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屬靈操練 (4-7-2008)   

操練身體,益處還少;惟獨敬虔,凡事都有益處,因有今生和來生的應許。提摩太前書四章8節

操練敬虔就是操練在日常生活中活出基督美德。

 
詩歌欣賞

 

 

 

 

 

 

 

 

 

 

 

 

 

 

 

 

 

 

 

 

 

 

 

 

 

 

主愛長闊高深

() 主愛長闊高深,實在不能推測; 不然,像我這樣罪人,怎能滿被恩澤。

() 我主出了重價,買我回來歸祂;我今願意背十字架,忠心一路跟祂。

() 我今撇下一切,為要得著基督; 生也、死也,想都不屑, 有何使我回顧?

() 親友、欲好、利名,於我夫復何用?恩主為我變作苦貧,我今為主亦窮。

() 我愛我的救主,我求祂的稱是; 為祂之故,安逸變苦,利益變為損失!

() 你是我的安慰,我的恩主耶穌! 除你之外,在天何歸?在地何所愛慕?

() 艱苦、反對、飄零,我今一起不理; 只求我主用你愛情,繞我靈、魂、身體。

() 主阿,我今求你,施恩引導小子, 立在我旁,常加我力,過此黑暗罪世。

() 撒但、世界、肉體,時常試探、欺凌; 你若不加小子能力,恐將貽羞你名!

() 現今時候不多,求主使我脫塵; 你一再來,我即唱說:阿利路亞!阿們!

  倪弟兄寫過多首詩歌,本首詩歌是他青年時期的代表作;這首詩歌的背後,隱藏了一段很美且動人的故事:當倪弟兄幼年時,和他青梅竹馬的伴侶早已建立了很深厚的感情,雙方家長也都差不多認可他們將來的婚姻。等到長大以後,這位小姐到燕京大學讀書,非常活躍,成為燕大的校花。而倪氏則早在讀高中時就得救了,並且傳福音大有能力,拯救了許多人;他也一直為他所愛的人禱告,求主也拯救她,結果卻使他非常失望。倪氏也曾多次試圖勸導她,但終歸無濟於事。

 

    這種主與人不能兩全的情形,成倪弟兄非常厲害的掙扎;經過了一段時間之後,主在他裏面有聲音問他:你到底是愛我多呢?還是愛她多呢?並且這一個聲音一直留連不去。這對一個青年人來說,要他放下那麼深厚的感情,實在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到了有一天,當他還是覺得無法放下他的心愛時,主就在他禱告時向他顯現,主的愛大大的激勵他,他就把一切都奉獻給主,並且降服下來,心甘情願地為主放下心中所愛的人。就在那時候,聖靈如雨一般的充滿他,使他有能力起來對付這一件事。於是,他把所有兩人來往的信件都清理出來焚燒掉,並且在日記上寫說:「基督是我的愛人。」又另外寫封信到北平,告訴那位原是他青梅竹馬的小姐說,他們二人的關係到此為止。聖靈也引導他,使他寫下這首感觸至深的詩歌。

 

  倪柝聲弟兄曾提起直到那一天如此對付之後,他才完全奉獻給主。這成了他屬靈生命的一個大轉機。他本來是很講究服裝的,特別喜歡穿有紅點的綢緞長袍。但那一天,他脫下講究的衣,穿上老舊儉僕的衣,到廚房裏弄了漿糊,拿了一大束的福音標語到街上牆壁張貼,並分發福音單張。那在當時的福州還是創舉。因著這樣,就開始有許多人得救。在一九二三年,他與十一位年輕人組成福音隊,穿著福音背心,在前面後面都寫了福音句子,遊行城中傳福音,震動一時。在福州城裏就有了復興。然而神的意念高過人的意念,祂的道路也非同人的道路;當倪氏為著愛主的緣故,順服主的旨意,甘心放棄心愛的人之後,不料主也作工在那位小姐身上,她竟也在一九三三年年底竟在上海悔改得救了。翌年赴杭州參加倪弟兄帶領的第四次得勝聚會,被主大大復興。主又將他們結合一起,她就是日後的倪師母(倪張品蕙姊妹)。

   婚後生活很美滿,二人同心事奉主,由於倪師母的文學造詣深遠,協助翻譯了許多屬靈書籍。倪師母賢慧能幹,成為弟兄一生事奉主最佳侶伴。福州鼓嶺訓練時,接待了多位工人,飯食服事都是由倪師母一手包辦!倪弟兄入獄後,她忠心地留在那兒。按時進監探望,使得在孤單、煎熬中的弟兄,得著扶慰,一直陪伴至一九七一年十月被主接去。

