證人是在將來被靈充滿傳道作見證。

()飛卷的异象(亞五14)-這飛行的書卷是指神的律法和公義。以色列得洁淨后,一面作發光的器皿,一面作施行神的公義的器皿。‘偷竊’和‘起假誓’是兩种代表的罪,前者得罪人,后者得罪神。

()量器的异象(五511)-施行神公義的結果,罪惡就得受審判。在這第七個异象中,量器是商業的用具,婦人是指罪惡。(8。)婦人坐在量器中,一面是指這罪惡是商業性的罪惡,如貪婪、欺詐、愛瑪門等,一面是指罪惡已滿盈,(創六13,耶五一13,)神必須執行審判。‘圓鉛扔在量器的口上,’是指神不再任憑這种商業性的罪惡繼續下去。這异象中的審判可能是專對猶太人的,因為從被擄歸回后,他們固然把偶像除掉,可是從巴比倫學會了作買賣,(參讀啟十九,)從此貪得無厭。到了指定的時候,神要審判這种商業性的罪惡,它的結局就是像大巴比倫那樣‘傾倒。’(示拿地即巴比倫。)

()馬車的异象(亞六18)-這四輛馬車是指天的四風,也就是啟示錄七章一至三節的四風,專為審判列邦的罪惡的。

三 接在列國受審判之后,就是基督作王,由約書亞加冕的事來作預表。(六915。)祂在位上有兩重職分-祭司和君王-施行和平。冠冕放在殿里作記念,使以色列常抱著對彌賽亞的盼望。

四 ‘不是倚靠勢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我的靈,方能成事。’(四6。)這是萬軍之耶和華所說的話,我們能背、能講、能教訓,可是自己常忘掉。這句話對于那些承認自己軟弱無能而專一仰望

神的人是何等的安慰和鼓勵,對于那些自命為能的人又是何等的警告!勢力和才能是人的,靈是神的。一切屬靈的事,絕不是倚靠人的能和力成功的,也不是因著人的不能而不成功的。(參讀何十一7,林后十二9。)

五 ‘歷年以來,在五月間哭泣齋戒,現在還當這樣行么?’(亞七3。)以色列人在被擄期中自己立了一些節日,例如:十月間的齋戒,為耶路撒冷第一次被困而志哀;四月間的齋戒,為耶路撒冷城被攻破而志哀;五月間的齋戒,為耶路撒冷城被焚毀而志哀;七月間的齋戒,為基大利被刺而志哀。(參讀王下二四~二五。)這些節日是人的發明和遺傳,沒有神的話和律法的根据。起初實行的時候,可能還有相當的誠意,后來成了一套虛妄儀式。他們現在來問,究竟這些齋戒節日是否應當繼續。神藉著撒迦利亞給他們的信息,包括五方面:()他們所有的哭泣、齋戒、節日都成了一种宗教的儀式,神根本沒有指示他們這么作。他們應當听從神藉著已往的先知所傳的話。(亞七47,太十五8。)()被擄后七十年來,神不听他們禱告的原因。(亞七814,賽一1417。)()可是到了一個指定的時候,神要祝福并記念祂的選民。這指定的時候就是千年國度。(亞八18。)()勸告他們要听從‘現在’的先知-哈該、撒迦利亞-的話,剛強起來,并要施行公義,那么,那些哭泣、禁食、志哀的節日,就都要變為猶大家歡喜快樂的日子和節期。(八919。)()同時也使他們确知,耶路撒冷到了將來指定的時候,要成為地上尋求神、敬拜神的中心。(八2023。)

六 本書九至十四章的內容和以前大不相同。它并不是接在八章之后,卻似乎是在歸回重建聖殿之前。例如:()十章七節中題及以法蓮,似乎那時十支派尚未被擄;()十章中論到以色列的仇敵埃及和亞述,似乎都是選民被擄前的仇敵;()語气和體裁也和以前八章的不同。所以有些人怀疑本書九至十四章并非撒迦利亞所寫,乃是后來有人添附上去的。

其實,這些理由還不足以作怀疑的根据。我們深信本書九至十四章仍是撒迦利亞的手筆,因為:()以法蓮這名字是可以指以色列的。(何六4。)()亞述是可以指撒迦利亞時候的瑪代波斯的,所以以斯拉曾稱大利烏王為‘亞述王。’(拉六22。)()埃及是被擄期中許多猶太人逃亡之地。(王下二五26。)()前八章是講异象和信息,后六章是講預言,所以語气和體裁自不必一致。

七 本書九至十四章是先知傳預言的部分,可以分作兩小段:

論哈得拉地和大馬色的默示,(九~十一,)和論以色列的默示;(十二~十四;)

前者預言的中心是一位受膏的王被棄,后者預言的中心是一位被棄的王登寶座。

()九章是講猶大地,特別是耶路撒冷,在希腊大帝國統治下的情形。八節中的預言是應驗在亞歷山大攻破了猶大周圍的列邦-哈得拉、大馬色、哈馬、推羅、西頓、非利士等地-而獨保留耶路撒冷,沒有損及。這就是神所說的:‘我必在我家的四圍安營,使敵軍不得任意往來;暴虐的人也不再經過;因為我親眼看顧我的家。’(九8。)

王的京城得蒙保守了,接下去就宣告王要進自己的京城。(910。)(可是祂是一位被棄的王,因為祂的百姓喊了‘和散那’之后不久,又喊‘釘祂十字架!’一可十一910,路二三21。)

九章十一至十七節的預言應驗在猶大馬克比戰胜希腊大帝國的‘四個非常的角’中間長出的小角-凶王安提阿克以比凡尼斯。(見本書卷二第七六面。)這就是神所說的:‘錫安哪,我要激發你的眾子,攻擊希腊的眾子,使你如勇士的刀。’(九13。)

這一次的得胜豫示在末后的日子將有一次更大的得胜。那時耶和華神要堅固祂的百姓,与他們同在,并領他們歸回。(十。)

()十一章所說的,和九、十章并不連接,也不相同。它是講猶大在羅馬大帝國統治下的情形。那‘猶太人的王’就在那時被棄、被賣、被釘了。

十一章一至三節講羅馬侵略、殘殺的火延及猶大。

撒迦利亞在此預表那被棄的王-首次降臨的基督。祂來時對選民帶著兩重使命:‘榮美’与‘聯索。’‘榮美’按原意應作‘恩慈,’所以祂來是帶著恩典而來的。(約一17。)‘聯索’說明祂來有一個目的,就是聯合祂的百姓,猶大和以色列不再分裂。(結三七1522。)祂是那‘好牧人,’所以祂來了,‘三個牧人’-祭司、長老、文士(太十六21)的牧職就被推翻了。可是因為他們的‘憎嫌,’以致祂被賣了,賣价僅值三十塊錢,一個奴仆的价錢。(出二一32。)從此之后,‘恩慈’和‘聯索’不再在以色列家;那愚昧、無用的仆人一直轄制他們,直到今天。

()從本書十二章起,我們可以看見那被棄已久的王在榮耀中再臨,受祂百姓的愛戴,登寶座作王,直到永遠。事情的過程是這樣:

哈米吉多頓的戰事發生,列國聚集攻擊耶路撒冷。(十四12,十三79。)

正在危急中,基督降臨,腳踏橄欖山。山因地震,裂成南北兩半,受迫的選民從谷中逃跑。那時他們抬頭仰望,看見拯救他們的彌賽亞‘就是他們所扎的’拿撒勒人耶穌。他們向祂說,‘你兩手中間是什么傷呢?’(十三6,直譯。)祂回答說,‘這是我在親友家中所受的傷。’(十四48,十二10,十三6。)

以色列全家悔改,為他們的罪-特別是棄絕彌賽亞的罪-哀哭。神為他們開一個恩典的泉源,‘洗除罪惡与污穢。’(十二1014,十三16。)

基督為祂的百姓爭戰,得到完全的胜利。(十二19,十四381215。)

國度開始,基督作王。(十四9111621。)阿利路亞!