 

詩歌作者請參考 倪柝聲弟兄(1)  (2)  倪柝声和他的诗歌   

學習禱告

 

 

 

 

讓我們學習這樣的禱告

   主啊,求你體恤我們的軟弱,在危難中保護我們,在疑懼中引導我們,救我們脫離罪惡,使我們能擺脫掉那纏繞並充滿裡面的罪。求你使我們看清責任的路,始終保守我們到底。阿們。(王室祈禱書1831年)

   主啊,今日我要將身體與靈魂都交在你手中,在你滿有保護與說不盡的恩慈。我也將自己一切力量與行動都交託,求你與我們同在,引導我們,使我們成聖,以你的律法管理我們,以你的命令指示我們。求你以大能保護,無論何時何地,保守我的身心,使我能事奉你獨一的真神。奉主耶穌基督的名。阿們。(個人靈修1560年)

   主啊,你是我們藏身之處。求你賜我們智慧,使我們無論生死只求你的保護。求你現在將我們隱藏在你面前,遠離人們的挑釁和口舌的爭論。求你使我們溫和、謙卑、忍耐,教導我們尋求和睦。阿們。(羅茜蒂1830~95年)

摘自  讓我們學習這樣的禱告

屬靈書籍推薦

 

 

 

 

 

 

基督徒快樂秘訣

[作者]:史哈拿師母    [內容簡介]:原著早于一八七0年出版,時至今日不但依然暢銷,并且博得廣大讀者喜愛。史師母哈拿寫這本書,既沒有求立功名的意圖,也沒有不著邊際的高調,更沒有投机立异的主張;只是完全根据圣經的教訓,按照個人實踐的經驗,用引人入胜的筆法巧妙地闡明信徒快樂生活的真理,具體地給我們指出大家都能應用的秘訣。本書不是特別以學識淵博的基督徒為對像 ,乃是寫給凡渴慕靈食的神的儿女。本書內容沒有神學的專論,也沒有深奧的哲理;不過簡單地敘述信徒日常生活的實例,同時指出得胜失敗的症結,使讀者知所适從而進入快樂的生活。本書是一本純正的信徒生活指南,一切的立論都不离圣經的教訓;所以引用的經節特多。在這本書里,史師母不是教訓讀者努力追求作個宗教大人物,乃是勉勵讀者靠著信心作個基督里的小孩子。這不但是主耶穌基督自己的教訓,顧名思義,凡作「信徒」的,也非靠信心」生活不可;這就是快樂的秘訣。

拾穗

 

 

 

 

 

 

 

 

 

 

 

 

 

 

 

 

 

 

 

 

 

 

 

 

 

 

 

 

 

 

 

 

 

 

 

 

 

 

 

 

 

 

 

 

 

 

 

 

 

 

 

 

 

 

 

 

 

 

 

 

 

 

 

 

 

 

 

 

 

 

 

 

  【飛騰的生活 】

「与基督一同藏在神里面」的生活有多樣的狀態,我們可以用許多不同的像 征來思考。有一個對于我自己很有幫助和鼓勵的教訓,我想也是凡渴慕追求的人所當學習的,就是本章所論的「飛騰的生活」。

我們的主不但叫我們想「野地里的百合花」(太六28),也叫我們看「天上的飛鳥」(又26);我覺得這長有翅膀的小動物有些奇妙的功課很值得我們學習。在詩篇的一篇里,詩人列舉他在世上所經歷的黑暗和苦惱之后,慨然喊說:「但愿我有翅膀像 鴿子,我就飛去,得享安息。我必遠游,宿在曠野。我必速速逃到避所,脫离狂風暴雨。」(詩五十五6-8)

自從有人類以來,就喊出了要有「翅膀」的呼聲。我們本來就是造來「展翅上騰」(賽四十31)的,要是不能飛,無論什么永遠也不能叫我們滿足。正如籠中孵出的鷹,覺得它里面有飛騰的本能,在拘束它的籠里急躁不平,卻不大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我們就是這樣躁急不平,喊出了要求自由的呼聲。我們不能永遠安息在世上,我們渴望掙脫這里一切的鎖鏈捆綁而「飛去」。

這种不安和不滿的普通發展,都是要使我們企圖從我們的環境或苦難中逃脫。我們起初不認識唯一逃脫的方法就是「展翅上騰」,我們打算要「騎馬奔走」,像 給苦難所困的以色列人一樣(賽三十16)。

我們的「馬」就是我們尋求援助所靠的外面事物,如環境的改換或別人的幫助;我們騎著這樣的馬跑到東西南北各處去逃避我們的患難,愚妄地以為只要換一換環境便足以得著解救了。但各樣的方法試了多回以后,我們就覺得一切的努力都歸徒然;因為人不是造來「騎馬奔走」的,乃是要展開翅膀而飛騰的。 而且這些「馬」馱著我們,像 當日馱著以色列人一樣。大都是脫离了一樣的患難以后,又把我們送進另一樣的患難之中。有如先知所說:「好像 人逃避獅子又遇見熊;或是進房屋以手靠牆,就被蛇咬。」(摩五19)

我們在我們的道路上逃避「獅子」又遇見「熊」,或是在一個以為安全的地方躲藏又被蛇咬,真是不知有多少次數了!人希望逃到任何世上的避難所以逃脫患難都是無用的,因為世上根本就沒有能救人的避難所。

然則我們若遇見患難了,難道就沒有逃脫的路嗎?難道我們必須一輩子困頓跋涉而不求解脫嗎?我要欣然回答說:有;我們若借著翅膀上騰而脫离患難,飛到神那里去,人人都有榮耀的逃脫之路。這不是往東西或南北走的路,乃是向上的。「但那等候耶和華的,必從新得力,他們必如鷹展翅上騰,他們奔跑卻不困倦,行走卻不疲乏。」(賽四十31)

凡有翅膀能飛的活物都能逃脫一切布置來陷害他們的圈套,只要它們飛得夠高;所以使用翅膀的人,也必能在一切要傷害或困惱他們的事上找到一條穩妥的「出路」(林前十13)。

那末翅膀是什么?秘訣就在「那等候耶和華的」這几個字里。等候耶和華的,就是完全降服他、專心信靠他的人。所以我們也可以稱我們的兩個翅膀為「降服」和「信靠」。我這意思就是說,只要我們將自己完全交給主、專心信靠他,我們就必覺得自己「如鷹展翅上騰」,而飛到在基督耶穌里的「天上」去(弗二6),在那里地上的苦惱懮患便不能威脅我們了。

人有了這兩個翅膀就能飛上靈性生活的水准,進入与基督一同藏在神里面的生活,那是一种全然脫离環境事物的生活覧沒有監獄能禁錮、沒有鎖鏈能捆綁的生活。

借著翅膀飛騰的人所思念的是「上面的事」(西三1),而不是「地上的事」,這樣的人對于生活和一切經歷的看法,都是「与基督耶穌一同坐在天上」從高處來觀察的。在那里觀察事物,和照著我們的立場看來是很兩樣的。一條毛虫在地上爬行時所看見它四周的世界,和它長出翅膀以后飛到天空里所看見同一地方的事物,自然有大大不同的光景。照樣,在地上行走的人所看見的事物,和「展翅上騰」的人所看見的,當然也大大不同。山谷完全被霧所遮蓋時,山頂可能有日光照耀;能鼓翅高飛的鳥可以隨意上騰,离開下面悲慘的幽暗而進入上面快樂的光明。使用才行。消極的降服或消極的信靠是不行的。我的意思是必須認真實踐。我們的降服和信靠若是只屬理想,或是只在特別熱心的時候,我們就定規不能「上騰」得很高,我們必須在日常生活的每一細節上都确切地使用這兩個翅膀。我們必須以降服和信靠的積極和實驗的態度對付我們所遭遇的失望、挫折、逼迫、惡敵、惹人生气的朋友,和各樣的試探。我們必須展開我們的翅膀而「上騰」進入在基督里的「天上」去,在那里這一切對于我們都沒有傷害或擾亂的威脅。因為在高處我們要用基督的眼光來看下面的事物,全地都必因天上的看法而得著榮耀。鴿子沒有利爪和鋒鉤,毫無戰斗的武器。它的安全只靠翅膀,它的得胜端賴飛騰;所以詩人愿像 鴿子飛去,逃到避難所而得著安息。

要是我們能單靠降服和信靠的翅膀而飛騰度日,我們的生活就必有重大的改變。我們不必企圖打倒某些触犯我們的弟兄姊妹而激起爭斗、苦毒,我們只要簡單地展開我們的翅膀飛騰到天上而逃脫一切的爭端,在那里我們的眼目將要看見一切事物都被基督的慈愛和怜憫所籠罩。