八 先知撒迦利亞在十一章里預表被棄、被賣、被釘的主基督。那么,撒迦利亞既沒有這樣類似的經過,如何作預表呢?其實他自己也的确是一個殉道者。主曾說,‘你們在殿和壇中間所殺的巴拉加的儿子撒迦利亞。’(太二三35。)這個撒迦利亞,我們相信就是本書的著者先知撒迦利亞。至于代下二十四章二十一節的那個撒迦利亞,他雖是在殿內被害的,但他是大祭司耶何耶大的儿子,并不是巴拉加的儿子。聖經總是以父親的名字加在儿子的名字之上,藉以區別同名者的纏誤,例如:‘以色列王約阿施的儿子耶羅波安在撒瑪利亞登基,作王四十一年。他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不离開尼八的儿子耶羅波安使以色列人陷在罪里的一切罪。’(王下十四2324。)可是有人要問說,本書的撒迦利亞是‘比利家的儿子,’并不是‘巴拉加的儿子。’其實‘比利家’和‘巴拉加’是同一個名字,意思是‘耶和華祝福。’就如代上六章三十九節‘亞薩,是比利家的儿子’和十五章十七節‘比利家的儿子亞薩,’那兩處的‘比利家’當然是一個人,然而六章三十九節的‘比利家’按原文就應譯作‘巴拉加。’

九 ‘你們要轉向我,我就轉向你們。’(亞一3。)在受管教中的神的儿女,如果要神再一次轉向他,他就必須先轉向神。如果沒有帶著悔改的‘轉向我(神),’就沒有帶著怜憫和恩典的‘轉向你們。’

十 ‘這是奉耶和華差遣,在遍地走來走去的。’(一10。)撒但和他的使者在‘地上走來走去,往返而來,’(伯一7,)專門找隙攻擊聖徒。可是神也有祂的使者‘在遍地走來走去,’專門關心聖徒的事,并且保護他們。

十一 ‘与巴比倫人同住的錫安民哪,應當逃脫。’(亞二7。)在一個指定的時候,神要祂自己的百姓從巴比倫(混亂之地)出來。祂的呼召是:‘你們務要從他們中間出來,与他們分別,不要沾不洁淨的物,我就收納你們。我要作你們的父,你們要作我的儿女。’(林后六1718。)

十二 當我們來到神面前,尋求祂、親近祂的時候,撒但就在我們旁邊攔阻我們,和我們作對。(亞三1。)但是當他站在神面前控告我們有罪的時候,又有一位中保,就是義者耶穌基督,(約壹二1,)站在我們一邊為我們說話。祂不能說我們無罪,祂只說神已經‘揀選(亞三2)了我們,‘誰能控告神所揀選的人呢?’(羅八3335。)

十三 彌賽亞不只是大衛的苗裔,也是那塊神親自立的石頭。(亞三9。)當神用十字架親自雕刻這石頭的時候,果真‘在一日之間,除掉這地的罪孽。’

十四 教會在地上也是一個‘純金的燈台。’(四2,啟一20。)燈台是純金的,正像教會是純洁的,也是帶著神的榮耀的。燈台是發光的,正像教會在地上發出見證的光。(太五1416,腓二15。)燈台自己不能發光,需要油果樹的供應,正像教會自己不能發光,時刻需要聖靈的供應。

十五 ‘主阿,這是什么意思?’(亞六4。)先知正和我們一樣,他看見了一幕一幕的异象,并不懂得。但他是何等謙卑的、耐心的、敬畏的、肯受教的向天使求教;他不肯也不敢憑自己的聰明和思想來領會這些屬靈的事。

十六 ‘你們這七十年在五月七月禁食悲哀,豈是絲毫向我禁食么?你們吃喝,不是為自己吃、為自己喝么?’(七56。)一切的事奉、敬拜、工作、持守等等,必須看清楚究竟是‘向我’呢,還是‘為自己’?如果‘為自己’是過于‘向我,’所有的努力就全屬徒然!

十七 ‘我必將那施恩叫人懇求的靈,澆灌大衛家、和耶路撒冷的居民;他們必仰望我,就是他們所扎的;必為我悲哀,如喪獨生子,又為我愁苦,如喪長子。’(十二10。)真的,‘懮傷痛悔’必須先有聖靈的工作,也必須先看見十字架上的主。有了聖靈的工作,才會‘為罪,為義,為審判,自己責備自己。’(約十六8。)看見了十字架上的主,才會發覺自己是何等虧欠主。這樣所產生的悲哀,必如喪‘獨生子,’(約壹四9,)又如喪‘長子。’(羅八29。)