我們本來是受造來生活在這高超境界的,在任何較低的水准上我們就會窒息發悶。我們的眼目本來是造來從天上高瞻遠矚的,我們若在較低的地方凝視,視覺就會被紛亂。所以我們的福气真是大,因為慈愛的父神滿有怜憫的心,他所安排給我們在生活上的一切訓練,都是為要教我們飛騰。

申命記三十二章11、12節描寫這訓練的方法說:「又如鷹攪動巢窩,在雛鷹以上兩翅扇展,接取雛鷹,背在兩翼之上,這樣,耶和華獨自引導他,并無外邦神与他同在。」

母鷹教雛鷹學飛的法子,是使巢窩不舒服,叫雛鷹不得不离開而置身于外面陌生的空中。神就是這樣對付我們。他攪動我們舒服的巢窩,把我們推出窩外去,使我們被迫而使用我們的翅膀以救自己不致跌死。請用這亮光檢討你的試煉,看你能不能開始瞥見它的意義;你的翅膀就會漸漸發達了。

我認識一個婦人,她因丈夫是個無情、敗坏的酒徒而過著長久痛苦的生活。沒有人有辦法幫助她了,她就在絕望中被迫使用她的翅膀飛到神那里去。在多年的苦難中,她的翅膀因常常使用而漸漸變成非常有力。她告訴我說,在最痛苦難堪的時候,她覺得自己好像 脫离了一切而乘著彩虹上騰進入恬靜的安息里去!

我們看清楚了這個結局,自然可以用感恩的心接受每一件要追我們使用翅膀的試煉,因為只有這樣我們的翅膀才能長大、有力,合适作最高的飛騰。翅膀不加使用,便會萎縮而失去飛騰的力量;我們在生活上若沒有什么事情迫我們飛,我們便可能完全喪失飛騰的本能。

但你或許要問,若有了有力的翅膀,并且也有努力去使用,難道就可以飛騰無阻嗎?我的答复是覧「是的。」一只鳥可能被關在籠里,或被系在地上,或受身上的重荷所牽制,或陷入「捕鳥人的网羅」(詩九十一3);這些和其它一切屬靈境界的攔阻,若還沒有靠神的大能得著釋放,都可能使人不能起飛。

使許多人入圈套的「捕鳥人的网羅」之一就是疑惑的网羅。「疑惑」看起來非常合理,而且時常顯出極其謙卑的樣子,因致使基督徒在陷入這等「网羅」而被捕之前,連做夢也想不到那是一個网羅,因為疑惑的人正如落在捕鳥人的网羅中的鳥一樣,一點也沒有起飛的可能。

這理由是明顯的。我們的翅膀之一即是信靠的翅膀,會因些微的疑惑而全然殘廢;鳥要有兩個翅膀才能高飛,人也照樣要有兩個翅膀才能上騰。許多人什么事都能作,只不能信靠。他們展開降服的翅膀出力使用,但不知道為什么飛不起來,沒有想到那是因為信靠的翅膀老是閑挂在一邊。基督徒就是因為單單使用一個翅膀,所以飛騰的力量才會常常不規則、無效力。

試看傷了一個翅膀的鳥試飛的情形,你就會稍為明白單邊翅膀的飛行動作是怎樣的。我們必須使用我們的兩個翅膀,否則索性不要試飛。

「捕鳥人的网羅」在有些人是某种詭譎的罪,或是在圣洁事奉上有隱蔽著的缺點,有這情形的人,信靠的翅膀可能看來不錯,但降服的翅膀卻空閑懸垂;單以信靠的翅膀試飛,也正如單以降服的翅膀試飛一樣地沒有希望。兩個翅膀都必須使用,否則沒有飛的可能。

人也許會覺得自己好像 被禁在監里逃不出來,因受限制而不能展翅上騰。然而,世上決沒有能囚禁人心靈的屏障。只要向上有通路,無論多高的堅牆,無論多牢的鐵柱,都不能關禁一只能飛的鷹;向上的路若是敞開無阻,世上的權力也絕對關不住人的心靈。我們的敵人可能隨他的意建筑偌高的牆,卻不能在我們与神之間造成一層障礙;我們若「展翅上騰」,無論他們的牆多高,我們也能飛騰出去。

因此,我們若覺得自己被禁了,我們就可以确實知道那构成我們監房的不是我們世上的環境,因為我們的翅膀不屑世人所造成的一切卑鄙的屏障和圍牆。唯一實在能禁錮人心靈的,只有那攔阻人往上飛的事物。先知告訴我們說,是我們的罪孽使我們与神隔絕,我們的罪惡使他掩面不听我們(賽五十九2)。所以我們若覺得受監禁,就定規是因為有恣意干犯的罪筑成了我們与主之間的隔閡;這罪斷絕除去以前,我們決不能飛。

但時常有人自問沒有明知的罪,卻仍然莫名其妙地系在地上,徒事掙扎而不能飛騰。我有一班朋友在挪威曾到一個峽灣去划船。他們坐上船后,就出力搖槳,但船不能前進。他們出更大的力,可是仍然徒勞無效,船身一點也沒有移動。后來其中一人記起船還沒有起錠,喊道:「難怪我們划不動,我們打算拖著整個歐洲跟我們走呢!」我們自己便常常是像 他們那樣沒有從屬世的事上起錨。我們必須斷絕我們自己的牽制。人若沒有放下世上思慮的重累而要「展翅上騰」,就是像 一只腳上系有百吨重量的鷹想要起飛一樣!

當我們的主耶穌要把這功課教他的門徒時,他設一個擺大筵席的比喻。主人所請的客很多都是因世事的攔阻而不能來。一個說買了一塊地,另一個說買了五對牛,又一個說才娶了妻;他們覺得這些事情須要他們關心(路十四16-20)。

妻子、牛、地、甚至更小得多的事物,都可能是系住人叫人不能飛的繩索,或是牽制人的重累。所以我們要割斷一切的繩索,除去一切的重累,使我們自己能夠像 鷹一樣地自由而展翅上騰飛到在基督里的天上去。

圣經叫我們「應當滿心歡喜快樂」(番三14),當用詩歌「口唱心和的贊美主」(弗五19)。但除非我們會「展翅上騰」,便沒有這樣的可能。先知哈巴谷說世上的一切雖將荒涼,他卻要因耶和華歡欣,因救他的神喜樂(哈三18);他能夠這樣說,當然是個使用翅膀的人。保羅說他自己「似乎懮愁,卻是常常快樂的」(林后六10),他若不知道使用翅膀的意義,那里會有這樣的感覺?照保羅和哈巴谷看來,在世上的一切都是黑暗,但在天上的卻是最明亮的日光。

親愛的讀者,你知道一點靠翅膀的生活嗎?你曾常常向神「上騰」,脫离世上的思慮患難而進入平安得胜的高超生活嗎?難道你要在困難的道途中艱步跋涉而讓一切的轉變壓倒你嗎?

然而我們要避免一种誤解。你千万不要以為我說飛騰的意思就是必須有什么叫人快樂的情縮,或是令人興奮的感覺。許多情感作用的飛騰都不是真實的飛騰。那种飛騰好像 羽毛被人用气一吹而飛上去一樣,一陣气過了馬上就掉下來的。我所論的飛騰乃是原則,而不是情緒,這原則可能附帶有快樂的情緒,但卻不靠賴情緒覧只在乎完全的降服和專誠的信靠。凡真心使用這兩個翅膀并繼續忠實使用的人,必覺得他雖然從前全無情緒的感覺,也「已經」如鷹展翅上騰了。

神的應許是确定的:「那等候耶和華的必如鷹展翅上騰。」請注意不是「或許」,乃是「必」能上騰。那是必然的結果。但愿我們每人都親自把它證明。

摘自 基督徒快樂秘訣 

歷史人物介紹

出生 1903114    中國廣東省汕頭市

去世 197261     中國安徽省廣德縣白茅岭監獄

中流砥柱-倪柝聲傳
作者:金彌爾 

Against the Tide -The Story of Watchman Nee
By Angus I. Kinnear

目錄
序 言
前 言
第 一 章 神的恩賜
第 二 章 守望者 上
第 三 章 蛻變的新生  上
第 四 章 全所有奉獻 上
第 五 章 穿越禾田  上
第 六 章 信心的試驗 上
第 七 章 海外工場
第 八 章 脫去舊人
第 九 章 脆弱的瓦器
第 十 章 覺醒
第十一章 新的歷程
第十二章 工作的再思
第十三章 興盛
第十四章 引退
第十五章 歸回
第十六章 一致的揀選
第十七章 陷阱
第十八章 試煉
第十九章 隱蔽的行動
第二十章 沒有人禁止

 

 

 

 

 

 

 

 

 

 

 

 

 

 

 

 

 

 

 

 

 

 

 

 

 

 

 

 

 

 

 

 

 

 

 

 

 

中流砥柱-倪柝聲傳 連載(十三 )

 

第七章 海外工場

 