十八 那日,神‘開一個泉源,洗除罪惡与污穢。’(亞十三1。)這話對于當時的猶太人,可能還是饃糊的,可是對于今天的我們,那太清楚了;這泉源就在我們主的肋旁,那里流出水和血,洗淨我們的罪污。這泉源是‘開’的,不是‘閉’的,每一個人都可白白享用。最可惜,許多人的眼睛正像在曠野中的夏甲的眼睛一樣,(創二一19,)看不見這寶貴的泉源,以致錯過得救的机會。

十九 馬太二十七章九至十節:‘這就應了先知耶利米的話,說,“他們用那三十塊錢,就是被估定之人的价錢,是以色列人中所估定的,買了窯戶的一塊田;這是照著主所吩咐我的。”’這里究竟是引耶利米的話呢,還是引撒迦利亞十一章十一至十三節的話呢?從耶利米的書中,我們找不到這樣的話;從本書中,我們能找出類似那樣的話。因此有一些人認為聖經并不可靠,并非絕對沒有錯誤的。

是否馬太記錯了?不是的!他所引的先知耶利米的話,并不一定是在耶利米書或耶利米哀歌中的話。耶利米書和耶利米哀歌只是記載耶利米一部分的話,并不是記載他所有的話。先知耶利米曾幾次寫他的預言;有一次他寫好了,被約雅敬燒毀,以后重寫,(耶三六2728,)雖然補充了其他的預言,可是也可能遺漏了以前的好些預言。

我們也相信撒迦利亞所說的‘三十塊錢’的工价也是根据于他的前輩先知耶利米所說的。

陶瑞(Torry)曾見證說,在猶太人中有一句話-‘耶利米的靈是在撒迦利亞身上,’可知撒迦利亞必定很欽佩耶利米,常讀也常引他的話。

而且,本書一章四節是根据于耶利米十八章十一節,本書二章四節是根据于耶利米三十一章二十七節,本書三章八節和六章十二節是根据于耶利米三十三章十五節和二十三章五節,本書七章十一節是根据于耶利米七章二十四節。無論在思想或是辭句上,撒迦利亞有許多地方是和耶利米很相似的。撒迦利亞所寫的關于那丟給窯戶的三十塊錢,很可能是根据于耶利米的思想。(參讀耶利米十八、十九章,那里講到窯戶的事。)

 

陸 信息

本書共有五次信息,建殿期間有三次信息,建殿以后有兩次信息。(詳見分析。)每一個信息都充分說明神對祂的子民是何等熱愛和關切,保證在一個指定的時候,祂要祝福并記念。

 

柒 鑰字和鑰節

一 鑰字:‘火熱。’(一14,八2。)

二 鑰節:

()‘萬軍之耶和華如此說,我為耶路撒冷、為錫安,心里極其火熱。’(一14。)

()‘所以耶和華如此說,現今我回到耶路撒冷,仍施怜憫;我的殿必重建在其中,准繩必拉在耶路撒冷之上;這是萬軍之耶和華說的。你要再宣告說,萬軍之耶和華如此說,我的城邑,必再丰盛發達;耶和華必再安慰錫安,揀選耶路撒冷。’(1617。)

()‘萬軍之耶和華說,在顯出榮耀之后,差遣我去懲罰那擄掠你們的列國;摸你們的,就是摸祂眼中的瞳人。’(二8。)

()‘萬軍之耶和華如此說,我為錫安心里極其火熱;我為她火熱,向她的仇敵發烈怒。’(八2。)

()‘耶和華必作全地的王,那日耶和華必為獨一無二的;祂的名也是獨一無二的。’(十四9。)

 

捌 分析

本書按照內容可以分作兩大段:

建殿期間的信息、建殿以后的信息。

 

1 建殿期間的信息(一至八章)

一 小引。(一1。)

二 第一次的信息-勸勉。(一26。)

三 第二次的信息-八個异象(一1~六8):

()番石榴樹中間的异象。(一717。)

()四角和四匠的异象。(一1821。)

()准繩的异象。(二。)

()約書亞的异象。(三。)

()金燈台与橄欖樹的异象。(四。)

()飛卷的异象。(五14。)

()量器的异象。(五511。)

()馬車的异象。(六18。)

四 約書亞加冕的預表。(六915。)

五 第三次的信息-解答守節的問題(七~八):

()問題。(七13。)

()解答。(七4~八23。)

 

2 建殿以后的信息(九至十四章)

一 第一次的信息-論哈得拉、大馬色的默示,其中主要的預言,就是受膏的王被棄。(九~十一。)