從倪柝聲的馬山「臨江茅屋」往外眺望,深水碼頭外景色宜人,河道中的江舟及遠洋輪船往返穿梭,逆河而上有馬尾船厂及海事學校。下游在羅星(流星)島面對河灣處有高三十公尺的塔,碼頭是因塔而取名。閩江的兩大主流經十一公里的南台島在此匯合,其水流在河道中造成深泓,可容大貨輪在江中停泊。沿山坡而上的梯田几乎高達山頂,其坡度甚陡處只可供矮小樅木生長。運貨的?舨和駁船來往頻繁,甲板上汗流浹背的苦力「嗨喲!嗨喲!嗨喲!」帶韻律的吆吧聲,与海鷗的叫聲相呼應。

 

這儿生活簡朴,倪柝聲從廿一歲到廿四歲都以此為根据地,這里也成為他的過渡期,亦是屬靈生命極大長進的時期,這時他開始為自己訂下目標。記得在求學時,有一回他學騎腳踏車時曾打定主意,只要把兩眼定睛在把手上他就能騎得正,不料到了小街上他老是撞到牆壁并把指頭碰傷。后來有一位騎車的朋友指出他的錯誤:「你要向前看路,兩眼定在前頭的馬路。」如今他也想把這原則運用在神的工作上。

 

他看到自我裝備的需要,于是定下嚴格的學習課程。他明了傳道人本身的重要,不下于他傳講的信息。他看見這點就知道神必須先在他身上作工,才能透過他來傳講信息。這段時間,倪柝聲的健康情形不佳,常常為咳嗽所苦,即便如此,他仍專心于研讀圣經并廣泛閱覽書籍,如:阿福德及衛司可的解經,路得,諾克斯,約拿單愛德華,喬治怀特菲及大衛布萊納的生平。身體健康時他就從事游_行布道及編輯「复興報」,它是一九二三年出版的小型屬靈報紙。其內容是他自己的解經,加上選擷西方屬靈作家的翻譯作品作為補充資料。「复興報」是非賣品,免費分送給一切索取的人,它的出版是不定期的,因為神是以零星小額的奉獻來供應他。由于它有效地傳遞了神在基督里救贖的目的,這份小型雜志不久便廣傳各地,也帶來許多個別見證及講道的邀請。

 

同年,倪柝聲的親戚帶他去上海探訪。在那儿他得知張品蕙在天津的消息。雖然他們已分手多時,但他的心仍然惦念著他。他得知她在濟慈學院表現出色,有希望能由此進入北平的燕京大學。當他听到她仍熱衷于社交活動,更加深了倪柝聲一個信念,如果他要完全跟隨主,就得放棄對她的想念。他懮傷地把她從自己的思念中抹去。他進入屋里跪下,將這事交托神,然后寫下一首「主愛長闊高深」的詩:

 

主愛長闊高深,實在不能測度; 不然像我這樣罪人,怎能滿被恩澤。

我主出了重价,買我回來歸他; 我今愿意背十字架,忠心一路跟他。

我今撇下一切,為要得著基督; 生也,死也,想都不屑覧有何使我回顧?

撒但、世界、肉體,時常試探欺凌; 你若不加小子能力,恐將貽羞你名!

 

有一天早晨,倪柝聲在上海讀到耶穌的話:「我也必須在別城傳神國的福音,因我奉差原是為此。」(路4:43)不久他接到母親打來的一封電報:「我應邀到馬來西亞傳福音,你有空陪我去嗎?」

 

原來大約一個月以前,和平在一位朋友生日宴席上,遇到一位從馬來西亞來的陳姓客人,他正陷于道德的泥沼,顯然有屬靈上的需要。她覺得主對她說:「我曾向撒瑪利亞婦人講道,你也去把生命之道講給他听!」顯然他曾听過倪家母子奇妙悔改的故事,當她向他作見證時,他就急切地為自己的生命呼求神。現在他從霹靂州的錫他瓦寫信給她,問她能否到錫他瓦的教會向他們傳道?因為教會中有几位听見他找到了在基督里的救恩。他愿付所有的旅費,并由他姊夫及姊姊林提康(譯音)夫婦接待,他們是一對虔誠的基督徒。和平把這件事擺在主面前,主給她路加福音一句話做為憑据:「我也必須在別城傳神國的福音」,有了這個印證(确据),她打電報給在上海的倪柝聲叫他与她同行。

 

他們路過新加坡、怡保來到錫他瓦,受到林家熱情的款待,而美以美教會卻相當的冷淡。牧師說:「一個月以前有兩位美國人在此舉行奮興會,我們為了請人聚會付上很大代价。第一天有三百多人來,第二天六十人,第三天只有十二人。現在情形更難,所有的人都去橡膠園割樹乳,除了主日以外沒有別的時間可以來听道。」

 

第二天晚上他們到教堂時,只見大門深鎖,他們找到了牧師,發現他正在核算白天所割下來的樹乳,他不得已解釋說,他忘了聚會的時間,他們默然無聲地取了鑰匙,開了門,開始用借來的掃帚清掃屋子,有一位印度信徒站在街上請人進來。起初人數少得令人洩气,直到倪柝聲提到他個人見證,說到路加福音上「我必須傳道」的那句話時,才有轉机。這時林和平才知道這次是神用同樣的一句話呼召他們前來事奉。她立刻得到鼓舞,就更釋放及火熱地傳講神的道。許多人流淚悔改,承認他們的罪,脫离許多惡行。人數一直增加到三百以上,其余的則站在窗外听道。過了十六天,牧師怕信徒過分激動,覺得聚會應該結束,然而在林弟兄邀請下,他們繼續有一段時間在家中查經,給初信者在神話語上的造就。离開錫他瓦之前,倪柝聲打電報給陸忠信,請他來此繼續造就工作,而早在几年前陸弟兄已感覺到神要呼召他到馬來西亞及印尼事奉。

 

在這几個禮拜里,倪柝聲的母親覺得在林家過得很舒服,特別是与林家大女儿愛倩在一起,她是一位很有前途的青年基督徒,林和平心中覺得這個女孩子与她儿子非常相配。她向愛倩的父母提到此事,也告訴她那個性溫良的丈夫,但几乎沒有問過倪柝聲的意思。這事之后,由于他們在馬來西亞還有別的邀請,所以兩家又再見面,和平急切地要促成這事,忘了她自己年輕時痛苦的經歷,而倪柝聲卻因礙于孝道不便違抗。終于在一次小型宴席上,兩家交換信物宣布訂婚,這時倪弟兄內心立刻感到極度的不安。正當他和母親還在新加坡等候回家時,有一位學校教師設計陷害林小姐,便告訴倪柝聲一段相當逼真的故事來毀謗她的人格,他并不愿信以為真,但這件事給了他一种游移不定的感覺。因此事關系到神在他一生中的旨意,他唯恐走錯一步。他有几天在痛苦中禱告著,在神面前權衡應該怎樣做,最后,當他們抵達上海時,他告訴母親神攔阻這門親事。他一面勸母親歸還信物;一面自己寫信給林家,很禮貌地解釋他的處境。他的母親很難接受,因她早已將愛倩視如己出。后來當他們被伯特利醫院石美玉醫生請去講道時,母子間呈現緊張的气氛。不久和平被邀到中西女塾作見證,此時她憶起求學時期所遭遇不合心意的訂婚事件,她透析此事時開始站在倪柝聲的立場上來看待這事。因此在她坐船回福州的路上,她已預備好承認她可能把這事做錯了。

 

倪柝聲的講道所以能吸引人,主要是他有恩賜能將「神的道路唯獨行在基督所完成的工作上」,講得非常清晰。太多的基督徒都是努力追求靠己行善的救恩,這种方式几乎跟佛教的道理沒有差別,對他們傳講新生命乃是神白白的恩賜,使他們感到惊訝及新奇。倪柝聲對福音認識不止于因信稱義,他也從慕安得烈及邁爾的著作中認識到從罪中得釋放的成圣生活,這對他有很大的幫助。他也閱讀芬尼和依文羅拔士及一九0四年至一九0五年的威爾斯大复興,同時他也考察司達克梅爾及賓路易師母有關魂与靈,及得胜撒但權勢方面的作品。而他藉著新約的自修,證實了這些有偉大經歷之基督徒的著作,需要透過簡單的詞句,向与他在一起的信徒說明。

 

這些題目出現在他的講道中,一年以后也被刊在雜志上,而且內容獲得福建各地及其他地區讀者熱烈的回應。無疑地,這些信息是他殷勤研究,加上敏銳悟性的結果,但他仍然覺得需要得著親身的經歷。由于年輕人的熱心,不久他便起意撰寫一部有關基督徒屬靈生命之概要,信息的內容多數是他所讀到而令他感到興奮的,也是周圍差會的教會所未曾講論的。他很樂意被人邀請去講道,原因是要告訴听眾,僅僅得到赦罪和得救的确据是不夠的,因為這不過是個起點,還必須認識复活的救主覧就是他的生命,這樣他才可能在行事為人上討神的喜悅。