二 第二次的信息-論以色列的默示,其中主要的預言,就是被棄的王登寶座。(十二~十四。)

摘自──聖經提要

拾穗

 

基督是我們的滿足

一篇【罪】

二篇【恩典】

三篇【神的話】

四篇【基督的完美】

五篇【信心】

六篇【平安】        

七篇【引導】

七篇【引導】

八篇【謙卑】

九篇【試煉】

十篇【交通】 

十一篇【屬靈的爭戰】

十二篇【盡心】

十三篇【不信的懼怕】

十四篇【從世界分別出來】 

十五篇【喜樂】

十六篇【倚靠】

十七篇【背十架】

十八篇【仰望主耶穌】

十九篇【長進】  

廿篇【神的同在】

廿一篇【事奉】

廿二篇【神的愛(上)】

廿三篇【神的愛(下 )】

廿四篇【捨己】

廿五篇【黑夜歌聲】

廿六篇【憂患之子】 

廿七篇【愛】 

【基督是我們的滿足】

  第廿八篇 【基督的全足】

  

『我的恩典是彀你用的。』(林後十二9)   

 

詩:主耶穌!恩典之源,在榮光中多完全!   

 

 這是一個何等有福的真理,我們無論進入任何環境中,基督都足能應付。無論是教會,或是聖徒個人,都不會落在一個祂恩典不彀用的境地。   

 

 不久以前,我一直在想『在主裡常常喜樂』是何等完全的話。這一句是正面的一半;跟著下去是『應當一無罣慮』,這是對於一切地上事物的態度。當我們所有的重擔都卸給寶座,並讓主去管理時,平安就來到。因為主是不會急躁的,甚麼事正開頭時,祂已知道這事的結局了。 

 

 神的平安,保守我們的心懷意念。這是一個何等美好的避難所,它是給我們經歷的。   

 

 最要緊的是一直要相信——『我的恩典是彀你用的。』當我們的心在基督身上時,一切都是輕鬆的,且能遠離一切的陷阱。   

 

 祂是永遠不改變的,能滿足青年人,也能滿足老年人,並且充滿慈愛與恩典。但願主保守我們謙卑在祂面前,叫我們真的認識祂,和在祂裡面所有的豐富。祂的豐富也能應付孤單,因為祂曾經歷過;『你們要分散,留下我獨自一人;其實我不是獨自一人,因為有父與我同在。』因此,你們可以說『我與在我裡面的基督』。   

 

 我們越認識主耶穌,就越知道祂是一切的一切。   

 

 我們的智慧,即在於認識我們這個人,若在主耶穌之外,就不能作甚麼;有祂,就甚麼都能作(只要合乎祂的旨意)。得安息的祕訣,就是我們的心,因基督的全足而肯讓祂佔有。這樣,我們就必藉著祂,而在祂裡面找到平安;當難處來到,也能得勝有餘了。基督在我們裡面的力量,能使我們完全勝過一切的事物。看見這一點,乃是一件大事。『各樣美善的事,和各樣全備的賞賜,都是從上頭來的,從眾光之父那裡降下來的,在祂並沒有改變,也沒有轉動的影兒。』我們實際的生活,往往違背這一個真理,而向世界鑽營,因以瀕於失望。但 神永不會因我們的失望而失望。祂讓我們對自己失望,好叫我們更加知道,我們所需要的是基督,並以祂為滿足。  

 

 『引導我走永生的道路。』這一條道路是永生之路,豈不就是基督自己麼?......祂樂意察驗我們自己所走的路,好叫我們蒙祂帶領,去走祂的路。為要指示給我們看,基督之於我們,實際上必須如祂自己所宣告的那樣,祂是『首先的,末後的』,也是我們的『阿拉法,俄梅戛』。凡引導我們走永生道路的,都是好的;因能管教我們脫開自己,而走上祂的道路。除了在開頭的時候外,結果還會叫我們因這道路而寶貝基督。最後,我們不但認識基督為我們擔罪,更認識基督是我們賴以為生的糧食。 

   

 

摘自──基督是我们的满足

美好的證據

(希伯來書十一2)

 

第一部 19181959

1、美南陽光

2、青蔥十八

3、她來自中國

4切合時需

5一九四九年── 洛杉磯

6 抉擇時刻

7一九五四年── 哈寧基

8 喜慶豐收 

9. 一九五七年── 紐約

10,在南十字星光下

 