 

每次倪柝聲主領聚會時,會眾皆聚精會神地聆听,因為他給那些以為福音不過是給信徒一個天堂的應許,而對他們生活中所遭遇的患難,并無所助益的听眾一些新鮮的觀念。他以「接受了救主,而后把救主置諸腦后,照著世人的方式過自己的生活」的理論來解釋,為何許多挂名的基督徒家庭里,孔孟思想是与圣經占有同樣的分量。

 

這种生活与新生命結果子的生活差异何其遠!它留給內住圣靈的地位也太少了,而圣靈卻是學習真理之人的導師,也是倪柝聲日漸更多依靠的。有一天他遇見了一位謙卑的陳姓裁縫,几個月前他撿到馬可福音的最后几張圣經,這人未曾接受過任何基督徒的教導,也未向倪柝聲問過這些經文的可靠性,然而他卻選擇了十八節有關醫病之事,做為基督徒最起碼的神跡論据,出去到村里尋求印證。后來在鄰舍一次奇妙痊愈的結果中,他得到了信念,就回到裁縫店那儿忠心地為基督作見證。 諸如此類的經歷,卻幫助倪柝聲解決了一件向來困擾他的問題。他說,早年他很怕碰到無神論者及高等批判學者,因為他們會向他證明圣經的可疑之外,使他因此失去信心,如今因著別人和自己的經歷,并且面對面遇見了活的基督,他知道自己已經得著了答案。面對他們所有的辯論,他都能從容地回答:「是的,你所說的也許有眾多理由,但是我認識我的神,這就夠了。」

 

在另一個村子里,一位初信的農夫碰到麻煩,他的稻田是山坡上的梯田,正在灌溉渠道的旁邊,他辛苦打上來的水,一再被山坡下面的農夫偷去。他的鄰舍趁著夜晚鑿開田埂使水流到自己的田里。這位農夫在灰心中來到教會弟兄們那里申辯說:「這不公平,在這种情形下,我該怎么辦呢?請你們告訴我。」他們和他跪下禱告,而后有人建議他試著「走第二里路」。他們說:「如果我們只做應該做的事,那么我們畢竟都是無用的仆人,我們必須越過僅僅對的事。」所以第二天他帶了木槽和「龍脊骨水車」再去打水。這個早晨他先為下面鄰人的兩畦水田打水,下午才給自己的田打水。

 

鄰舍為之啞口無言,經過一番思考,就去拜訪這位基督徒農夫,并十分真誠地要明白其緣由,不久這位鄰舍也飲于生命之道的活水。

 

倪柝聲就是在這种對神和他話語的熱誠中,被呼召來栽培及服事。這里的人們對神的話都是相當認真,并顯出重生圣徒真實的交通。在此,他也看到基督在地上教會的實體,及他的靈向外邦人作見證的工作。每一位神的儿女都應該具有此种令人轉變的福音見證能力,每一群弱小的團體都應該認識神是他們敬拜及見證的中心,如果神的旨意在那里,那里就有基督活生生的見證。

珠璣語錄

 

 

 

 

 

 

 

1. 除了來自之外,喜樂是不會存在的。──約翰衛斯理
2. 幸福的生活有三個不可缺的因素:一是希望,二是有事做,三是能愛人。──巴克萊
3. 與世人無異的人,聖靈不會充滿他;沒被聖靈充滿的人,不能成聖;沒成聖的人,生活不能喜樂。──陶恕
4. 自知被愛,就有喜樂。──巴刻
5. 在你力量作得到的範圍內,隨時隨地藉著你的面容、你的舌頭、你的雙手,散播快樂的種子,攸別人多得快樂。──王明道
6. 在基督信仰之外,沒有快樂可言。──勞威廉
7. 一個充滿熱愛的心,才能變成一顆喜樂的心。永不要讓任何事物使你憂傷,而令你忘記基督復活所帶來的喜樂。──德蘭
8. 我所以沒有喜樂,是因為到外面去尋找裡面的東西。我曾千辛萬苦到處尋找喜樂,豈知喜樂就在我的心裡。我正似一個富甲天下的窮人;又正像坐在盛大的筵席上鬧著飢荒的人一樣愚蠢。──蓋恩夫人
9. 一個以神為父,以耶穌基督為救主,以聖靈為保惠師,以天為家的人,是快樂的。──麥吉爾
10. 「靠主常常喜樂」是主的命令。──羅炳森師母

返回主頁