第二部 1976年至1960年

11,無遠弗屆

12,使人和睦的使者  

13,東西薈萃

14,友誼永固

15,洛桑會議

16,耳順之年

17,往東歐去   

18毋懼風浪

19,一九七九年•悉尼   

 

 

 

 

 

 

 

 

 

 

 

 

 

 

 

 

 

 

 

 

 

 

 

 

 

 

 

 

 

 

 

 

 

 

 

 

 

 

 

 

 

 

 

 

 

 

 

 

 

 

 

 

 

 

 

 

 

 

 

 

 

 

 

 

 

 

 

 

 

 

 

 

 

 

 

 

 

 

 

 

 

 

 

葛培理傳連載

     

1983年至1977年第三部
 

19,一九七九年悉尼


     1975
年,悉尼大主教隆恩在印度尼西亞西伊瑞安省出席宣教會議,期間某天他獨自在山中漫步,不知怎的突然想起:1979年是1959年悉尼布道大會二十週年,再過兩年,他就要退休了。隆恩回到家中,在七月二十九日寫信給培理說,深盼我們的城市和國家,在靈性上有鮮活而大能的衝擊!我深信在神憐憫之下,你是帶領此事的最佳人選。


    
隆恩深信布道大會的會期決不可短。早在1968年培理曾經重返悉尼主領了十天聚會,決志者眾多,加入教會的也不少,但復興的果效似乎不太明顯。有鑑於此,大主教表明1979年的布道會期至少要有三個禮拜,並包括四個主日。隆恩把信拿給認識葛培理的戴恩主教看,戴恩自洛桑大會後,一直和培理緊密合作。戴恩知悉此事,即勸隆恩不要浪費郵票,因為培理已經多年沒有主持為期三週的布道大會了,況且為時尚早,葛培理怎會作出那樣的承諾?


    
不過信還是寄出了。此事培理的同工史密斯也知悉了,他向隆恩衷心致謝,但無法保證培理會答應。

 
    
八月十二日,培理回信給隆恩說,若他真的再訪悉尼,定必在隆恩大主教卸任前成行,而三週會期也合他心意。然而,請勿忘記我已年屆六十,魄力與 1959年時相去頗遠 ... ...大球場布道會令我體力透支,個中滋味難以言喻。靠著神的恩典,我仍然有這力量,但我只能負責晚上的聚會。


    
大主教於是召集其它宗派的領袖和牧者,商討布道大會之事。與會者雖然對隆恩未與他們磋商而自行約請葛培理一事稍有微言,但最終一致表示支持。從起初,布道大會即得到極多慷慨友誼和大量禱告的支持“ - 這是悉尼一眾教會領袖給培理的保證。1976年一月,培理正式接受邀請,籌備工作馬上開始。


    1959
年大會的會場皇家農展會館,到時不能使用。唯一足以容納大量群眾的場地,是市郊的蘭域克賽馬場。大會租下馬場一年後,由於一宗官司影響,場地變成可以免費使用(除了一場聚會)。不過就地利而言,蘭域克遠離悉尼的新發展區。還有,馬場的形狀不及大球場或農展會館,容易使群眾的注意力集中 - 分散也有分散的好處,可以替日益增多的少數族裔提供傳譯區。


    
由於籌備時間足有三年,會前工夫要算全世界布道大會中最深入,最仔細。培理過去三十年布道經驗,都融入在其中,務求得著悉尼這個自1959年來在人口,風尚,建設等各方面均大有改變的城市。各個委員會的主席加起來有二十六位,其中兩位是在1959年聚會中信主的(當年一位是學生,一位是不上教堂的青年專業人士)。而在各部委員當中,有不少是在1959年聚會中信主的。


    
聖公會悉尼教區把活動重新編排,配合布道大會前後的籌備與跟進。教區布道主任說,我們打著為葛培理布道會作好預備'的旗號,務求把握機會,實踐夢寐以求之事。法政牧師翟普曼認為,唯獨葛培理有足夠的號召力使幾乎全悉尼的基督教會(除了極少數的個別堂會)緊密而有效地同工。天主教會既沒有參與,也沒有反對。


    1979
年四月培理夫婦前往澳洲時,悉尼全城已在禱告的覆蓋下,禱告小組野火一樣的熱切。許多人受訓作陪談員,而預備好迎接決志者的栽培小組也有五千個之多。對話式布道進行得如火如荼。針對接觸高樓大廈住客的布道訓練也大受歡迎。悉尼教會已發動了許多極具價值的事工,他們甚至覺得,即使葛培理無法前來領會,一切也是值得的。


    
培理在會前十天抵達悉尼。傳媒熱烈報導,叫全城人無不知悉他的到訪。六個禮拜前,培理在紐約與一位澳洲報業大亨私人會晤,言談甚歡。在機場記者會上,培理的熱誠謙厚,贏得記者一致好感,自此隨著悉尼早晨先鋒報基督徒記者亞倫紀爾的筆觸報導布道會的消息。


    
培理也上電視。在1959年他要努力消除澳洲人的疑慮,知道他既不煽情也不偽善。如今1979年,澳洲人都仰慕他,接受他,視他為老實人 。上電視也讓培理可以輕輕鬆鬆的把福音清楚有力的帶進客廳裡。悉尼人很欣賞他回答清談節目主持的尖銳問題,譬如袋鼠在方舟上如何度日之類。不過最出入意表的,是著名主持人戴維弗洛斯特在節目結束前突然邀請葛培理禱告。


    
悉尼的春天通常是乾爽舒服的,這一年卻又濕又冷。布道會籌委進蘭域克馬場佈置講台的頭一晚,建築師和他的助手分頭從悉尼開車到馬場去,沿路下著大雨,不料到馬場時,卻發現場地相當乾爽一直到午夜小憩時,雨才嘩嘩的下。原來眾多婦女禱告小組不斷在禱告。


    
大會頭一天是在雨中進行的。客觀而言,風雨交加的天氣令這個露天的聚會場地毫不吸引,可是安得烈行動熱力不減,許多人應約而來。坐在沒有上蓋區域的人獲大會派發塑料袋子,當作座位。


    
有一晚,雷電大作,詩班剛彩排完畢,閃電把音響系統砸了。音響員拼命搶修,經過一番努力,還是無法恢復正常。在控制台的布道團員法錫克,把情況打電話告訴講台上的巴魯斯。巴魯斯說,我會繼續帶領詩班彩排,你就禱告吧。音響公司負責人和應說,你照他的話禱告吧,我們已經用盡一切辦法了!


    
聚會開始前一刻,音響恢復正常。負責人嚇了一跳,說:你是怎樣把它弄好的?法錫克說,我禱告。


    
培理非常感激籌委和義工毋懼風雨,不怕場地的惱人情況 ... ...勇敢忠信,毫無怨言,安然接受主的賜予 ... ...你們是我們的榜樣和祝福。培理十分愛講當地信徒的故事,多次在講道中引述。上主日下午散會後四十五分鐘,有一個陪談員看見一位母親領著兩個快樂的孩子離開陪談區,孩子手裡拿著我們送的書信靠耶穌。陪談員問孩子:你們今天做了什麼事?兩個孩子都說:我請了耶穌進入心裡。陪談員問孩子的母親,你呢? '她略帶傷感的說,我也希望和他們一樣,但我要帶孩子來,自己錯過了機會。陪談員說,你不會錯過的。語畢就領那母親歸主。孩子先信,母親隨後也信了。


    
還有另一個布道大會的故事,主角是一個已婚的年輕專業人士。他偶爾會上教堂。去年十二月,他苦悶得要命,就獨個兒到新加坡去,暫時忘卻家庭和工作,放縱自己一下。培理說,我今天才聽到這個故事,主角可能現在也在座。那年輕人的飛機在新加坡上空,他在飛機上往下看,見到一個燈火通明,人頭湧湧的大球場。他問人說,那是什麼活動?人家說那是葛培理布道大會。他在機場出來,就去了布道大會,並且信了耶穌。他的苦悶一掃而空,興高采烈地回家與家人團聚,並賀自己得著基督。這位先生過去雖為教會中人,但未曾真正認識基督。


    
聚會人數比預期少,奉獻收入也比預期少。其實在聚會開始前,大會財政已出現赤字,這情況在財務委員會意料之外。每晚聚會都有特別奉獻的呼籲,對象單單是基督徒;大會也表明葛培理及布道團完全是義務的,而所得款項也只會用於澳洲的事工。聚會開始了十天,收支仍未達致平衡。培理自動請纓,呼籲信徒奉獻。


可是財務委員會婉拒了培理的好意。主席馬龍是石油公司的資深會計師,他曾經說過,呼籲澳洲人奉獻,理應由澳洲人親自做。如今形勢險峻,培理再度請纓,條件是:必須得著大會核心籌委一致同意。


然而馬龍始終反對,培理只得靜觀其變。馬龍與友人及禱伴懇切禱告,忽然奉獻數額開始上升 - 可是大會又需要加增開支,戴恩主教於是請求籌委准許培理為奉獻呼籲,但馬龍再次拒絕了。最後一晚,馬龍在收奉獻前的講話既屬靈又平和,深深獲得培理欣賞,甚至筆錄下來。戴恩也低調地呼籲基督徒要不惜代價地奉獻。許多不上教堂的人也捐了。


    
大會收支得著平衡。大會過後,財源廣進。龐大的盈餘本可用在大會紀錄片'抉擇時刻的製作上,但財務委員會一位成員原來早已作出全數奉獻了。這次經歷大大影響了馬龍的奉獻心志,後來,他離開了石油公司,投身教區作司庫。


    
布道大會期間,決志者絲毫不受風雨所阻,踴躍走到台前。培理的講話速度,比1959年慢了一點,年紀較大的澳洲人認為他的內容更豐富,解經成分更多,表達方式較含蓄,卻更清晰有力,尤其有助年輕一輩明白福音。聚會的決志者比例幾乎每晚一樣。隆恩大主教出席了每一場的聚會,向悉尼人表明布道大會的重要性。六個月後,隆恩在一次演講中說,這奇妙的大會,實在不能以常理去解釋。葛培理最精彩的地方就是(靠著神的恩典)他的表裡一致,就是他那毫無造作的謙柔與誠懇,他的相貌與聲線,也自然流露這些素質。他每一次的呼召,和每一次得著的回應,都令人詫異不已。他所說的話幾乎完全一樣,但不消片刻,人群就默默地從四方八面湧到台前。


天氣最惡劣的一晚,一位聯邦政府閣員夫人毋懼泥濘走到台前。隨後幾個月,她的見證為婦女小組津津樂道。另一晚,決志者中有一位年長的名醫,他那短暫的餘生和喪禮,留下令人難忘的見證。


大部分決志者都是普通人,以年輕人居多。有一晚,一位大會工作人員灰心疲乏,準備辭職了,他聽到一位同工分享說:上個禮拜我們教會收了一百個轉介者。這句話有如一劑強心針:勞苦不徒然,教會有新血。


    
最後一周天氣轉好,人數顯著上升。培理希奇自己比大會開始時狀態更佳。全澳洲都聽到布道大會的訊息了,藉著錄像帶和轉播,不論醫院,教堂,內陸布道所,左鄰右裡,都接受了邀請赴會。全澳三十六個電視台中,有二十九個播放與大會有關的消息。


    
大會後六個月,悉尼大主教向教區議會發表講話,我相信神的靈大大地攪動和觸摸了悉尼的深處,成千成萬的人經歷了徹底而持久的改變,這是日後可見的。


    1981
年,在隆恩大主教退休前幾個月,他再次憶述幾年前在西伊瑞安山間遠足所引發的事,悉尼布道大會雖然未如所望為全市帶來更大的突破和影響,但我可以毫無保留地說:它叫教會大大蒙恩,叫信徒大大蒙恩,也叫信徒所帶去聚會的人大大蒙恩。

 

摘自──葛培理(鲍乐基著)  

珠璣語錄

 

 

  • 禱告能使烏雲畏縮,禱告能攀登雅各的天梯;操練信與愛,帶來屬天的各樣福氣。──William Cowper

  • 禱告是心靈最誠摯的願望,不管是傾訴出來或不可言宣;禱告是震顫在胸中一把隱藏的火焰。──蒙哥馬利 

  • 禱告是基督徒奔走天路的手杖,讓我們整日與主同行。──蒙哥馬利

  • 停止禱告,就停止爭戰;禱告磨亮基督徒手中的劍。當軟弱的信徒屈膝,撒但見了都要驚懼。──William Cowper  

 

摘自──大光禱告讀經日程

 

返回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